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近代百年律师传统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回望近代百年律师传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我觉得这本书应该要有案例,所以就选了两个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案子,因为这两个案子比较典型,社会影响力极大。一个是“颠覆”的问题,一个是“提倡抗日、爱国是否有罪”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都是政治性案子,但是我是从考察律师传统的角度来选择这两个案子的。第一个案子是想展示陈独秀被捕之后,他的老朋友章士钊站在一个律师的立场是怎么为他辩护的,当时整个案件的开庭过程、章士钊的辩护过程,都体现了在那样一个时代,律师如何在法庭上为一个敏感的政治人物进行无罪辩护。之所以选取那么多史料,因为更多的是想呈现事实的过程,主要不是进行价值判断。

“七君子”案中有四个是律师,而且,为他们辩护的是个庞大的律师团,这案子的审理就像是律师的集体演出。通过这个案子,我想呈现的是,在一个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案件中,这些当事人律师和为他们辩护的律师,是怎样运用他们的法律知识进行专业辩护的。同时,通过这些实录看到整个开庭过程中,控辩双方是怎么过手的,这个事实与前面的案子有关联性,但是不完全一样:陈独秀是曾经的领袖,后来又成为托派的领袖,他就是个反对;七君子是知识分子、律师,是社会领袖,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

在案例这一部分,我选择起诉书、答辩状、判决书等史料,

只呈现事实,不进行任何评述,这也是我整本书编辑意图的贯彻。不过,这样的政治犯案子进行公开的审理,媒体进行公开的报道,通过这些史料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律师的执业环境,也能看到那个时代记者的执业环境、新闻的环境,所以律师传统的背后还能看到新闻的传统。

傅国涌

浙江乐清人,独立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著作涉及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家的本土传统。

《追寻律师的传统》简介:

《追寻律师的传统》集纳了相关专业学者、自传、回忆文章及案例卷宗材料等内容,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律师这一职业阶层在民国期间的生存状。北洋于1912年9月16日公布施行《律师暂行章程》,律师制度正式在中国确立。百年之后,学者傅国涌回望民国,注目于当时的律师公会和律师个体,以史实呈现民国时期的重大案件,梳理民国时期与律师相关的一些传统。本报专访《追寻律师的传统》一书的编者傅国涌,请他为我们讲述近代中国律师业的沧桑历程。

□晚报记者李胜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