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4讲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4讲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4讲 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

解决途径课时闯关(含解析)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2011·高考浙江卷)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国家 城市化水平(%) 甲 90 乙 83 丙 66 丁 32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解析:第1题,选项中的四个国家,英国因为城市化起步早,在发达国家中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因此可以判断甲国是英国。 沙特阿拉伯是石油国家,境内有大面积的热带沙漠,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中,从事石油的生产和加工,城市化水平高。日本是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泰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城市化水平在四个国家中最低,C项正确。第2题,乙国是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出生率较高。因境内多沙漠,工业和人口主要集中在地下水丰富的绿洲地带。

答案:1.C 2.D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

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

3.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解析:选B。认真读图,再结合选项,运用排除法,得出正确选项。由图可知,乡村人口比例持续稳定下降,但并非都转移到了郊区。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2050年乡村人口约占20%,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百分比与2000年基本相等,但人口基数不一样,所以人口数不会相等。

4.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解析:选A。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读图可知,2010年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约为50%(40%+10%=50%),2030年不到80%,且2000~2050年一直持续上升。

5.有关各省区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 C.江苏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 D.西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

解析:选B。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基础上的,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推动下,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2012·北京海淀期末)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

6.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

B.2001年前城市人口增加主要源于当地农村人口的转化 C.2001年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 D.广州未来的城市化速度将不断加快

7.近年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解析:第6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广州市的城市人口逐年增加,而农村人口在1983~1995年数量变化不大,2001年略微增加,之后迅速减少,故A项错误;受我国人口政策影响,在2001年之前,内地人口大量涌向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造成广州市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故B项错误;2001年以后,该地区农村人口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加快,故C项正确;2007年,广州市农村人口数量比原来小得多,其城市化速度将变慢,故D项错误。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广州市城市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而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可能会导致逆城市化现象的产生。

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