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化学楼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武汉大学化学楼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社会环境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八一路杨家湾区域。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湖开发区跨武昌、洪山、江夏三个区,区内聚集了包括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学府18所,56个省部级科研院所,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注册企业6000多家。开发区融教育、科研、产业、风景旅游为一体,在科技水平及环境条件上均具有独特优势。 十年来,东湖开发区已投资数十亿元用于基础建设,基本做到设施建设先行。目前区内主要干道已贯通东西南北,次要干道形成网络。总里程已达到100公里。在电力方面,先后建成关山、关东22万伏、庙山11万伏三个变电站。区内1万伏形成环形及放射结线,各小区设置了开闭锁及变电室。为了保证开发区供电供热需要,1998年在关南新建了一座容量为50MW的供热供气厂。供水管网已遍及区内各区园,日供水量达到20万吨。为满足开发区供水需要,日前已有白沙洲、平湖门和团山水厂三个水厂供水。煤气网络已基本形成,区内已建设气源厂输配系统,日用气已达10万标立方米。排水系统完善,雨水、污水实行分流制,所有区内污水都将分别进入沙湖污水处理厂、龙王咀污水处理厂和汤逊湖污水处理厂 ? 社会经济状况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生物工程、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在电子信息产业上,拥有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通信产品研发基地,同时也是全国三大激光产业基地之一;已形成以长飞、武邮院(烽火通信)、第10页

化工科技、武汉日电、武汉NEC、龙安集团、长江通信、精轮电子、安凯电缆、楚天激光、化工激光、力兴电源等大型企业为骨干的光电子企业群体。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依托武汉大学、中科院病毒所、水生所、植物所、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制品所等大院大所, 形成红桃K集团、人福科技、春天公司、滨湖双鹤、马应龙、科诺生物农药等企业群体。以凯迪电力、绿世界等企业为支撑的环保、机电一体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3年武汉东湖开发区实现科工贸总收入480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口径工业增加值82.4亿元,出口创汇2.4以美元。 第11页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按照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政(2000)58号文《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区功能类别》的规定,该项目所处地区长江武汉段工业园的环境空气质量类别属于“二类区域”,应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本评价根据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05年1月在东湖梨园进行了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武汉环境监测简报》武环监简〔2005〕第6 期)资料进行分析。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项,监测结果见表5。 表5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污染物 SO2 NO2 PM10 样本数 24 24 28 月均值 0.075 0.050 0.114 日均最小值 日均最大值 日均值超标率 0.027 0.022 0.064 0.135 0.073 0.178 最大值超 标倍数 / / 0.19 / / 28.57% 第12页

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SO2、NO2日均浓度均能满足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 PM10日平均浓度部分样本略高于GB3095-96标准要求,超标率为28.57%,最大值超倍数为0.19。 2.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排水管道属于东湖排水体系中的茶岗排水系统,东湖周边铺设污水收集管网后,实现了污水截留,使原本排向东湖的生活污水由八一路泵站提升到沙湖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入长江。根据鄂政办[2000]74号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级别规定有关问题的批复》的有关规定,长江武汉段的功能类别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为Ⅲ类水体,第13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