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总结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生物化学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D. 泛酸 E. 生物素

22.下列哪种维生素是以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为原料合成的? A. 泛酸 B. 叶酸 C. 生育酚 D. 硫胺素 E. 生物素

23.参与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过程的物质有 A. 维生素B1、FMNH B. 维生素B6、FADH C. 维生素C、NADPH D. 维生素B12、NADPH E.维生素B2、GSH

24.下列有关维生素作为辅酶的组成部分参与作用的列举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硫胺素—脱羧 B. 泛酸—转酰基

C. 叶酸—氧化还原 叶酸组成FH4,转移C1基团,参与有机物合成,而非氧化还原反应 ?

? D. 吡哆醛—转氨基 ? E. 核黄素—传递氢和电子 25.抗坏血酸是一种:

? A. 含有二个羧基的有机酸 ? B. 含有一个羧基的有机酸 ? C. 含有六个碳原子并具有二个烯醇式羟基的化合物 ? D. 含有六个碳原子及一个羟基的化合物 ? E.含有六个碳原子及六个羟基的化合物

? 26.与蛋氨酸、胆碱、脱氧胸苷酸合成有关的维生素是: ? A. 维生素B12 ? B. 维生素B1 ? C. 维生素C ? D. 维生素PP

? E. 维生素A 维生素B12参与蛋氨酸循环,生成活性蛋氨酸和游离四氢叶酸,

前者提供活性甲基,参与胆碱的生成。后者参与一碳单位的代谢 ?

? 27.下列关于维生素C生理功能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重金属离子中毒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可增加其毒性 ? 维生素C可帮助对重金属离子中毒的解毒。 ?

? B.能促进铁的吸收 ? C. 能促进肾上腺素合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能促进胆固醇羟化

E. 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性

维生素C可帮助对重金属离子中毒的解毒

28.下列哪种酶的辅酶不含维生素? A. 谷-草转氨酶 B. 琥珀酸脱氢酶 C. 乳酸脱氢酶 D. 糖原合成酶

E.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A. 转移酰基 B. 转移CO2 C. 转移一碳单位 D. 转移氨基 E. 转移氢原子

29.CoA的作用是:(A、B、C、D、 E)

30.磷酸吡哆醛的作用是:(A、B、C、D、E) 31.FAD的作用是: (A、B、C、D、E)

A.维生素B12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 维生素B1 E. 生物素

32.谷氨酸残基γ-羧化酶的辅酶是: (A、B、C、D、E)

33.参与α-酮酸氧化脱羧作用的是: (A、B、C、D、E)维生素B1以TPP形式组成α-酮酸脱羧酶的辅酶。

A. 视黄醇 B. 钙化醇 D C. 二者都有 D. 二者都无

34.动物肝中含量最多的是: (A、B、C、D)

35.可由人类体内的前体合成的是:

(A、B、C、D)视黄醇可由β胡萝卜素转变而来。钙化醇则可由皮肤细胞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来。

? A. 保护巯基 ? B. 羟化作用 ? C. 二者都有

? ? ? ?

? ? ? ? ? ? ? ? ? ? ? ? ? ? ?

D. 二者都无

36.生物素参与:(A、B、C、D)

37.维生素C参与: (A、B、C、D) 38.维生素E参与: (A、B、C、D

? ? ? ?

肝的生物化学

.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目的是 A.使毒物的毒性降低 B.使药物失效

C.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

D.使非营养性物质极性增强,有利于排泄 E.使某些药物药效增强

生物转化的最重要目的是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强,使其易溶于胆汁或尿液中,随胆汁、尿液排出体外。

3.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的实质是 A.使胆红素与Y蛋白结合 B.使胆红素与Z蛋白结合 C.使胆红素极性变小

D.增强毛细节胆管膜上载体转运系统有利于胆红素排泄

E.主要破坏胆红素分子内的氢键并进行结合,极性增加,利于排泄。E 答对了!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6 C. 两者都有 D. 两者都无

39.以其磷酸酯形式作为辅酶的是: (A、B、C、D) 40.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是: (A、B、C、D)

维生素B1往往以TPP形式、维生素B6往往以磷酸盐形式起作用

A. 尼克酰胺 B. 核黄素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41.作为辅酶组分参与6-磷酸葡萄糖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的是:(A、B、C、D)该辅酶应是NADP+,由尼克酰胺组成

42.作为辅酶(基)组分参与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的是: (A、B、C、D) 43.绿叶植物中含量丰富的是:

(A、B、C、D)

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的目的就是使其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增加其极性,使其容易溶解在胆汁中,随胆汁排入肠 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的是为了使其极性增强,有利于排泄。

4.下列关于摄取、转化胆红素的机理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肝细胞膜能结合某些阴离子 B.肝细胞膜上存在有特异的载体系统

C.在肝细胞浆中存在有特异载体系统 D.肝细胞能将胆红素转变为胆素原

E.肝细胞能将胆红素转变为葡萄醛酸胆红素

9.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

A.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 B.血中胆素原剧减 C.尿中胆红素增加

D.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E.粪便颜色变浅 9 (D) A 答错了!

溶血性黄疸,是血红素来源增加,超过了肝脏摄取、结合、排泄的能力,因此,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10.巴比妥药物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是由于

A.药物增加了它的水溶性有利于游离胆红素从尿中排出 B.诱导肝细胞内载体蛋白-Y的合成 C.抑制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合成 D.刺激Z-蛋白的合成 E.竞争与血浆清蛋白结合 10 (B)

巴比妥能诱导肝细胞Y-蛋白的合成,因而增加了对血中胆红素的摄取,故可降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

11.下列哪种情况胆素原排泄量减少 A.肝功轻度损伤 B.肠道阻塞 C.溶血 D.碱中毒

E.胆道阻塞 11 (E)

12.溶血性黄疸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B.粪胆素原增加 C.尿胆素原增加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