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管理制度与工作程序方法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PPP项目管理制度与工作程序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形成评审会议纪要,关键的分项工程首件认可项目管理公司建设管理部人员应参加。

2.3.5确定最终方案:首件工程经评审通过后,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应根据评审报告进一步完善施工和监理实施方案作为最终方案。在此基础上审批分项开工报告。

2.3.6推广示范:首件工程认可的项目,由监理组织召开现场会,推广示范,以保证后续工程质量水平不低于首件工程的质量标准。

2.3.7资料管理:得到认可的首件工程检查用表加盖首件工程认可专用章,有关人员签字。首件工程认可的所有相关资料均作为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的附件整理和归档。

3、现场问题通知单制度

3.1、为了加强PPP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及时、准确纠正施工、监理单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进行动态跟踪监督管理,促进各级质保体系的有效运作,确保建设项目总体目标顺利实现,PPP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决定建立PPP项目“工程现场问题通知单”制度。

3.2、执行程序

3.2.1现场问题通知单一式三份,由工程管理处现场管理人员填写。

3.2.2施工、监理单位应指派相关人员签收,并根据通知单内容要求组织整改,整改措施和结果在通知单限期内上报工程管理处。

3.2.3现场问题通知单将作为工程管理处对施工、监理单位现场考核的依据之一。 3.2.4工程管理处将对所提问题的纠正情况予以统计,并作为对施工、监理单位履约考核的依据之一。

3.2.5各单位应认真学习和执行《现场问题通知单制度》,充分发挥通知单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进一步加强现场质量管理。

3.3、容易出现的施工主要质量问题 3.3.1人员、设备

3.3.1.1未按合同承诺兑现人员、设备,工程质量、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3.3.1.2工程项目存在严重的分包、转包现象;总监理工程师或项目经理长期离岗,主要管理人员(如项目副经理、总工、试验室主任等)等挂名,长期不在岗,影响工程质量、进度的控制;

3.3.1.3监理人员数量和素质不能满足正常的工程监理需要。 3.3.2现场管理

3.3.2.1质量保证体系未认真落实到位,造成工程质量失控; 3.3.2.2施工现场混乱,施工组织无序,影响文明施工形象; 3.3.2.3不重视安全施工,存在明显的施工安全隐患;

3.3.2.4施工、监理负责人或主要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心差,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明显的、严重的质量问题或明显的违规施工问题;

3.3.2.5施工单位工程自检不规范、频率不足,报验不及时;

3.3.2.6监理单位使用施工单位车辆、设备,与施工单位有不正常经济联系; 3.3.2.7监理未认真执行工程施工监理规范,施工管理、旁站、抽检工作不到位; 3.3.2.8伪造施工记录、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伪造监理资料; 3.3.2.9对已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隐患不报。 3.3.3工程施工

3.3.3.1未能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设计文件的要求以及工程管理部的指导意见进行施工;

3.3.3.2存在明显的或严重的偷工减料现象; 3.3.3.3采用不合格的或质量低劣的材料;

3.3.3.4关键工程未按规定的工序或操作办法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3.3.3.5关键工程质量指标(如原材料、砼强度、设备等)严重不合格; 3.3.3.6工程外观质量较差;

3.3.3.7对存在的质量问题隐瞒不报,给工程造成质量隐患; 3.3.3.8其它严重忽视质量的行为。 3.3.4试验检测

3.3.4.1试验、检测频率严重不足;

3.3.4.2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享试验数据或共享试验室; 3.3.4.3试验、检查数据弄虚作假。 3.4、附则

3.4.1本制度由项目管理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3.4.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3.4.3附表见工程管理用表。 4、隐蔽工程影像管理办法 4.1、总则

4.1.1为加强对PPP项目建设隐蔽工程项目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工程施工的内在质量,消灭质量通病,消除重大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进一步提高现场隐蔽工程的监管力度,依靠影像管理强化隐蔽工程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4.1.2本办法结合PPP工程项目建设实际状况制定。 4.2、影像资料管理要求

4.2.1为确保隐蔽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按相关技术要求严格进行质量管理,把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成优。

4.2.2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坚持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以班组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施工班组在上、下班交接前应对当天完成的工程的质量进行自检、互检,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及时予以纠正。

4.2.3施工单位在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留下影像资料,安排专人按时间顺序分期存档管理,并在每月20日将本月影像资料整理汇总后上报总监办。

4.2.4总监办在对隐蔽工程验收过程中和每天的工地巡视过程中,对需要影像的部位留下影像,总监办安排专人按时间顺序分期存档管理;总监办进行整理汇总后(包括施工单位报送的影像资料和监理人员工作过程中留下的影像资料),每月25日上报建设管理部。

4.2.5建设管理部工程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工地巡查过程中对需要影像的部位留下影像;建设管理部工程管理处负责对本月所有影像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统一刻制成光盘备份,并按时间顺序分期存档。

4.2.6影像资料拍摄时标识标牌统一采用白底黑字标牌进行标识,尽可能置于照片边角处,标牌大小长*宽为50cm*35cm。影像资料按分项分部工程编辑成Word文件格式进行分类归档保存,做到照片清晰、工序、工艺连续,对同一拍摄对象能提供不同角度照片,做到影像资料应齐全,单独存档,照片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有效说明该隐蔽工程的具体工程质量情况,并附文字说明。

标牌格式及内容如下:

分项工程名称 质检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部位 桩号 日期 4.3、需要影像的部位 4.3.1各分项工程

4.3.2安全、文明施工:施工标识牌、安全标识牌、优质宣传图片、标语等。 4.4、影响资料质量要求

4.4.1拍摄的影像、照片必须能真实、清晰地反映现场真实状况,图像内应反映出质量验收人(包括施工单位自检、互检人员、旁站监理或专业监理工程师等),如需特写工程部位的,可附多张远景图片以佐证,但佐证图像内容应与特写内容具有相同参照物。

4.4.2施工、监理单位应配备专用影象设备及存储设备,以便影象资料的获取和存储,并由专人保管、定期上报,相机应配备800万像素以上能够清晰刷出6寸照片,具有自带拍摄日期功能,拍摄时应打开该功能,不允许经修改的造假图片入档。

4.4.3工程项目如一张图片不能反映全面的,也应留存2张或2张以上图片或者留存视频资料。

4.5、罚则

4.5.1施工单位有串通监理伪造影象资料的,根据情节轻重,建设管理部将对项目部、总监办予以通报批评并处罚金,对伪造者予以清除出场。

4.5.2施工、监理都应各自留存影象资料,对应存档的影象资料缺失的,建设管理部将视情节对项目部、总监办进行处罚。

4.5.3施工、监理单位对存档影象资料进行PS修改造假的,建设管理部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造假单位进行处罚,并对项目经理、总监处以罚金。

4.6、附则

4.6.1本办法由项目管理公司负责解释。 4.6.2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5、项目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 5.1总则

5.1.1为加强PPP项目工地试验室的管理,规范现场试验检测工作和对工地试验室的监督检查行为,提高工地试验室的检测、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