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类-供应商现场考察表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物资类-供应商现场考察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供方现场考察表

(物资类)

表1:基本信息

供方名称 评审地点 评审人员 拟供货产品 工艺流程 供方质量负责人 供方生产负责人 供方物流负责人 供方销售负责人 供方高层

表2:评审内容

评审项 差 0分 没有生产计划 电话 电话 电话 电话 电话 中 1.5分 有部分计划,无阶段性系统计划 按周期分析客户市场需求变化 不定期对一种关键原材料产量、价格等进行分析 通知客户放假安排,但节假日不排班 有对接人但响应订单问询速度慢 审查客户要求的交期 客户提出要求后,能确认订单良 2分 有基于订单和产能的详细生产计划表,并切实执行 优 2.5分 有详细的生产计划表,并通过多种手段(如看板拉动)确保进度执行,有应用ERP系统 能提前预警,并及时调整产能满足客户需求 得分 生产计划 市场需求没有分析目标客户市场 没有分析原材料市场 节假日不排班且未通知客户 没有订单对接人 没有审能够根据需求变化提前对产能预警 1 计划与产能 分析 原材料市场分析 定期对一种原材料市场进行分析 定期对多种原材料市场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节假日生产计划 通知客户放假安排并提前备好库存 配合客户需求,节假日可正常排班 有专职对接人,且各部门均能及时反馈客户订单信息 在规定的交期内,综合评估原材料及产能状况 及时主动对接订单接受情况,并反馈排期 客户服务 有对接人并可及时响应订单问询 根据客户要求交期及原材料库存及订货周期综合评估 及时主动对接订单接受情况 2 订单管理 订单审查 查,盲目接单 订单确认 没有确认 状况但不及时 定期及时反馈订单跟进状态及延期状况 交期管理意识较强,通过合理排产解决瓶颈问题 交期可持续优化,满足客户需求 有长期战略合作物流公司,但无有效管理 可实现弹性应急供货 有长期战略合作物流公司,且对物流供应商进行定期有效管理 对各项目地路况及当地情况较了解,能提前规避运输风险 急客户之所急,合理安排运输方式,且运费合理 无明显瓶颈,交期可靠 定期及时反馈订单跟进状态及延期状况,并能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交期 订单跟踪 没有跟踪 仅在客户要求时反馈 有交期管理意交期管理 没有管理 识,但不能合理解决瓶颈环节 交期优化 没有优化意识 随意性较强 有优化意识,但无有效手段 有固定合作对象,但无长期合同 物流公司选择 运输路线选择 不做管理 根据项目地点,优选路线,且有应进行优选路线 可配合客户要急处理预案 3 物流管理 交通工具选择 不配合客户要求 求,但紧急情况无法选择快递或航空 紧急情况配合客户要求,收取高额运输费用 及时发货并跟踪在途信息 发货不及时,无法跟踪途中情况 发货及时,但非专车运输,且运输过程无有效跟踪 有意识管理,但无安全库存 有库存管理意识,但无先入先出等规则 有管理意识,但无计划 有收料文件,但仅记录数量 有限的存储条件,物料混乱放置 发货及时,专车运输,及时提供有效途中信息 发货及时,途中信息主动提供,到货时间可靠 原材料安全库存 没有管理 有安全库存,但安全库存制定随意 有基于逻辑计算的安全库存制度,并定期检查 有库存管理规则并能完美执行 有成品安全库存和管理规则(非所有厂家适用) 有收料文件,且详细记录批次等信息,可追溯 有货架系统,条码标识,专业的储存环境 有安全的固定地点,且考虑到物料取用便利、安全性 通过系统及预测规则,合理调度人财物 监控所有客户订单生产状态,并定期反馈 原材料库存控制 没有库存管理 有库存管理规则且基本能够执行 有成品安全库存,但无规则(非所有厂家适用) 有收料文件,且物料有区分放置 物料放置有条理,储存环境有监测 成品库存没有成品库管理 无收料文件 没有适当4 库存管理 管理 收料文件 储存条件 的储存条件 仓库位置 位置随机 有固定地点 有固定地点,且安全 5 订单启动、规划与控制 生产调度(短期) 生产状态监控 没有意识到生产调度 没有监控 人工进行短期原材料及人力调度 仅根据客户要求监控 通过系统进行简单的半自动调度 监控主要客户订单生产状态 生产订单启动 没有订单启动优化 没有生产过程控制意识 车间没有车间物料补货 适当的物料补货流程 没有生产效率概念 不监测生产关键绩效指标 没有维护 计量工具计量工具 不全且未按期检验 来料检验 来料无检验 无过程检验 有生产效率意识,但无有效手段 管理层定期回顾生产绩效指标 有问题时停机维护 计量工具齐全,但未全部按期检验 有来料检验,但无规则 有检验设备设施,随机进行过程检验 有出厂检验,但无记录 监控生产效率,并分析原因 管理层定期回顾生产绩效指标并进行原因分析 有定期维护与保养 基于订单进行不定期补货 根据实际排产定期补货 有合理计算订单启动经济性 识别生产瓶颈,并监控实际制造周期 有合理计算订单启动经济性并优化生产周期 监控制造周期全程及停机时间 合理计算订单启动经济性并优化生产周期,主动及时反馈并执行 监控制造周期全程及停机时间,并持续优化改进 根据实际排产定期补货,不同批次不符合原则的情况下不混用 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效率 定期进行生产效率优化改进 生产关键绩效指标对全员公开,并群策群力合理提高 有定期维护保养,且有记录文件 计量工具齐全、先进,且按期检验 来料按标准检验,记录齐全,处理及时得当 严格按标准检验,并分析改进 有出厂检验,记录完全,各项关键参数可追溯 生产绩效管理 设备维护与保养 计量工具齐全且按期检验 来料按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有严格检验制度,并切实执行 6 质量控制 过程检验 出厂检验 无出厂检验 有出厂检验,记录完全 根据各种标准(价 供方选择 没有制度 东旭指定时不适用 格,交货时间,位置,质量,可持续性,供应商认证等)进行选择 正式的供应商选择系统,有相应审核报告 采购订单确认 客户提出要求没有确认 后,能确认订单状况但不及时 没有订购流程 没有发送根据客户订单进行手工订购 发送订单预测给供方,但预测数据随意 使用单一绩效指标衡量供应商绩效 及时主动对接订单接受情况 根据客户订单和库存水平进行手工订购 合理预测并发送给供方 使用综合KPI指标衡量供应商绩效,并有记录 及时主动对接订单接受情况,并反馈排期 7 采购管理 采购订单流程 通过ERP系统进行订单管理 订单预测 订单预测给供应商 供方能根据合理预测进行备料 使用综合KPI指标衡量供应商绩效,并与供应商互动改进 供应商绩效管理 没有供应商绩效管理 精益生产意识 没有精益生产意识 没有标准交期概念 没有固定供应商 有精益生产概念,简单进行5S管理 标准交期暂时满足需求交期 固定供应商采购量≤50% 有精益生产意识,并应用各种工具 有专职精益生产人员或部门,持续改进 标准交期持续优化改进 固定供应商采购量≥80%,且与供应商战略合作持续改进 8 精益生产 标准交期 标准交期区分定制 上游供应链 固定供应商采购量大于等于80% 合计得分

表3:评审结论 A级(优秀)≥90分 90分>B级(通过)≥75分 75分>C级(待改善)≥60分 60分>D级(不通过) 评分等级 评审结果 □通过 □待改善 □不通过 备 注 评审人签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