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学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也》) (8) ,鲜克有终。(《诗经 大雅 荡》) 三、诗歌鉴赏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8分)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从体裁角度看,两首诗都属于 。(1分) 2.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是( )(3分) A.陶者是底层社会的劳动者,其生活贫苦以至于屋无瓦片。 B.“鳞鳞”二字既是写大厦之多,同时写出剥削者比比皆是。 C.“尽被占”写出了蜜蜂享受尽无限风光和采花酿蜜的自由。 D.“为谁辛苦为谁甜”无疑而问,以反诘语气抒发强烈情感。 详细信息 3.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但又各具特色,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4分) 四、文言文阅读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7分) 详细信息 ①虞寄字次安,少聪敏。及长,好学,善属文。性冲静,有栖遁之志。弱冠举秀才,对策高第。岳阳王为会稽太守,引寄为行参军,迁记室参军,领郡五官掾。又转中记室,掾如故。在职简略烦苛,务存大体,曹局之内,终日寂然。侯景之乱,寄随兄荔入台,及城陷,遁还乡里。张彪往临川,强寄俱行。寄与彪将郑玮同舟而载,玮尝忤彪意,乃劫寄奔于晋安。时陈宝应据有闽中,得寄甚喜。陈武帝平侯景,寄劝令自结,宝应从之,乃遣使归诚。承圣元年,除中书侍郎,宝应爱其才,托以道阻不遣。每欲引寄为僚属,委以文翰,寄固辞获免。及宝应结昏留异,潜有逆谋,寄微知其意,言说之际,每陈逆顺之理,微以讽谏,宝应辄引说他事以拒之。寄知宝应不可谏,虑祸及己,乃为居士服以拒绝之。常居东山寺,伪称脚疾,不复起,宝应以为假托,使烧寄所卧屋,寄安卧不动。亲近将扶寄出,寄曰:“吾命有所悬,避欲安往?”所纵火者,旋自救之。宝应自此方信之。 ②及留异称兵,宝应资其部曲,寄乃因书极谏。宝应览书大怒。或谓宝应曰:“虞公病笃,言多错谬。”宝应意乃小释。亦为寄有民望,且容之。及宝应败走,夜至蒲田,顾谓其子扞秦曰:“早从虞公计,不至今日。”扞秦但泣而已。宝应既禽,凡诸宾客微有交涉者皆伏诛,唯寄以先识免祸。初,沙门慧标涉猎有才思,及宝应起兵,作五言诗以送之,曰:“送马犹临水,离旗稍引风。好看今夜月,当照紫微宫。”宝应得之甚悦。慧标以示寄,寄一览便止,正色无言。慧标退,寄谓所亲曰:“标公既以此始,必以此终。”后竟坐是诛。 (节选自《南史 陈书》)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玮尝忤彪意( ) (2)及宝应结昏留异( ) (3)旋自救之( ) (4)后竟坐是诛(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2分) A.乃劫寄奔于晋安 寄乃因书极谏 B.曹局之内 言说之际 C.作五言诗以送之 慧标以示寄 D.寄微知其意 宝应资其部曲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每欲引寄为僚属,委以文翰,寄固辞获免。 宝应既禽,凡诸宾客微有交涉者皆伏诛,唯寄以先识免祸。 4.沙门慧标的五言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概括虞寄在陈宝应叛逆过程中的做法及态度。(3分)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12分) 详细信息 ①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②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汙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③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记棚民事 〔清〕梅曾亮 ) 1.第①段中当地百姓反对棚民开山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本文前两段均用“余览(闻)其说而是之”作结,试分别概括“其说”内容。(2分) 3.分析第②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4.对第③段划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后两种观点各有优点,或“息事”,或“保利”。 B.前观点能够平息棚民与“相告讦者”之间的冲突。 C.后观点能够避免开山所致损失,保持住最大利益。 D.前后观点都是作者认同的,但又看到二者的不足。 5.作者对“棚民开山”有没有明确的观点?对此你如何评价?(4分) 五、作文题 7. 难度:中等 作文 详细信息 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却走了出来,那是常有的事。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不经意中走出来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过的老问题。所以说,以前想的越深,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机会就越大。 仔细体悟以上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