农田灌溉与土地平整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农田灌溉与土地平整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级田间道路基宽度4.1m,路面宽3.5m,高出田面0.5m,泥结石路面厚0.2m,素土夯实厚0.3,两边采用M7.5浆砌石护砌厚0.3

生产路:路宽2.6m,路面宽2.0m,高出田面0.3m两边与排水灌排沟渠结合,适当护砌,路面暂只铺0.1m厚的泥结石,素土夯实厚0.2 4.3.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标准

项目区属于丘陵地貌,项目区所在地区已封山育林,环绕的低山丘岗上是林木蓄积区,生态环境良好,基本无风害,无较大水土流失情况,且土地整理对环境破环性较小,结合项目区内群众的意见,为考虑美观对谊阳河沿岸每隔5m种植松柏,同时在绿化带下铺设草皮。

考虑机械田间作业的需要,并尽可能的减少机械下田给道路路基或田坎造成的破坏,拟沿田间道每经过一个田块设置一处机械下田坡道。根据《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标准》(试行)规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板下田坡道。

项目区谊阳河部分段河堤出现垮塌现象,河床不断扩宽,侵占农田,且对于河畔出的居民造成影响,为防止水流继续冲刷,需对进行整修,根据原始尺寸采用浆砌石护砌。

根基地面坡度、土层厚度、土壤、水资源及电力供应情况,在保护环境与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前提下、土地平整工程按照分块平整的原则,尽可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整理后的田块应满足干旱能灌、洪涝能排的旱涝保护收农田标准,并有利与水土保持、田间机耕作业和规模经营管理。

本项目区内有一定的地形起伏,单高差不大,一般规划为条田,土地平整规划以等高线及设计道路、沟渠和田埂分割而成的闭合区间为基本平整单元,区内耕地平整范围内全部为水田,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地面灌溉采用淹灌法,平整度要求高。由于本项目区有一定的相对高差,水田田块根据实际地形进行划分,既考虑机耕有较高的效益,又考虑当前农民用人力和蓄力耕作方便,耕作田块以邻近渠,为方便耕作,又在耕地田块里拟筑田埂划分小块,尺寸为常80~120m,宽50~80m的矩形田块,田埂高30cm,顶宽30cm水田格田面高差要求在3cm以内,格田田埂由人工填筑土坎,沿田埂挖毛渠、毛沟,以利排灌。田埂不宜硬化,规格能满足生产要求即可。高差较大的田块宽度根据实际地形适当减小。

18

4.4 总体布局

4.4.1规划工程总体布局

项目区沿黄泥江层带状分布,长近6km,宽0.1~0.9km。根据区内地形特点,以灌溉水源、道路、河流、溪沟为界分六个区,田块布置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朝南北方向布置。例如;

F区总面积430.38公顷,分为52个田块,区内灌溉渠布置在高处,排水沟币值在低处采用“灌排分开”的形式,即灌溉渠和排水沟分开布置,按各自需要分别控制,F区共布置斗渠1条、斗沟1条、农沟7条。斗渠F-1从黄泥江出口水闸抬高通过农渠(F-1~F-14)灌溉田块(F-1~F-30中的部分田块),农田渍水由农沟(F-1~F-7)汇集至斗沟F-1流人黄泥江。 4.4.2工程平面布局

根据项目区灌溉水源的不同,划分了A-F区,共计6个区。各区灌溉情况如下;

F区:位置在黄泥江左侧,涉及益村。主要水源是黄泥江。出水口水闸土地平面面积430.38h㎡ 4.4.2.1土地平整工程

项目区地势较为平缓,土地肥沃,给水条件好,土地整理后以种植水稻为住,项目区整理后耕地总面积为1531.78h㎡,旱地169.75/h㎡,菜地625.35h㎡。 田块布置按照既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罐排调空 、水土保持,又充分的考虑尽可能利用 现用道路及灌排设施的原则设计。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规划要求,根本局区内地形、地势的特点,土地利用现状与线性地物分布规律,水田田块尽量根据实际地形进行划分,小格田一般采用80~120m×宽50~80m的规格,高差较大的田块按梯级进行放梯划分,田块宽度适当减小。田块按确定的设计高 程和一定整度要求进行平整,并基本做到田块内部的填挖土方平衡。平整结合沟、、路及渠系建筑物交叉或同步进行,耕作田块平整后面高程偏差要求在土0.0m以内,高差较大的田块应进一步精细平整。 4.4.2.2灌溉与排水工程

本次设计保持原有各组相对独立的灌溉模式,改变灌溉设施老化,排水不畅的现状。根据项目灌溉 、排涝的要求和服务面积、地形坡度及原有灌排渠系的

19

分布和走向、区内自然因素等条件,对项目区沟渠和气体水利上进行统一规划。灌溉斗渠分布在地势较高处,溪河、排洪沟及斗沟分布在地势较低处,汇集两边农佝来水,农渠基本垂直斗渠方向布置,统一排往溪河、排洪渠或斗沟。农渠从斗渠分水,斗(农)渠分水口全部设置斗、农门,以方便灌溉调度管理,节省水源。为防止冲刷、渗漏,沟渠全部采用M7.5砂浆块石或先浇C15进行高标防渗衬砌。原有斗(农)渠(沟)能利用的,在不影响总体规划原则下,尽量加固改造利用

各类沟、渠布局详见“湖南省洞口县山门镇土地整理示范项目规划图” 4.4.2.3田间路桥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分为田间道和生产路。田间道是项目区内居民通往田块进行运输、经营的道路,以通行农业生产机械为主,也可通行其他机动车辆;生产路是田间生产经营的道路。田间道路的规划需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居民与田间、田块之间的联系方便,往还距离短; 2)沿田块地界布设与沟渠田块等规划有机结合,利于田间管理; 3)与周边主干道衔接连通,形成统一的农村道路网

项目区内田间道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适量增加,新增田间道沿项目区周边居民相对集中的山脚布置,只样,既方便了群总生活,有有利于机耕。部分田间道或生产路沿排水溪河布置,做到提路结合,节省耕地,少量身产路沿田块布置,以便形成路网便于机械耕作。其他田间道路 沿田块、渠道布置,两边与渠排沟结合,适当护砌,除硬化田间道外一般铺0.1~0.2m的泥结石路面,这样仅能保持路面结构满足当前生产需要,也可以控制项目投资。 4.4.2.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项目区属于丘陵地貌,项目区所在地区已封山育林,环绕的低山岗上均是林木蓄积区生态环境良好,基本无风害,无较大大水土流失情况,且土地整理项目对环境破坏性较小,结合项目区内群众的意见,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规划在河沿岸设绿化带植树。为防止水土流失,在河岸护坡上铺草皮。 二、考虑道机械下田作业的需要,并尽可能的减少机械下田给道路路基或田坎造成的破坏,拟沿田间道每经过一个田块设置一处钢筋混凝土板机械下田坡

20

道。

五、工程设计

5.1 土地平整

5.1.1田块设计

为了保证规划耕地区域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农田土地平整工程必须与灌溉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综合考虑。从项目区的地形条件、当地的种植方式、项目区采用的灌溉方式和农田耕作层四个反面考虑。 根据项目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区内平坦的区域规划为水稻田。根据项目区地形条件、田块方式确定各田块的平整方案和设计高程、平整工程量。项目区属于缓坡丘陵地带,除山脚部分田土高差较大外,多数耕作田块高差不大,但田埂多且弯曲杂乱,田块小且不方正。尽管从整体上看,项目区地势平坦,起伏不大,为控制不超过控制指标,一般根据实际地形,分块平整土地,不强求地块间的高差,也不要求田块的绝对方正和尺寸的统一。水平田块按确定的设计高程和一定的坡降进行平整,内部高差不大的田块基本做到挖填平衡。

以相邻路渠划分耕作田块后把田块进一步规划成面积较小的格田,以便于进行土地精细平整来满足稻田灌溉和田间作业的要求。本项目属于丘陵地貌,适合整理成梯田,田块间高差相对不要太大,耕地田间以相邻的渠、沟、路为界,小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埂宽0.3m埂高0.3m占地0.6m。小格田一般采用长80~120m*宽50~80m的规格布置。 5.1.2土地平整分区

田块的平整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取定田块的设计平整高差需在满足排涝防洪及灌溉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持田块内部的土方挖填平衡,减少土方调配及运输费用。

田块平整时,填方区应进行压实,特别是路渠等构筑物经过的填方区,应压实紧密,以防止土体沉陷过大而导致上部结构物开裂。项目区属于山地丘陵区且耕作层浅薄,为了保证田块耕作层的肥力,挖填量比较大的田块,平整之前应将田块上部0.3m厚的耕作层剥离下来,并集中堆放,平整完成后再铺填回去。项目区共有6个区进行土地平整,考虑不同的区域地形条件和用地类型的差异,应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平整。

2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