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试题附答案电子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经济学说史试题附答案电子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精品文档

9、西尼尔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关于财富的性质、生产和分配的科学。他观点大致如下:(1)财富的要素。财富由有价值的东西构成,所以财富就是价值。财富包含三种要素。A效用B可转移性C供给的有限性。(2)财富和价值的源泉是由生产成本(生产费用)决定的,而成本就是工资和利润。即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西尼尔认为,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就在于三个要素:劳动、节欲和自然力

10、(1)地租论。他认为地租是使用土地的代价,是自然垄断的结果。(2)工资论。他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为使用劳动所支付的代价。(3)利润论。认为利润是忍欲的报酬。

11、“萨伊定律”的思想,即认为,买卖只是商品之间的交换,货币只是便利商品交换的转瞬即逝的媒介;另外,商品的供纪念品会为本身创造市场需求,因此,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总会趋向于相等和均衡。

12、“国民生产力”理论是他经济学的核心部分。主张国民经济学应以生产力为研究对象。而发展生产力又主要依靠国家,李斯特把“国民生产力”分为四种类型:(1)人的生产力;(2)自然的生产力;(3)社会的生产力;(4)物的生产力。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最受强调的是物的生产力。主要是“物质的农业、工业和商业资本”的生产力。其中,“工业是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甚至政治独立和文化发达的基础。针对斯密强调物质资本,李斯特强调了精神资本,并指出二者是因果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他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其自身的分工、协作和协调为条件。

13、新历史学派最突出的政治特征和政策特征就是他的的改良主义主张,其宗旨是宣扬改良主义社会政策,反对科学社会主义,消降革命运动的危险性。新历史学派认为,最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劳工问题”,即劳资关系。强烈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由国家制定各种法令和实行各种行政措施来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

14、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奥地利、瑞士几乎同时出现了彼此独方的系统阐述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著作,为其后不久崛起的边际效用学派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开辟了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新时期,有人称此为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

15、(1)稀少性价值论就是他的边际效用分析,他把被满足的最后欲望强度叫做稀少性,他认为,商品满足欲望强度是商品供给量的函数,它随供给商品量的增加而递减,最后一单位商品量满足个体户的强度就是“稀少性”。(2)他认为,瓦尔拉斯出以价格代表交换价值并代替价值,以价格论代替和取消了价值论。交换的条件为两种商品的价格必须等于它们的稀少性的比率。

16、马歇尔认为,供给同样可以用供给价格代替,而供给价格是由生产成本(费用)决定的。马歇尔得出了供给规律:供给价格高则供给多,供给价格低则供给少。 三、(答案要点)

1、(1)配弟提出三种价格的函意和区分,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以及真正的市场价格。自然价格基本相当于价值,政治价格指受供求影响而波动的在市场上直接实现的交换价值,这实际就是市场价格,不过不用货币表示而已,他又把用货币表面的政治价格叫做真正的市场价格。配弟重点研究的是自然价格他想找到价格的自然标准,从而找出决定价格的基础。(2)它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初步思想指出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的自然价格,强调生产两种商品的劳动时间相等,价格就相等的思想。但是他没有科学的价值概念,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混在一起,实际上是混淆了交换价值和价格,他没有把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始终创造商品的劳动二重性。贡献:是配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之一,他把以前出现的有关零散见解构成了整体,从而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最初基础,他也因此成为劳动价值的奠基人之一。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2、(1)李嘉图就把工资作为分配中的一个定额,而把利润作为一个余额来处理了。(1)关于工资的性质。李嘉图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把工资当作劳动的价格。(2)工资量的确定。李嘉图认为,劳动的自然价格决定于生产工人为维持本身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最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这种生活资料的价值则取决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3)支配工资变动的规律及工资变化的趋势。李嘉图认为,劳动的自然价格是可以变动的。它随着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都会有所差异和变化。(4)关于相对工资和比例工资的学说。这是李嘉图工资理论中最突出的贡献,是具有独创性的学说。李嘉图认为,工资与利润加在一起总具有同一价值。工资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工作日中工人为了生产和再生产他工资的那一部分劳动时间和归资本家所有的那一部分劳动时间的比例。这样,工资就是按工人从产品总价值中所得的比例来计算的,而不是按工人得到的生活资料的量来计算。于是,在既定的总价值中,工资和利润的分配,就总是呈相反方向变动。(5)这种相对工资的概念说明,即使存在技术进步,工资绝对量有提高,但只要它的提高落后于利润的提高,相对工资仍是下降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经济学说史试题五

一、填空题

1、剧烈的社会矛盾促使奴隶主思想家去寻求维护奴隶制的途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 )、( )和( )。

2、苏格拉底是( ),著作是《理想国》和《法律篇》

3、马尔库斯·图里乌斯·西塞罗把色诺芬的( )译成拉丁文,流传于罗马。 4、中世纪的最著名的学者是( )。

5、晚期重商主义对( )的重视,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 6、早期重商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 )和法国( )。 7、洛克认为,利息率的高低是( )。

8、孟德维尔的( )和( )是风行于欧洲的著作。 二、简答题:

1、简述重商主义最重要的基本观点? 2、配弟级差的主要内容?

3、斯图亚特经济理论观点二重性特点? 4、《经济表》的贡献是什么?

5、斯密关于三个阶级和三种基本收入的划分? 6、李嘉图的社会历史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7、19世纪初英国经济论战的性质、核心、特点及结果是什么? 8、西尼尔分配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9、穆勒关于社会进步和政府职能的观点是怎样的? 10、西斯蒙第关于财富的看法?

11、巴师夏提出经济和谐论的动机和中心意图是什么? 12、李斯特是怎样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 13、历史学派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14、奥地利学派主观唯心主义方法论是什么? 15、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内容? 16、如何理解马歇尔的均衡价格? 三、论述题

1、试述魁奈的纯产品学说及对重农学派的重要意义? 2、试述李嘉图关于自由贸易的思想?

参考答案

一、1、包诺芬、柏拉图、亚里斯多德2、唯心主义者3、《经济论》4、托马斯·阿奎纳5、手工业、重工主义6、威廉·史密斯、安托尼·德·孟克列钦7、由货币供求量决定的8、《蜜蜂的寓言》、《关于宗教、教会和天然的福利的畅想》 二、(答案要点)

1、(1)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一切经济活动和国家政策都是为了攫取金银,增加财富。 (2)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气温在流通领域,即商业中,流通就是利润的源泉,利润是商业中买践卖贵的结果。(3)重商主义认为,国内贸易不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会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也只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和金银量。 (4) 重商主义认为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工业要为商业服务,国家鼓励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那些可以高价出口的商品的生产。(5)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

2、配弟最先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他从土地肥力相同但距离市场的位置,有差别这种条件引出地租,认为靠近市场的土地比远近市场的土地在肥力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产生更多的地租,分析级差地租产生的真正原因,而只分析了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3、(1)总的说来,斯图亚特的经济学说具有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带有重商主义的色彩,另一方面,又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前驱者。(2)不过,斯图亚特经济理论的二重性在货币理论中也得到了某种表现。一方面,他探讨了货币的职能,发现了货币流通的规律,对英国古典货币理论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他的货币理论和立场,仍带有重商主义的印记。

4、魁奈的“经济表”是经济思想史上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分析的首次尝试。其有价值的创见表现在:A“经济表”把分析的出发点确定为农业部门本年内的总收成(总产品),从本年的收获物的分配开始循环。B他把资本的全部生产过程,表现为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仅仅表现为再生产过程的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C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关系,都包括到再生产过程中。D把资本和收入间的流通包括在资本流通中。“经济表”见解对于以后关于再生产的分析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5、(1)斯密关于三个阶级的划分。(2)三种收。依据阶级划分,斯密也把社会产品相应地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并指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社会的基本收入。

6、李嘉图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的,自然的,合理的,是社会生产唯一可能的、绝对进步的自然形式。因此,资本主义是无需为自己辩护的。李嘉图认为,只有资产阶级个人利益的实现,可以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在方法论上,李嘉图批评了斯密方法的二重性和不一贯性,始终力求坚持以抽象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缺点是,在其形而上学社会历史观的支配下,把抽象主法推向了片面,从而使逻辑与历史相矛盾。

7、(1)这场论战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史上形而上学方面最重要的表现之一,论战特点是围绕价值概念的确定和价值对资本主义的关系展开论战,结果是李嘉图学满腔热情解体而告示终。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潜在地威胁着资产阶级。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已经感到李嘉图的理论,对资产阶级说来已成为错误的和充满危机的学说。李嘉图学说的反对派力图利用李嘉图体系的矛盾推翻李嘉图的价值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拥护派则通过解说和注释的办法来维护李嘉图的学说。

8、分配论以“节制论”(节欲论)为中心。劳动是工人对个人安逸的牺牲,工人节欲获取得“工资”;资本是资本家对个人消费和眼前享乐的牺牲,资本家节欲获得利润。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价值,所以应当共同分配,获取报酬。用于生产的节制,得利润,用于非生产的节制,得利息。

9、约翰·穆勒认为,政府的职能随着经济制度以及政府自身的性质而变化,他赞成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但除国防、司法的职能和义务外,还应承担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幼稚产业,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等等义务。他特别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他主张保护私有财产权,但政府应对遗产继承权加以较大限制。

10、(1)继承了斯密的有关思想,但又从物质方面加以强调。他说:“财富永远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为日后需要而保存起来的东西,只是由于这种未来的需要,财富才有价值。”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给财富下的定义:“属于家庭和国家的经过加工的丰富的物质”,是十分正确的。他还认为,“创造财富的劳动、积累财富的节约、消耗财富的消费。”

11、(1)动机:巴师夏认为,他以前的东西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经济和谐论”就是要弥补这个不足。从正面阐述自然和谐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反驳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