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学重点题库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档案管理学重点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历史记录

6照片档案的种类:1新闻照片档案2科技照片档案3艺术照片档案

7照片档案的归档制度:对归档时间、范围、方法以及质量要求,做出专门规定,并把归档工作制度化,作为档案接收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8照片档案文字说明的编写:包括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等6个要素,它是综合运用上述6各要素,概括的揭示照片影响所反映的全部信息

9照片档案的提供利用方式方法:除了借阅,复制外,还有展览,咨询和宣传以及编辑画册出版

10磁带录音、录像档案的概念: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材料,用专门的器械和材料,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声音和图像的一种特殊载体的档案

11磁带录音、录像档案的的验收与编目方法:验收:从核对录音,录像登记表开始,先检查登记表中的各项内容是否填写清楚,手续是否完备,随后是根据登记表记载的内容听音观看,其目的是为了核对内容和技术状况,试听时要以文字材料为依据。编目方法:对验收并须分类入库的磁带录音,录像 档案,应登记入册,如果数量少只建立总登记薄即可,按收到的先后次序入册即可

12磁带录音、录像档案的保护条件与方法:1适宜的温湿度2磁带应卷绕平整,不能有折皱,弯曲,防止带体损坏3定期复制与转绕4磁带要竖放5磁带使用与保存处所应避免靠近磁场

第十四章 电子档案

1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含义:电子文件: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网络上传输的文件。电子档案:将电子文件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 2目前电子文件所采用的存储介质的种类:磁盘,磁带和光盘

3电子档案的特点:1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2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3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4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性5系统依赖性

4电子文件的种类:1文本文件2数据文件3图形文件4图像文件5影像文件6声音文件7命令文件

5电子档案管理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1完整性原则2可读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

6完整性原则、可读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的主要精神:完整性:不仅存储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的信息要完整,与其相关的程序,软件以及纸质文件也应完整无缺的归档和接收进馆。可读性:在收集范围中,除了反映机关工作活动的记录外,还必须包括这些记录外,还必须包括这些记录的支持软件,在收集要求中,除了对信息内容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包括对信息格式方面的要求,鉴定工作除了对其内容进行价值分析外,也要对其可读性进行技术分析。可靠性:在电子档案管理的全过程中要严格制度,堵塞漏洞,不仅要把注收集关,确保归档文件和进馆档案的真实有效,还要注意在整理,鉴定,复制,调阅等各个环节遵守操作规程,建立必要的备份,以防止信息的丢失和失真,维护电子档案的可靠性

7电子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大部分机关将电子文件转换成纸质文件,经正式签署后归档保存,原电子文件保存在各形成部门,也就是说大部分电子文件没有归档,处于分散保存状态,从档案工作的发展看,各机关档案室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将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档归档,实行对电子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8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双套归档的必要性:一方面,在没有充分的技术保障,相关立法和科学的管理制度的条件下,档案人员不能轻易用电子文件取代纸质文件,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的归档也有其积极的意义,这样就形成了双套归档的局面

9电子文件和档案的一体化管理:由于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关系比起纸介质的更加密切,电子文件的大量出现并转化为档案将促使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进入实质性阶段,计算机软硬件

的配置,网络和节点的规划,文件格式和数据库结构的确定以及索引的编制方法等都需要从文件形成 阶段开始统筹涉及,大量的档案管理性工作也需要在文件阶段完成

10逻辑归档和物理归档的含义:逻辑归档,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存储位置而实现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物理归档指把计算机及其网络中的电子文件集中传输至独立的或和脱机保存的载体上而实现的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11、电子文件的归档时间:管理性文件在次年年初归档,技术文件在项目完成后归档 12、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1完整齐全2真实有效3经过整理和划分保管期限4统一规定载体形式质量要求5填写归档电子文件登记表6履行归档手续 13、电子档案鉴定的两方面内容:内容鉴定和技术鉴定

14、电子档案整理工作的意义:1从电子文件在其形成,处理,归档,档案馆接收的全过程综合考虑,进行必要的整理有利于各阶段的使用和管理2在各种计算机文件管理系统中可借助经整理而形成的目录结构对某一部分文件进行加密管理和利用控制3在文件形成阶段对文件分门别类,建立原始文档,对于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很有意义 15、电子档案的整理原则:1有机联系原则2简单性原则

16、机关电子文件的分类方法:1将机关电子文件按其形成规律和自身特点划分几部分,分别整理,通常可分为一般文件,科技文件,数据文件和命令文件2为各部分电子文件制订分类方案3为目录和文件命名

17、电子档案内容鉴定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关于微观文件问题2关于保存效益问题3关于依附价值问题

18电子档案技术鉴定的主要内容:1可读性鉴定2无病毒鉴定3介质状况鉴定

19、电子档案的鉴定程序:第一步在归档之前选择确定归档文件,并划分保管期限,第二步当机关档案室接收归档文件时进行一次包括内容鉴定和技术鉴定在内的全面鉴定,第三步是再鉴定,非永久保存档案由机关档案室在文件保管期满时进行再鉴定,将确实无保存价值的删除销毁

20电子档案存储介质的要求:选择性能稳定检索方便,现实还原容易的载体

21、电子档案的保管条件:1库房温湿度要相对稳定,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4-24度之间,系那个对湿度应控制在45%-60%之间2库房内要清洁,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地面不打蜡,不铺地毯,电子档案装具应洁净无尘3库房及档案装具要具有防火防尘防水性能,远离强磁场,并与有害气体隔离

22、电子档案的日常管理措施:1由于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保管条件,管理方式不同, 可实行统一归档,分库保管2归档的两套电子档案应分别存放,一套封存,一套提供利用3归档载体应做防写处理,不得擦、划、触摸记录涂层,载体应直立存放,注意避光,防尘,防变形4档案室的计算机禁止使用来历不明的非法软件,以免感染病毒

23、电子档案的监测与维护措施:1为防止因设备更新换代而造成的电子文件读出障碍,每隔一年,应对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部门的设备更新情况进行一次登记2每隔两年,应对馆藏电子档案进行依次抽样检测,抽样律不低于10%3设备更新前应确认入库电子档案与设备的兼容性,如不兼容,应进行电子档案的转换工作,转换后原载体继续保留不少于三年4存储在磁性载体上的电子档案,每四年应复制转存依次,转存后原载体继续保留不少于四年5定期检测结果应填入电子档案管理登记表

24、元数据和背景信息的含义:著录项目除了《档案著录规则》中规定的之外,还需要增加电子档案的带女子文件名全称,盘带号以及描述文件的编排与内部结构的元数据,描述文件形成和使用情况的背景信息等,同时须将著录结果输入预先编好的数据库供检索之用 25、电子档案利用的特点:1复用性好2利用服务形式多样3系统依赖性4便于传输

26、电子档案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提高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意识2制定电子档案的利用制

度3加强电子档案信息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