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上海市各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注】①芸香:指书香。②黄绶:黄色的印带,用来代指小官,这里指孙十将赴任的温县县尉。③骧首:抬头,指意气风发。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飞花落絮”点明了送别的时令。 B.“千里”写出孙十赴任路途遥远。 C.“急管繁弦”写音乐演奏的杂乱。 D.“征镳”指纵马踏上赴任的路程。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分)

A.流丽含蓄 B.豪迈雄奇 C.清新明快 D.深沉婉转 14、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4分)

(三)(8分)

12、(2分)C(反映的是主观情绪的急迫) 13、(2分)D(2分) A(1分)

14、(4分)首句描摹暮春之景来渲染离别的情绪,(1分)第二句以“伤心”二字直抒胸臆,写送别的难舍;(1分)三四句以借代手法感叹孙十的怀才不遇(控有才华却志向不得伸展)(带有为其不平之意);(1分)五六句直接表达勉励和劝慰之情;(1分)最后两句写乐声的急迫和夕阳落下,表现不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的矛盾心情;(1分)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深沉的离别之情。(1分)【任答一点得1分】

浦东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秋光 陆游

小圃秋光泼眼来,老人隐几兴悠哉! 翩翩蝴蝶成双过,两两蜀葵相背开。 雨足疏篱引荒蔓,人稀幽径长新苔。 贫家灶冷炊烟晚,待得邻翁卖药回。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泼”突出了秋色之浓,“隐几”则流露出悠然之态。 B.颔联“翩翩”“两两”巧用叠词,凸显出自然风光的和美。 C.颈联“引”“长”二字,以动写静,静中显动,富有情趣。 D.全诗意象丰富,描绘细致,境界开阔,有浓郁的田园气息。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分)

A.浓艳明丽 B.清新自然 C.古朴典雅 D.冲淡平易

14.扣住“待”字,赏析“贫家灶冷炊烟晚,待得邻翁卖药回”两句。(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12. D (2分)

9

13.B(2分) 14.(4分)

家境贫寒,晚上生火做饭很晚。但这样正好,可以等邻居卖药归来。(1分)这两句上句实写,下句虚写,虚实结合。(1分)一个“待”字,表现了乡间民风的淳朴,作者与邻里相处的和睦。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耐人寻味。(2分) 奉贤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送钱子入京 唐 李顺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 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 还家应信宿①,看子速如飞。

注:①信宿:表示两夜。

14.诗中“ ”意象常常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1分) 15.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京北”和他乡作比,表现诗人和钱子的飘零之苦。 B. 颔联以动作描写突出了京城来使催促钱子返归的匆忙急迫。 C.颈联连用4个意象,融情于景,以想象之笔营造萧瑟意境。 D.全诗围绕“送”字,友人远去而驻足良久,情感凄婉哀伤。 16.本诗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4分)

14.(1分)捣衣 15.(3分)A

16.4分)尾联借人映己,写的是朋友的归程时间和朋友纵马如飞、归心似箭,实际上蕴含的是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能归家的惆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金山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5题。(8分)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10

【注】①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诗歌的对仗和内容看,本诗是一首以送别为内容的五言律诗。 B.一二两句交代诗人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 C.三四两句寄托诗人的悲苦,与“国破山河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D.五六两句从友人的角度落笔,真实描写了乱离之后的荒乱场景。 14.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2分)

A.慷慨激昂

B.清新流畅

C.刚劲凝练 D.凄苦悲凉

15.明代诗人徐用吾评价本诗的最后两句:“观其结句,犹不免有悲伤之意,其与《诗 经》‘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同一用意。”请从手法角度,联系全诗内容进行赏析。(4分)

(三)8分 13.(2分)D 14.(2分)D

15.(4分)结尾两句运用借景抒情(或以哀景衬哀情、虚写)的手法(1分),想象友人北归途中只有飞禽和衰败的野草相伴着友人的悲苦愁颜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担忧和悲伤之情,也写出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和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2分),这与《诗经》中“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借鸿雁哀鸣来抒发流民内心的悲伤和对统治阶级的怨愤是同一用意。(1分) 2019年静安区一模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移居(二)(东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对仗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格律诗。 B.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本诗是一首田园诗。

C.“相思则披衣”句写邻里交往自然随性,不受拘束。 D.“言笑无厌时”句写邻里交谈欢笑没有冲突的时候。

13.以下对语言风格的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1分) A.明快峭拔 B.幽默含蓄 C.自然质朴 D.平淡婉约

11

14.赏析“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两句。(5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12.(2分)D 13.(1分)C

14.(5分)这种邻里畅谈欢饮之乐岂不比什么都美? 用反问句强调对农耕生活中邻里交往之乐的由衷欢喜!告诉大家不要忽然抛弃这种做法。(3分)此句以情化理,理入于情,理趣在笔墨之外,真情融于意象之中。家常自然,意味深长。(2分)

2019年黄浦区一模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

题沈隐侯八咏楼

(唐)崔颢

梁日东阳守, 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②,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 流恨此遗风。

【注】①八咏楼:南朝沈约所建。②狖:古书上说的一种黑色长尾猴。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

A.从体裁的角度看,本诗是一首古体诗。 B.从题材的角度看,本诗是一首山水诗。 C.从对仗的角度看,本诗共有两联对仗。 D.从押韵的角度看,本诗共有五个韵脚。

13.以下意境的描述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分)

A.深沉隽永 B.意蕴深邃 C.苍凉辽阔 D.凝重悠远 1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三)(8分) 12.(1分) C

13.(2分) C D (答C, 2分;答D,1分)

14. (5分)答案示例:首联点明八咏楼的由来;颔联“明月在”与“古人空”形成对比,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历史变化,抒发时空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颈联以声衬寂,视听结合,

12

描绘登临八咏楼所见环境的幽静开阔及引发内心的伤感;尾联由景入情,直抒胸臆,表达当下古人遗风缺失的遗憾之情。

1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