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研究院的一个报告(可以学习学习)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勘察报告研究院的一个报告(可以学习学习)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次勘察依据及执行的技术标准如下: 1、勘察依据

(1)勘察合同及勘察任务书;

(2)建设单位提供的拟建工程平面布置图; 2、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国家标准);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国家标准);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国家标准); (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国家标准);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国家标准); (7)《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国家标准); (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国家标准); (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标准);

(1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行业标准);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行业标准);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行业标准); (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行业标准);

(1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行业标准); (16)《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7)《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用图》(2003版); 3、参考资料

(1)《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1.2.3 勘察等级

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拟建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一级(重要工程,后果很严重),本场地属中等复杂场地(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中等复杂地基(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综合确定本次勘察等级为甲级。

1.2.4 勘察工作布置

1)钻孔布置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图,结合拟建建(构)筑物的性质,按建筑群范围及地下室边线控制,孔间距为小于24m,共布置勘探孔107个,其中利用初勘钻孔8个,控制性钻孔70个,一般性钻孔37个,其中取样孔不少于钻孔总数的1/3,取样测试孔不少于钻孔总数的1/2。孔深要求:商业楼部分,一般性钻孔进入中风化层5-6米, 控制性钻孔进入中风化层6-8米;办公楼部分,一般性钻孔进入中风化层6-8米, 控制性钻孔进入中风化层8-10米。本次勘察采用了钻探、原位测试(包括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室内土、岩、水测试分析、波速测试、工程测量等手段。由于受周边环境限制,故未在基坑开挖边界外专门布置勘探点,采取了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手段。

2)钻探

本次勘察工作,我院投入了5台SH-30型钻机及5台XY-100型钻机。SH-30型钻机和XY-100型钻机联合作业时,对第四系土层采用套管护壁冲击钻进,基岩采用回转钻进。XY-100型钻机单独作业时,对第四系土层采用泥浆及套管护壁钻进,基岩采用回转钻进。开孔孔径不小于110mm,终孔孔径不小于91mm,回次进尺控制在1-2m,岩芯采取率:粉质粘土≥90%,砂类土≥70%,碎石类土≥50%,基岩≥50-80%。保证了岩土分层的准确性。

3)原位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本次勘察于素填土、粉质粘土、细砂及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试验采用63.5kg球卡式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落距76cm,试验时清除孔底残土,预打15cm后,再打入30cm并记录每打入10cm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试验实测击数。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本次勘察于砾砂层进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试验采用63.5kg球卡式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落距76cm,试验时清除孔底残土,连续击入30cm并记录每打入10cm锤击数。

试验前应对试验器具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具体操作过程应严格按相应规范规程进行。 4)样品采集

粉质粘土层取原状样(样品等级为Ⅰ级)进行常规土工试验;砂土层取扰动样进行颗粒分析试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取岩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同时选取2组地下水、2组粉质粘土进行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分析。

5)地下水位测量

对于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在钻孔内直接测量,稳定水位量测时间应根据地层的渗透性确定,

2

且对砂土和碎石土,不得少于30min,对粉土和粘性土,不得少于8h,并在勘探施工全部结束后统一对勘探孔稳定水位进行测量。

6)工程测量

所有勘探孔均采用RTK测量仪将设计孔位放至实地,施工结束后复测各钻孔平面坐标及高程。平面坐标系统为南昌城市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业主提供的两个控制点坐标分别为:A:(X:47208.483 Y:30559.706 H:25.50)位于拟建场地北侧西站大街道路边; B:(X:46898.46 Y:30667.629 H:29.20 )位于场地东侧城运大道上。

1.2.5 完成实物工作量

为圆满完成本次勘察任务,我院精心组织施工。本次勘察野外作业从2015年3月21日至2015

年4月4日止,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1.2。

实物工作量 表1.2

工作内容 数量 钻孔(米/孔) 3267.0/107 标准贯入试验(次) 60 原位测试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米) 11.1 波速测试试验(米/孔) 154.8/5 原状土样(组) 40 岩样(组) 39 采 样 扰动样(组) 42 水样(组) 2 土腐(组) 2 测 量 放样(点) 107 备注 1.2.6 勘察质量评述

(1)勘察施工前:先将勘察纲要、勘察作业组织方案、设备仪器及人员资质报建设单位、勘察见证单位审批;

(2)勘察过程中:现场钻探作业、现场取样、现场原位测试均在勘察见证单位监督指导下进行,并当场验收合格;

(3)本次勘察室内土工试验设备精良,操作规范,试验数据可靠;资料整理归档及时,成果报告满足了规范及设计要求。

(4)本次勘察工作按我院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原始资料的自检、互核落实到位,成果报告实行了一校二审制度,确保了勘察质量。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勘察场地为赣抚冲积平原Ⅰ级阶地,场地经人工平整后稍有起伏,现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介于23.35~29.18米。场地室外整平标高为25.50米。

2.2气象、水文条件

1)、气象

南昌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8℃,最低

气温-9.9℃,最高气温43.2℃。年降雨量具有分配不均的特征,每年4~6月份降雨量较集中,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51.3%,为丰水期;11月至翌年2月,为枯水期,降水量占总量的9.6%,其余为平水期。

根据南昌市气象台资料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610.08mm(1971~2004年),最大年降雨量2356.6mm(1998年),最小年降雨量1046.2mm(1963年),最大日暴雨量208.9mm,最大时降雨量58.7mm,年平均降雨天数142天。全年无霜期259~280天。南昌处在季风区内,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多为偏北风,夏季盛西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平均风速4.6~5.4m/s,历史最大风力11级。 2)、水文

南昌市地处鄱阳湖滨湖前后缘地带,地表水系发育。省内五大水系中最大的河流——赣江穿城而过,抚河由市区东南部穿过,乌沙河(赣江一级支流)流经昌北城区,并有东湖、西湖、青山湖、艾溪湖及瑶湖等众多湖泊点缀其中,素有江南水乡之美誉。影响本工程的水系主要为赣江,位于场地东侧约150m。

赣江:赣江是江西省第一大河流,流经南昌市区注入鄱阳湖,全长827km,总流域面积8.3 万km2,在八一桥下游分为北支、中支、南支三支。据八一桥水文站观测资料,一般水位标高14.5~17.5m,最高水位黄海高程22.52m(1982.6.20日),历史最低水位为12.77m(2007.5.24日)。其中4~6月为丰水期(据八一桥水文站资料,该三个月的迳流量占全年迳流量的53.4%,6月份最大,占全年的21%),11月~翌年2月为枯水期。

据八一桥水文站长观资料推算,赣江主流百年一遇水位24.01m,50年一遇水位23.76m,最大

3

洪峰流量21200m3/s(1982 年6 月20 日),最枯流量172m3/s,最大流速2.53m/s。

2.3场地地层结构及工程特性

据钻探揭露,勘探深度内,场地地层结构上部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下部为第三系新余群(Exn)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按其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可依次划分为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③细砂、④砾砂、⑤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以下分别予以阐述。

2.3.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4)

①素填土:紫红色,棕红色,稍湿,松散,成份不一,大部分地段以粉质粘土以及风化土回填为主,局部夹少量建筑垃圾,硬杂质含量约占15%,最大块经左右约50mm,为近期人工回填而成,工程性能差。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为5~9击,平均值为6.4击。该层全场地均有分布,揭露层厚4.10~13.40m,层厚不均,厚度变化大,平均厚度8.24m,层顶标高23.35~29.18m。

2.3.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al4)

②粉质粘土:灰褐、褐黄色,可塑状为主,局部软塑状,成份主要以粉粘粒为主,刀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含少量粉细砂。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为8~14击,平均值为9.0击。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6MPa-1

,压缩模量平均值为5.35MPa,为中等压缩

性。该层全场分布,揭露层厚为2.50~9.90m,平均厚度6.33m左右,层顶埋深4.10~13.40m,

层顶标高为13.59~20.64m。

③细砂:灰黄、黄褐色,稍湿,松散为主,局部稍密,砂粒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及云母等。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为6~14击,实测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值为8.5击。经统计颗粒组份为:2.0~0.50mm含量约为5.37%,0.25~0.50mm含量约为23.49%,0.075~0.25mm含量约为62.11%,

粉粒含量约为9.03%。该层全场地分布,揭露厚度为0.60~4.20m,层顶埋深为10.90~17.80m,层底标高为6.99~14.69m。

④砾砂:褐黄色、浅黄色,饱和,稍密为主,局部中密状,砾石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石英岩及硅质岩等。实测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为8~42击,修正后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平均值为9.4击。经统计颗粒组份为2~20mm的含量约为33.39%,0.5~2.0mm的含量约为35.86%,0.25~0.50mm含量约为18.76%,0.075~0.25mm含量约为10.4%,粉粒含量约为1.6%。该层全场地分布,揭露厚度为2.50~7.80m,平均厚度为5.03m,层顶埋深为12.00~20.00m,层顶标高为6.99~14.69m。

2.3.3第三系新余群(Exn)

泥质粉砂岩:紫红色,中厚层状构造,泥质结构。岩石质软,属软质岩,岩石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干裂。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泥质粉砂岩可划分为二个亚层,对其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⑤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棕黄色,全场地分布,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裂面见铁锰及钙质渲染,岩芯破碎,多呈碎块状,局部呈短柱状,用手可掰断。正常钻进速度较快,岩芯采取率较低。实测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为10~47击,修正后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平均值为12.4击。属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RQD=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揭露厚度0.50~1.7m,层顶埋深18.80~24.10m,层顶标高2.87~6.92m。

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全场地分布,岩石风化中等,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面见铁锰及钙质渲染。锤击声较哑、回无弹、有凹痕、易击碎。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最小值为3.8MPa、最大值为11.7MPa、标准值7.74MPa;属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RQD=70~80。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该层未揭穿,层顶埋深19.60~25.30m,层顶标高1.87~6.22m,岩石质软。

具体各土层的分布厚度、埋深、标高、结构特征详见“钻孔剖面图”、“钻孔柱状图”。

2.4地基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1)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对粉质粘土、细砂、砾砂及岩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进行数理统

计,统计方法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统计结果见表2.1~2.5。

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2.1

基 本 物 理 性 指 标 力 学 性 指 标 土岩压缩试验 天然快剪 层 土统计 含水湿密干密饱和 液性 项目 量 度 度 比重 孔隙比 含水量 指数 液限 塑限 塑性 指数 压缩 压缩 凝聚内摩 编名系数 模量 力 擦角 号 称 W ρ ρd GS e Ws IL WL WP IP av Es C φ % g/m3 g/m3 ˉ ˉ % ˉ % % ˉ MPa-1 MPa kPa 。 统计数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最大值 35.60 1.97 1.54 2.72 1.03 37.89 0.57 43.70 27.00 16.80 0.49 7.02 44.80 17.80 粉最小值 26.70 1.74 1.34 2.72 0.77 28.31 0.30 35.80 21.20 14.00 0.26 3.74 20.40 9.00 30.57 1.89 1.45 2.72 0.88 32.22 0.42 39.45 24.05 15.41 0.36 5.35 32.71 12.99 ② 质平均值 粘标准差 2.35 0.05 0.05 0.00 0.06 2.34 0.07 1.86 1.44 0.76 0.06 0.77 6.01 1.84 土 变异系0.08 0.03 0.03 0.00 0.07 0.07 0.17 0.05 0.06 0.05 0.16 0.14 0.18 0.14 数 标准值 31.21 1.88 1.44 2.72 0.89 32.86 0.40 38.95 24.44 15.62 0.34 5.14 31.07 12.49 4

备注 数理统计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进行。 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2.2 土 粒 组 成 统计 土岩 卵石 砾砂 粒 粉粘粒备层土项目 细 粒 粒 编名 粗 中粒 径 大 小 (mm) 注 号称 -- >20 20~2 2.0~ 0.5 0.5~ 0.25~ 0.075~ 0.25 0.075 0.005 < 0.005 -- -- m % % % % % % % — 样本数(个) 15 15 15 15 ③最大值 17.20 30.40 73.60 13.20 细砂 最小值 0.00 16.90 46.10 5.40 平均值 5.37 23.49 62.11 9.03 样本数(个) 27 27 27 27 27 ④最大值 42.60 42.30 25.20 16.30 4.00 砾 砂 最小值 26.80 28.40 13.20 4.50 0.30 平均值 33.39 35.86 18.76 10.40 1.60 备注 数理统计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进行。 岩石力学指标统计成果一览表

表2.3

岩层编号 及名称 统计项目 统计组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标准值 单轴天然抗压 19 13.05 6.6 10.01 1.83 0.18 0.926 9.28 ⑥中风化泥质单轴饱和抗压 30 11.7 3.8 8.31 1.79 0.22 0.932 7.74 粉砂岩 单轴烘干抗压 19 36.85 11.75 26.72 7.53 0.28 0.886 23.68 软化系数 18 0.41 0.2 0.31 0.06 0.19 0.922 0.29 备注 数理统计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进行。 2)勘察中,在各土层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原位测试,其统计结果见表2.4~2.5。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一览表

表2.4

实测击数 修正后击数 岩土 岩土 最最 平 统 最 最 平 标 标 变异修正编号 名称 大小 均 计 大 小 均 准 准 系数 系数 值 值 值 数 值 值 值 差 值 ① 素填土 9 5 6.40 20 8.9 4.9 6.1 1.03 0.168 0.934 5.7 ② 粉质粘土 14 8 9.0 29 11.2 6.2 7.4 1.088 0.147 0.953 7.0 ③ 细砂 14 6 8.5 11 10.6 4.4 6.3 1.911 0.303 0.833 5.3 备注 数理统计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进行统计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一览表

表2.5

实测击数 修正后击数 岩土 岩土 最最 平 统 最 最 平 标 标 变异修正编号 名称 大小 均 计 大 小 均 准 准 系数 系数 值 值 值 数 值 值 值 差 值 ④ 砾砂 42 8 15.8 72 16.1 5.6 9.4 2.458 0.26 0.947 8.9 ⑤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47 10 27.9 39 19.5 6.7 12.4 3.791 0.305 0.916 11.4 备注 数理统计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进行统计 2.5场地地下水及场地水土腐蚀性评价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本次勘察查明,拟建区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现分述如下: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①素填土中,勘察期间属平水季节,但施工期间多为雨天,根据现场钻探查明,该层但该层上层滞水初见水位一般为(2.0~4.6m)。含水量受雨季影响大,丰水季

节预计存在明显的上层滞水,其水量大小受填土的密实度影响大。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细砂和砂砾层中,②粉质粘土为含水层的隔水顶板,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层底板。细砂和砂砾层透水性强,水量丰富,场地距赣江约150m。勘察期间稳定水位10.0~15.60m,稳定水位标高为12.31~15.08m,据区域水文资料,水位年变幅2~4m左右。 地下水主要接受赣江的侧向补给及降雨入渗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枯水及平水期地下水向赣江排泄,水位下降,丰水期接受赣江水体的侧向补给,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与赣江水力联系较密切,地下水水量丰富。据《南昌市区域水文地普查报告》资料,含水层渗透性强,综合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