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试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试试题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从这首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流行的歌曲中可以看出

①大危机对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沉重打击 ②人们繁荣和富裕的美国梦的破灭

③普通民众对胡佛政府无力应对危机、不顾人民死活的有力控诉 ④民众对罗斯福新政的支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罗斯福执政期间,美国国会通过了某项法案:“雇员享有自行组织起来,建立、参加或协助劳工组织,自行选派代表集体谈判以及为了集体谈判或其他互助或自卫事宜而采取协同行动的权利”。该法案是

A.《农业调整法》 B.《紧急银行法》 C.《全国劳工关系法》 D.《联邦紧急救济法》

3.2018年2月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旧照(下图)向前总统里根(1989年在任)致意。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称,特朗普在许多做法上其实也在效仿里根。里根执政期间可供效仿的做法是

A.强化政府责任,扩大福利规模 B.减轻政府负担,减少国家干预 C.降低企业税收,转型“新经济” D.放宽企业管制,恢复自由放任

4.二战后发达国家采取由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方式,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方式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区别在于

A.是否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是否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C.是否在经济运行中起作用 D.是否有国家所有制的企业 5.下列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是

1 / 8

A.实施计划经济体制 B.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C.纷纷提高关税壁垒 D.采用自由放任政策

6.罗斯福新政期问,美国政府共吸收了275万名失业青年从事造林、筑路等工作。这一举措属于

A.复兴工业 B.整顿银行 C.以工代赈 D.调整农业 7.下图是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的宣传画,主要是为了解决

A.金融问题 B.生产过剩问题 C.失业问题 D.贫富差距问题

8.《强国之鉴》把美国的崛起归纳为五个台阶,即奠基与立国(1607-1789)扩张与起飞(1789-1865)重建与发达(1865-1930)危机与调整(1930-1945)称霸与冷战(1945-1990)。其中,第四台阶美国崛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生产关系的调整 B.科技革命的推动 C.政治制度的创新 D.侵略战争的刺激

9.被赞誉为“沙漠之钻”的胡佛大坝于1931年3月开工,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这表明,胡佛政府 A.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 B.开始部分干预经济 C.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D.奉行“凯恩斯主义”

10.1922-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但被称为“虚假的繁荣”,“虚假”的表现有 ①贫富差距拉大②股票售价远远高出生产利润 ③分期付款迅速膨胀④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国家工业复兴法》涉及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不包括 A.缓和社会矛盾

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威胁资本主义

B.稳定社会秩序 D.促进经济恢复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试试题

12.20世纪3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写到:“如果您要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新的大胆的方法”新变化体现在

A.推行国有化的政策,废除垄断组织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行计划经济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福利国家 D.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发展混合经济 13.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本两袖清风,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1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 B.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 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

D.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

14.《美国百科全书》认为:罗斯福是讲究随机应变和实用主义的,他是和大商业农场主和大企业合作的,而不是与之对抗的。罗斯福这样做主要是解决大危机中的 A.金融行业风险 B.生产相对过剩 C.百姓流离失所 D.严重滞胀问题 15.“经济危机引起美国社会各层面的激烈动荡,正当美国急需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到来之时,胡佛却老调重弹,于是他很快便失去了大多数美国人民的信任。”这段记载说明

A.胡佛对经济危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B.美国需要经济管理制度的变革 C.美国人民认识到必须改变社会性质 D.资本主义需要进行阶级结构调整 16.1960年,在美国的积极倡议下,联合国成立了国际开发协会,作为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它的宗旨是通过对不发达国家给予条件较宽、期限较长、负担较轻的贷款,促进其经济发展,减轻贫困,提高生活水平。这一机构的成立 A.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B.加强了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C.抵制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扩大了美国在中间地带的影响力

17.1930年,美国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战。这一现象

①摆脱经济危机的尝试②扰乱了世界经济秩序③加剧世界性经济危机④自由放任政策的放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 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

3 / 8

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 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B.总统与国会利益一致 D.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

19.据下图《美国1961——1998年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胀率曲线)》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①a段时期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它特别重视解决失业率 ②b段时期通胀率和失业率均提高,说明凯恩斯主义逐步失灵

③C段时期指导理论为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很好地解决了失业与通胀率问题 ④C段的走势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51年10月,工党在大选中败北,保守党丘吉尔再次组阁后并没有废弃工党政府的施政措施,仅终止钢铁工业和国内运输业的国有化计划,并在国民保健方面减少一些政府开支,其原因是

A.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B.英国已成为福利国家 C.国家干预适应经济发展 D.工党的改革卓有成效

21.1933年,罗斯福总统宣称:“金钱贩子们从文明圣殿的宝座上逃跑了,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恢复这个神圣殿堂古老的真貌了。”这得益于罗斯福政府 A.颁布实施“财产税法” B.坚持推行金本位制度 C.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 D.着手发放紧急救济金

22.有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福利国家这种措施的实施

A.调动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B.对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C.表明北欧国家税率最高 D.消除了贫富差距,实现了社会公平

2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理使得西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