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列表)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列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领域: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思路: 造型?表现 2课时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认识色彩的对比。 如何运用对比色。 教师: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相传有一故事,宋王朝举办绘画高等考试,集天下画家于一堂,皇帝老爷赵佶先生出题曰:“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结果某人大笔一挥,位列第一,他画的是:丛林中有一小楼,楼上有一凭窗美女,唇上有一点口红。 第一课时: (一)启发引导: 师:有句俗话叫做“红花须得绿叶衬”,反映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红花”与“绿叶”的关系。没有红花,绿叶的陪衬作用就没有意义。没有绿叶,也显不出红花的美丽,二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缺一不可。 师总结:红花绿叶相互映衬,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绿叶的陪衬即使再姿态万千的花也不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同理,绿叶没有红花的衬托,也只不过是几片暗淡失色的落叶。红色和绿色在绘画上是一对对比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对比色的知识。 (二)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出示范作,进行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画面有什么不同? (三)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可使画面显得鲜艳、明亮,生气勃勃,可以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形象。 5、通过范例说明对比色运用的不合理时,通过什么方法使画面显得更合理、主题更突出、色彩更和谐?(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课题分析: 教学过程: 师小结: (1)改变主题色与背景色其中一方的面积大小: (2)在一方颜色中加入黑或白,改变色彩的明度、纯度: (3)如果对比色面积相似,可以用黑、白、金、银等色把主体物分割开,使画面显得和谐、主题突出。 (四)学生作业 1、用对比色知识,用喜欢的方法组织一幅色彩和谐的画面。或者利用对比色的配合原理,设计贺卡、招贴画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生的作品展评: 根据本节课的要点进行点评。 (自评、互评、师评) 课时目标: 1、万绿丛中一点红 对比:1、红对绿 2、黄对紫 3、橙对蓝 方法: 1、改变大小 2、改变明度、纯度 3、增加边框 第二课时: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在课中对学生掌握的色彩知识进行了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知道三原色、间色、对比色等知识,通过色轮,强化了对比色的认识。从作业情况来看,个别学生对对比色的运用没有很好掌握,出现颜色多混乱的画面。在实际上课中采取了两种作业形式:用对比色设计节日卡和彩笔画风景的两种作业。学生观察、欣赏了很多风景图片后,用彩笔表现的美好景色还是不错的,对比色搭配较为合理。在第二课时,作业改为设计节日卡,明显看出,学生使用水粉颜料的能力欠佳:色彩调配和水分的掌控不好。 课堂上的灵感是色彩纯度概念的讲解。明度和纯度的概念在四年级并没有接触过,在解释纯度时举了果汁的例子。五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知道纯果汁的价格高于 30%的果汁,因为果汁喝水混合后就不再有之前所具有的纯度了。那么对于颜色也一样,原色的纯度最高,所谓色彩纯度应该是指原色在色彩中的比例。纯度的概念迎刃而解。 在课的最后,加入了家居图片,使学生更加明白对比色的合理搭配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减低它们的浓度或者控制对比色的使用面积,还是会使它们拥有更好的效果。 教学反思: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领域: 课时: 教学目标: 造型?表现 1课时 1、 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 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1、教师用具: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2、学生用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一)感知与体验: 1、找找三原色和三间色 师:老师今天考考同学们,请你从水彩笔盒子里调出三原色举起来,再把三间色也找出来。 2、听音乐找色彩,请学生按音乐感觉把这6种颜色分成两份 师:我们把颜色搭配起来还能表达不同的情绪,现在老师给大家两段音乐,请你根据音乐的旋律重新组合,把这6种颜色分为2份。 3、师排列颜色并出示色轮,从中总结归纳对比色和和谐色: 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 协调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橙和黄 师:这两组颜色一组表现了热闹,一组表现了悲凉,你能在色轮中找一找它们的位置,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4、出示课题 师:我们把挨的较近的,色相较近的颜色称为和谐色,把离的较远的称为对比色,我们今天就来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二)欣赏与讨论 1、涂色小练习:根据色彩的定义在设计好的一张小卡片上进行和谐色或对比色的上色练习。 2、出示学生画的和谐色和对比色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联想 师:和谐色和对比色与我们的生活可是息息相关的,让我们在生活中找找它们。 3、讨论生活中和谐色和对比色的应用,谈谈自己对颜色的感受 和谐色:安逸、舒畅、幽雅、稳定 对比色:激烈、刺激、醒目、强烈 4、游戏“连连看”:根据和谐色和对比色的不同色性找到适合运用的场所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场合就是根据色彩的不同色性进行色彩设计的,你能看看它们都适合什么样的颜色色性吗? (1)医院 (2)游乐场 (3)交通警示 (4)卧室 (5)图书馆 5、联系日常生活,找一找身边的对比色与和谐色 6、分段欣赏图片(建筑类、生活用品类、文具用品类、食品类、装饰画、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