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校协同教育的四个平台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构建家校协同教育的四个平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构建家校协同教育的四个平台

作者:侯立坤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年第11期

如何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协同教育的最优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基于此,学校从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家校协同教育的平台。 建立广泛联系的互动平台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家长对学校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了解甚少。家长对学校的认知,多数来源于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孩子的介绍。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和中国移动合作,建立了家校信息互动平台。利用家校通平台,教师和每个家庭建立联系,提高了家校互动的及时性、普遍性和广泛性。 建立增进了解的活动平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变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学校的工作需要家长来了解,学校的每一次尝试都需要家长的参与,学生的每一份收获也需要家长的共享。因此,我们经常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例如,召开专题家长会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积极参与到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中;通过校报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改革亮点,并邀请家长积极投稿等。开放的大门、开放的活动、开放的合作参与,搭设了家校协作的平台,加深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提升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

建立解决问题的研究平台

青少年决定着祖国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国家和社会都高度重视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当前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问题凸显,家校协同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分主题、分层次、按范围召开家长会,让每一个家长尽可能参与进来,合理分工,形成共同关注的研究平台。以卫生宣传为例,学校自2010年开始对家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从肥胖、视力不良扩展到传染病的防控等内容,培训人员从体检异常学生家长过渡到每年只针对一个年级的家长进行全员培训,培训方式从单一的讲座发展为互动式交流。学校相信,共同的问题目标,共同的发展方向,是家校携手的最大动力。 建立谋求发展的决策平台

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要有前瞻性的发展定位、良好的育人氛围、优秀的育人团队和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而这些都需要家长的参与。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