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河朗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阳春市河朗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阳春市河朗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

督导验收

自 评 报 告

阳春市河朗镇人民政府

2014年3月

0

创教育强镇 建和谐河朗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阳春市河朗镇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工业富市,科教兴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和镇委、镇政府建设“和谐河朗,幸福河朗”的总体目标,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河朗。坚持社会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两手抓,大力实施“科教兴镇”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全镇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我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河朗镇位于阳春市最北部,地处漠阳江源头,距离阳春市区59公里。镇东与石望镇接壤,东南与松柏镇相邻,西北与罗定市、云安县毗邻,西南与信宜市相连,是一个边远革命老区。全镇总面积200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其中大竹、云帘两村委会是瑶族村委会。全镇有147条自然村,户籍人口4.5万人;境内交通便利,省道S369公路和正在规划建设的云阳高速公路贯穿其中。镇内山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有凌霄岩、玉溪三洞、漠阳江源头、万亩鸡蛋花基地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景点,

1

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全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刚刚起步。农业以水稻、花生、蔬菜、茶叶为主,其中绿茶产量居全市之冠,“神仙茶”久负盛名;工业以工艺编织、石料加工和小水电行业为主。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0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17亿元,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64.6万元(含上级财政补贴),国税收入342万元,地税收入4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65元。

在抓好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河朗镇也十分重视教育,力促镇内各类教育协调、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领导都深刻认识到教育发展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固本强基工程。按照阳春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镇明确提出了在2014年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目标,要举全镇之力兴办教育事业,不断提升教育的综合竞争力,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目前,我镇学校布局合理,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现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中学生1344 人,专任教师95人;完全小学2所,在校小学生1658人;分教点13个,在校小学生1084人,教师88人;幼儿园4所,其中公办镇中心幼儿园1所,公办村级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河朗中学、镇中心小学是阳江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河朗镇中心幼儿园是阳江市规范化幼儿园。

二、基本做法及成效

(一)党政重视,优先发展教育

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我镇历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充

2

分认识到“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坚持实施“科教兴镇”的战略,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全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积极采取措施,巩固“两基”工作成果。同时,抓住创建教育强镇的大好时机,统一思想,根据市委、市政府“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的部署,结合河朗镇实际,2012年,我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目标,全镇上下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加大投入,加快进程,全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创强”工作扎实推进,我镇成立了“创建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刘日来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兵担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教育领导林汉英副镇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分别由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村支书和校长担任。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决策、指挥、协调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督促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在工作中,镇党委领导经常深入学校,对学校教育改革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在资金、土地、人员等方面优先考虑、优先解决。同时建立考核制度,将教育工作实绩及创强工作作为镇、村和学校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加强考核督查,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2012年9月,我镇制定了《河朗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实施方案》;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镇)督导评估方案》,制定了《河朗镇创建广东省教

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