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训练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二轮复习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训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汉代成都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明代苏州地区D.清代的洛阳地区

38.余贡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十五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商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政府的重家抑商政策已经名存实亡B.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读书人通过商业经营活动跻身仕途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39.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40.《明史·食货志》:“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枆。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下列有关一条鞭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条鞭法“按亩征收”的特质使大部分的农民减轻了负担 B.一条鞭法主要解决封建国家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C.一条鞭法之最大特色为“役归于地”,使得“逐末者千金,而手不沾一役” D.一条鞭法明文规定税以银征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1.下图为楼兰文书残纸(约公元3世纪中叶—公元4世纪中叶遗物),对该文物解读不正确

的是

A.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B.是反映魏晋时期的文物资料 C.为研究古楼兰社会生活提供了史料 D.有助于研究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 42.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 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14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A.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B.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43.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这一现象说明汉初

A.减轻刑罚,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依法治国,尊重百姓

C.国力强盛,不与民计较 D.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仁政

44.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

45.《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46.据安徽《当涂县志》记载,采石镇神霄宫内一石碑刻着“唐诗人李白衣冠冢”(如图)。李白诗才横溢,生性狂放不羁,得罪权贵后发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合我不得开心颜”的慨叹。这说明李白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受到() A.老庄哲学的影响B.孔孟之道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D.李贽常说的影响

47.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8.冯天瑜在《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中评价某学者说:“其礼治思想成为秦代法治的直接源头,其对儒经的传授成为两汉经学的直接源头,二者不唯奠定秦汉帝国文化的基石,而且对两千年来中国文化都造成影响。”此处评价的学者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49.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制度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原因是 A.所持的阶级立场不同 B.接受外来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 C.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D.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 50.《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改正朔,易服色”源于董仲舒的天人思想 B.以后历代王朝新立都要“改正朔” C.历法正朔被视作是政权的标志,是体现皇权的手段D.西汉武帝之前无此类“改制” 51.“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A.道家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52.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 话题 专 制 统 治 人物 孟子 董仲舒 黄宗羲 谭嗣同 看法∕史料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君,皆大盗也 结论 B.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 C.该思想已成为当时正统思想 D.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 53.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以来,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材料的“□□”指的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5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55.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这个时代最有可能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56.中国的道教被国外部分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指南针的发明 B.纸的发明 C.火药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57.“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由此可见,黄宗羲主张

A.治贫与治愚相结合 B.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C.工商皆本 D.减轻人民负担

58.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应黄慎的绘画属于( )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59.《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妹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6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的贵族,其世系都有史官替他记录。自封建制度破坏,国破家亡之际,此等记录未必更能保存。加以秦人灭学,诸侯史记,被他一把火烧尽。于是秦汉以来,公侯子孙,就都“失其本系”了。汉朝时兴于平民的。其用人,亦不论门第。

然而政治上一时的设施,拗不过社会上自古相传的观念。向来称为贵族的,还是受人尊敬,称为平民的,还不免受人轻蔑。汉末丧乱,士流播迁。离其本土者渐多。这时代的人,所以于氏族之外,尤重郡望。再加以九品中正的制度为之辅助,士庶的阶级,自然要画若鸿沟了。

区别士庶,当以魏晋南北朝为最严。不但“婚姻不相通,膴仕不相假”,甚至“一起居动作之微,而亦也不相偕偶”。但当时的士族,已有利庶族之富,和他们结婚通谱的。隋唐以后,此风弥甚。如此,则血统淆混,士庶之别,根本动摇。一到五代之世,就崩溃无余了。 ——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那是(战国时期)的国家已都有更辽阔的疆土,更谨严的政治组织。像齐国拥有七十多城市,全都直辖中央,由中央派官吏统治,不再有贵族们的采邑。各国政府中的行政长官以及统兵大帅,几乎全是些平民出身的游士。偶然还有一二封君,像孟尝、平原、信陵、春申之类,他们也并不像春秋时代一般贵族们,有政治、法律规定允有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权益。??春秋封建时代上层贵族阶级世袭的政治特权,到战国时取消了。在上既无世袭特权的贵族,在下却兴起了许多富农新地主,以及大规模的私人工商企业与新富人。

唐代的考试制度推行日久,渐渐门第衰落,整个政府转移到平民社会手里。 ——钱穆《国史新论》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战国秦汉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的推动因素有哪些?(6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6分)隋唐五代时期,哪些社会变化与措施推动了门阀政治的崩溃?(6分)

31.第1问: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取消;战争对贵族世系记录的破坏;诸侯国疆域辽阔,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经济发展,富农、地主、商人等社会新兴阶层的兴起;平民更多地参与政权或建立政权;世官制的废除,军功爵制、察举制等选官制度的推行。(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

第2问: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旧贵族在地方上影响力依然很大;社会动乱,士流播迁,知识分子尤中郡望;国家分裂,中央无法对地方实施有效管理,中央集权严重削弱;九品中正制的推动。(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

第3问:商品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的影响力增强;贵族贪图庶族的财富与庶族通婚,士庶血统混淆;科举制的推行与发展完善;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战争的破坏。(任答两点,每点3分,共6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