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与民俗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文学与民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不如永远不去破坏这美好的回忆。

二、中秋民俗文化内涵和中国文学主题与内容

1中秋节多和思乡怀亲情感的抒发相联系。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家族伦理观念,普遍重视亲情和友情,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成重要的生命情感需要。许多传统节日习俗就反映了人们渴望团聚的文化心理需求,其中春节和中秋节最能代表这种民族文化诉求。就中秋节来说,这种阖家团聚的节日文化心理无疑和月圆文化意象相契合。正如曹瑞娟《论唐宋诗人的中秋情怀》一文所指出:“‘月亮’这一特殊的自

然物象,由于其自身的形象特点以及关于它的一系列神话传说,已经与人们的情感之间形成了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它的圆缺变化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中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一种能够引起人们心灵潮汐起伏涨落的情感催化剂。中秋之日,诗人若在家乡与亲朋相聚,则可开怀畅饮,共赏明月;若身在异乡,不得与亲人团聚,月圆人不圆,则不免悲戚伤感。可以说,月亮在古老的中国负载着厚重的人文内涵。”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云:“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

家!”诗歌起首两句通过“地白”“栖鸦”“冷露”“桂花”等一系列意象营造了澄澈、空明、清净、悠远的境界,暗示出诗人的孤寂,后两句则由景入思,表达了望月思远、别离思聚的情感。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诗云:“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诗歌采用今昔对比的结构,相同的都是在中秋节望月,月是相同的;可是去年是春风得意地在家乡,而今年则是在贬谪之地的湓浦沙头,这自然激发起自己的思念家乡、渴望

同亲友团聚的情感,也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再如他的《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 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中秋月圆之时,孤独的诗人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友人,不知不觉中已经夜深。在对月遥寄思念中作者却构思新奇,人们都说远隔的亲友可以共享明月以慰藉相思之情,如谢庄《月赋》中就有“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句,而作者却说我怕的是我这里美好的月光你那儿见不到啊,是因为你所居的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