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俞海军

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一、多余的分析,繁琐的讲解,占去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 教学中常出现下述情况:

其一,老师只顾教自己快要教“烂”的书,不去顾及学生的需要;

其二,只顾反复强化训练那些司空见惯或繁难的题型,忽视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更新;

其三,只顾用自己的眼光衡量,评价学生的优劣,无视学生作为一个与生俱来的个性差异、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等有异的学习对象。

这些多余的分析和讲解占去了学生大量的时间,造成了学生自主参与思考的时间少,理解问题,记忆和运用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地训练。学生听得厌烦,对学习的激情从何谈起。

二、“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不少教师将启发式混用于提问法。其实,这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可能有启发,也可能毫无启发。如老师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问,学生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回答,只满足于对答如流,答对了事。而许多问题,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只是围绕着老师的问题转,表面上热闹,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这样,势必造成课堂上学生思考少,操作少的格局。

三、课堂教学搞花架子,华而不实,自学不到半分钟,小组讨论走过场。一会儿放音,一会儿放影,表面上看来热闹,实际上自主体验的训练没有落到实处。

四、少数学生统治课堂,忽略了大面积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主观上是想多让学生活动,但实际上每次抽答或抽解,都只有少数思维活跃,成绩较好的学生,多数学生得不到训练。

五、学生在思想上也存在着无心向学的现象。社会发展较快,新鲜事物无奇不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思都不放在学习上。在课堂上,学习的情感态度表现差。 六、教学中存在体罚现象,学生做错了题要学生抄写好几遍,有时甚至有几十遍,整百遍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其对策:

1、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把自己摆在“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和谐民主的。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在课堂上,他们独到的见解往往偏高教师的施控轨道。此时,教师应倾听学生独特的见解,及时给予肯定和评定,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边演示边讲述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时,有一位同学举手发言:“老师,圆柱的侧面展开不一定是长方形,我展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我立即让她拿着学具上台演示,她说:“我在家里是用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围成的一个圆柱,因此展开后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她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很快理解和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我紧接着提问: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它的高相等,沿着高剪开,会得到一个什么形状呢?此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关注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

1

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老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把孩子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激活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学“直线和线段”时,我先任意了出示一些线,提问:“你能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线分类吗?”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我一一出示后,再提问:“对以上分类方法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有:为什么这么分类?分类后各类线叫什么名称?各类线有什么特征?我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请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讨论,最后得到答案。接着提出新的问题:“生活中哪些东西看上去呈直线、线段的形状?”……学生在老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3、注重过程和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

体验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觉、去验证、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多种感觉协同作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形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而这种形象思维是借助对客观事物的表象而产生的,如果离开了客观实际,表象就成了无源之水。

例如,教学“秒的认识”的,可让学生在1秒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可摸自己的脉膊;可画一幅简笔画;能写多少个字等去体验1秒有多长。又如,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时,先让学生分别用手势、张开双臂等方式表示1厘米、1米的长度,进而让学生用手指、双臂作量器度量周围实物。最后让学生练习目测,从而体验1厘米、1米的实际意义。教学“千克、克”时,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克砝码、1千克物品,体验1克及1千克的轻重,然后再进行估测,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的情感,才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

4、把时间和空间较多地让学生支配。

学生真正获得了时间和空间,才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

①、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理解的不讲。

②、教师的讲解应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不是直接告诉答案。 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探讨。

④、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可能就不会发散。

5、要学生准备数学纠错本

学生做错了题目,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纠错本,这样就可以把一些错题集中在一起,要求学生平时多看,教师也可以把一些学生平时做错的题放一起,这样平时专门出一些上面的题跟学生练习,这样比罚抄写的效果要好。

综上所述,要做好课堂教学这一项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并非一、两个因素所决定。因此,需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历程当中,作个有心人,不断发现教学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重新实践应用,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定会焕发光彩。

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