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2020届河南省豫南豫北名校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精选3份合集)2020届河南省豫南豫北名校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

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

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

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CuO+C高温Cu+CO,2CuO+C高温2Cu+CO2,A错正确;

B. Fe在Cl2中燃烧,只会生成FeCl3,B错误;

C. 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C正确;

D. 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NH3·H2O+SO2 =(NH4)2SO3+H2O,NH3·H2O+SO2 =NH4HSO3,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B。

2.已知NA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2NA

B.1mol CH3CH2OH被氧化为CH3CHO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20g正丁烷和38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非极性键数目为10NA D.0.1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SO42-数目为0.1NA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6g 3He的物质的量为2 mol,1 mol3He含有的中子数为NA,2 mol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2NA,选项A正

确;

B、1mol CH3CH2OH被氧化为CH3CHO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选项B错误;

C、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4H10,20g正丁烷和38g异丁烷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 mol,1 mol C4H10中极性健数目为10NA ,非极性键数目为3 NA,选项C错误; D、0.1mol·L-1Na2SO4溶液的体积未给出,无法计算SO42-数目,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3.以下情况都有气体产生,其中不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 ) A.加热浓硝酸 C.加热硝酸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化学性质不稳定,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4HNO3红棕色,故A正确;

B.硝酸银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Ag、NO2和O2,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为红棕色,故B正确; C.硝酸钙加热于132℃分解,加热至495~500℃时会分解为氧气和亚硝酸钙,生成的氧气为无色气体,故C错误;

D.浓硫酸和溴化钠混合物受热后2KBr+H2SO4(浓) 生氧化还原反应,H2SO4(浓)+2HBr答案选C。 【点睛】

掌握常见的红棕色气体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常见红棕色气体为NO2和Br2蒸气,可由硝酸或硝酸盐分解或由溴化物氧化生成。 4.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 的溶液

B.25℃,Kw=1.0×10﹣14的溶液 C.H+与 OH﹣物质的量相等的溶液 D.等物质的量的酸、碱混合后的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

加热加热加热B.光照硝酸银

D.加热溴化钾和浓硫酸混合物

2H2O+4NO2↑+O2↑,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为

K2SO4+2HBr↑,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易与HBr发

Br2↑+SO2↑+2H2O,生成的溴蒸气为红棕色,故D正确;

A.100度时,纯水的pH=6,该温度下pH=7的溶液呈碱性,所以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故A错误;

B.25℃,Kw=1.0×10﹣14是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所以不一定呈中性,故B错误;

C.只要溶液中存在H+与 OH﹣物质的量相等,则该溶液就一定呈中性,故C正确;

D.等物质的量的酸、碱混合后的溶液不一定显中性,这取决于酸和碱的相对强弱以及生成盐的性质,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判断溶液是否呈中性的依据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温度改变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温度越高,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

5.12H2O]是一种复盐,明矾[KA1(SO4)2·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采用废易拉罐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处理易拉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B.从易拉罐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NaHSO4代替NaH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易拉罐作为可再生资源,其回收再生利用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环境的保护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故不选A;

B.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因此可从易拉罐中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故不选B; C. “沉淀”反应是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的反应,故不选C;

D.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互促水解到底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硫酸氢根离子是强酸的酸式酸根,不水解,不与铝离子反应,故选D; 答案:D

6.能够产生如图实验现象的液体是

A.CS2 C.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

B.CCl4 D.

A.CS2是非极性分子,用带电玻璃棒接近CS2液流,液流不偏转,A错误; B.CCl4是非极性分子,用带电玻璃棒接近CCl4液流,液流不偏转,B错误; C.H2O是极性分子,用带电玻璃棒接近H2O液流,液流会偏转,C正确; D.

是非极性分子,用带电玻璃棒接近

液流,液流不偏转,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极性分子能发生细流偏转现象,非极性分子不能发生细流偏转现象。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 金属铁比铜活溶液变蓝 泼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B 铜与浓硫酸共热 有灰白色固体生成 性和吸水性 Fe3+呈 棕黄色 待测液中不存在NH4+ D.D

A 将铜粉加入 Fe2(SO4)3溶液中 C 氧化铁溶于足量 HI 溶液 向待测液中加 入适量的NaOH溶液,将溶液呈棕黄色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 C.C

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A.A 【答案】B 【解析】 【分析】

B.B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