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列年轻人变得有主见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陈志列年轻人变得有主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你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是非常好的问题,一个人在20岁到30岁中间,他的人生成长经历本来说他20岁比较没有主见,到30岁比较有主见本来也是这样成长的过程,我不太赞成你用“变”,“变”好像是被动的,实际上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个人从20岁到30岁甚至从40岁到50岁的这样成长的过程,实际正是变得逐渐有主见的过程,由于他对自己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通过对自己的了解更加清晰,对社会的了解更加清晰,他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间越来越知道自己将来适合做什么,一旦等到这个人明白他一生或者是说他想要什么,他适合做什么的时候,这个人就很有主见了。 观众:经历是很重要的?

嘉宾:对,年轻人最缺乏的就是经历。 观众:学历和其他的方面重要吗? 嘉宾:经历最重要,学历绝对次之。 观众:谢谢。

主持人:好,最后一个问题。这位女士。

观众:你好陈总,我有个问题,有主见我是这么认为的,人有了理想和目标以后他才会变得有主见,在我们20岁到30岁之间我们是迷茫的,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也想成为像陈总和王老师这样比较成功的人士。 嘉宾:王总我们俩还要继续努力。 主持人:尤其是我,我是创业刚刚开始。

嘉宾:咱俩被年轻人评为比较成功,咱俩继续奔向成功。

观众:我刚才说比较可能不太恰当,在我们80后或90后的眼里你们是非常成功的。我们非常想变成你们这样的人,而且也觉得距离非常遥远,心里未免有恐惧之感。所以说在20岁到30岁之间非常重要,因为要寻找自己的方向,要找理想和目标。那么你们两位可能就是我们一个理想或者是目标有了,但是说怎么更加具体化一些?比如说我要做什么?我是天天当我的小白领,天天的在办公室里边办公,我不会接触其他的有更宽阔的视野,可能我永远也达不到你们两位这样的境界。我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在十年的历程中,更快的迅速的成长,然后达到这个目标?

嘉宾:我给你的第一个忠告就是说,你只看我们或者是说你愿意模仿的那些人的20岁到30岁,不要看他们的现在,那越看越恐惧,他们也有20岁到30岁,你比较一下我们的20岁和30岁和你现在就足够了,要这么比较我当年很多事我不如你,当年我也想到电视台当个观众什么的,可是我20岁到30岁之间,一直没有坐在你这个位置上,这是事实。所以你已经比我强了,你知道吗?因为你们20岁到30岁比我们那个时候强,所以你们到我们这个年纪,今年我47岁了,你才会超过我,你想想我现在坐在这仅仅是你的一个靶子而已你有什么恐惧的?

第二我们谈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我建议你去多读一些,你理想中羡慕的人或准备模仿的人的传记,比方说你喜欢当政治家你可以看一些政治家的传记,你喜欢财经类你就看一些财经类的传记,我本人就是在看这些我喜欢的人的传记过程中间得到的收益超过我看心理学的书。 主持人:哪本传记?

嘉宾:很多传记。我是逮着企业家的传记必买必看,像李嘉诚的传记在中国大陆大概我买过的好像有21种版本,实际上里面讲的很多故事都是一样的,但是我就是看不够,我看到一个新的版本就要买,不是现在是我刚到深圳,这个21个版本李嘉诚的书还在我们家书房里。

而且是只要是那个时候讲了很多港澳台的富豪,讲了爱迪生,讲了西门子当年,什么杜邦是怎么起家的?这些反正大企业家的,我是看他们的传记看的收获真的是大于心理学的书,所以我也建议你,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你可能不喜欢企业家。你可能喜欢王利芬老师这样的,王利芬老师也是企业家现在正是企业家,你可能喜欢政治家、作家、演员,你去看他们的传记我觉得在你们这个年龄绝对管用,这是我的忠告。 观众:谢谢陈总。

主持人:我还想补个问题我自己,我觉得就是说你现在还有什么东西能困扰你没有?每天你比较讨厌的东西有没有?

嘉宾:天天有。实际这些问题很多,告诉你我的方式,我身上经常有一些小纸片和纸,我不是在身上就是

在我随身带的一个包里,然后我只要想起来什么问题,我没想清楚要解决的我就会写下来,由于这个纸片不是一个本很复杂我会随时揣在哪里,但我都会扔在睡觉床头柜第一个抽屉里,过段时间把它拿出来,很幸福的说,我拿出来的时候,一般扔个15天20天,甚至再长点我出差一个月,我拿出来的我的一大幸福是说,我有时候半夜想起来的问题,或者是我哪个地方再想起的问题,我再往回看已经解决了,总有一些问题你已经想明白。那有一些问题你拿起来再想,如果再没想明白我拿起来一个本记在上面,包括里面有一些我可能一两年没有想清楚的问题,我就一直写在那,只要没想清楚我会继续想,当然不光靠我一个人想,我会开头脑风暴会,请教王总请教你们请教别人,请教我想请教的人来启发自己,我觉得是这么一个过程,就是你不断的回答你自己提的问题过。

据说何鸿森有这个习惯,何鸿森经常有好主意是在半夜,好像他睡不了完整他中间总要醒,他就要在床头边上写,好像还有很多人他们都有这个习惯,你把你的问题不断写在小纸片上,这小纸片最好有个地方你存起来,然后你过一段时间拿来看,这样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可以让你的思维很有连贯。因为特别忌讳的是什么?像我们这样的说实在的也算企业的领航人,我们是掌舵的,船在海上开,有人说往这个方向开,有的人说往那个方向开。这个时间最怕什么?最怕出现红四方面军的事情,红四方面军在长征刚开始的时候比红二方面武器装备好,他们的军服都不是一个颜色,装备好粮草足,兵强马壮人也多。但挡不住他四过草地六过雪山,这就是统帅出了毛病,所以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就是说你千万不能当这种将帅,是这样吧这样吧这样吧。你还是最好把问题理清楚以后,再告诉人家说这样吧,然后就相当一段时间不变了。这个是如果你要创业你要当企业的领导人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养成你这样习惯的好方法,不光我我听到很多人不断把自己的问题写在纸片上,如果有本子更好,过段时间你问自己,你就知道有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没解决,这是循环往复过程,我本人在这个习惯受益匪浅,这个习惯是我妈妈教的,我小时候有记日记的习惯,我没上一年级以前就记日记,那个时候养成把什么事往纸上记的习惯也是碰巧。如果没有在小学一年级以前就养成,现在养成还绝对来得及。

主持人:好,我们今天的时间真的是过的飞快不得不结束,但是在结束之前我还是谈一点我的心得体会。其实我见的企业家非常之多,今天陈志列这样一位企业家,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说他的乐观,这个乐观不是说官样文章的乐观,这个乐观是深入他的骨髓,他由里到外散发这个乐观,因为这个乐观他把很多事情甩在脑后,比别人的步子更加快一些,这样的话能够强占先机也没有那么多的心理负担。

嘉宾:而且我们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实际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的速度在过往三十年还有未来三十年都远远的快于变化,世界的其他地区这是我个人的看法。那么如果在这么快的方向,而且是政府你都知道他一定要推动经济,推动一个国家往大国强国的方向走,这是政府的意志,但更是老百姓的意志,老百姓要恢复当年盛唐的时候的中国在全球的地位,这是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中间就有这个东西,这个不是谁教的。 而且都在往这个方向走,如果你乐观一点你的步子就大一点,你就更能比别人强占一点先机。所以这也是证明说,为什么过往三十年来和未来三十年是乐观的人在商业上更成功而不是悲观的,悲观的会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一停的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讲道理。事实是说说如果企业家不乐观这公司早晚完蛋。 主持人:其实不仅仅是乐观,今天我们整个讲的这个过程,我觉得好像是最顺的企业家,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是他乐观的性格呈现给大家是好像比较光明比较容易走的那部分,但是我觉得他吃过了很多苦头,只是今天没有时间一一道来,我敢打赌如果他没有吃过那么多苦头,这个企业研祥以后是会垮的,因为你是没有过锻造的企业。

嘉宾:这个有证据,看我这么年轻没到50岁头发都白了。

主持人:这个我不敢判断,有些人他可能就是少白头。但是我敢断定你是吃过很多苦头的,否则你的企业不可能全世界做到第三,这是一个铁律。一个乐观的人他会呈现不同的样子,回到今天话题本身,如何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有主见?最后这位女士问怎么变的像他这样?实际上不是变的过程,接着我刚才说吃苦头的话题说,实际上所有成功的人,有一点比你吃的苦头多,比你克服的困难大,谁吃的苦头走的弯路多然后翻的跟头多,他可能成功的 几率,或者他的韧性坚韧不拔的毅力比别人大。

嘉宾:像王总说的,他往后走的成功率更高,因为他摔过了,他不容易被以往的,他如果没摔过出大事了,他一定会摔的。

主持人:所以不是变出来的,成功的人不是变出来的,是吃苦头磨砺出来的,没有一个成功的人说底下的路全都是平的,今天呈现的陈志列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阳光的陈志列,哪一天我在对你进行专访的时候,我专门要揭你的伤疤,而不是这个时候。因为谈伤疤是相对封闭的,两个人能面对面的,那个时候是一种回忆状的,不是在这种灯光非常亮观众非常多,这个时候呈现更加积极的形象是更加可取的,所以今天呈现的陈志列是更加积极的一面,还有一个吃苦头的一面我觉得在以后的节目里面我们再来揭示。 最后我还是要跟大家说一句,今天陈志列说的名言这个是很难做到,我相信这句话过程里面他吃了很多苦,或者说他有很多很深的很独到的认识,就是说当有人背后打你一棍子的时候,你不要回头看而是一直往前走,这个境界非常难得,很多很多人90%以上的人基本上过不了这个坎,他们内心都有仇恨,有仇恨就有阻力有耗损的力量,所以他走的路子磨损比较大,我今天听到他说这样一句话我特别敬佩,我特别希望青年朋友不断修炼这个境界,在人年轻的时候很难达到这个境界,但朝着这个境界修炼是可以的,今天谈的是有主见,但是真的我也想重复他那句话,二十到三十很难有主见,得慢慢的,在吃苦耐劳的过程里面,在人生的经验里面一点一点的变得有主见,最后我非常感谢陈总,谢谢你,谢谢你的时间,谢谢观众朋友,好,再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