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和帷幕灌浆工程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钻孔和帷幕灌浆工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⑸ 灌浆方法按设计要求或监理人的指示执行,如果是高压灌浆(灌浆最大压力大于3MPa),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施工。 6.2 帷幕灌浆工程量表

帷幕灌浆在正式钻灌施工前,进行帷幕灌浆试验。帷幕灌浆试验、帷幕灌浆施工均按以下顺序进行:抬动变形观测孔→先导孔→Ⅰ序孔→Ⅱ序孔→Ⅲ序孔→检查孔。

6.3 帷幕灌浆钻灌施工部位

沿着帷幕线,帷幕灌浆钻灌分几个部位进行。 6.4 帷幕灌浆钻孔

⑴ 帷幕灌浆钻孔采用XY-2PC型地质钻机配金刚石钻头钻进,钻孔编号、孔深、钻孔顺序、钻孔分段和孔斜控制严格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指示执行。 ⑵ 孔位布置:按照设计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定的位置进行布孔,灌浆孔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10cm。如有特殊原因需调整孔位时,报经监理人批准后实施,并记录实际孔位。

⑶ 孔斜控制:孔斜控制程序按下列程进行:埋设固机地锚→钻机就位找平→钻进中抽查测斜纠偏→终孔测斜。

每个孔埋4个地锚,以保证钻机平稳,地锚埋设后待凝不小于48小时;将XY-2PC钻机就位,垫上枕木,用水平尺将钻机找平,然后用地锚固定。 帷幕孔在钻进途中按质检员或监理人的要求进行抽查测斜。拟采用KXP-1型测斜仪进行孔段测斜,孔口段10m内至少检测孔斜一次,以下各段一般情况下每20m检测孔斜一次,其孔底偏差值严格控制在设计规定的允许偏差内。经测斜发现钻孔的偏斜值超过最大允许偏差值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若纠偏无效需

13

重新开孔时,经监理人批准,距原报废孔位0.2m处开孔。钻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如表2-4-4所示。

表2-4-4 帷幕灌浆孔孔底允许偏差表 单位:m 孔 深 允许偏差 20 0.25 30 0.45 40 0.7 50 1.0 60 1.3 ⑷ 每段钻进结束后,用大量清水进行钻孔冲洗,孔底沉积厚度不超过20cm,孔口妥善保护,以防污水或其他杂物掉入孔内。

⑸ 特殊处理:当孔内出现塌孔、掉块、卡钻或集中漏水而难以继续钻进时,先进行灌浆处理,然后再行钻孔;当钻遇溶洞出现掉钻时,不论是否钻至规定的段长孔深位置,均停止钻进,先查明溶洞的实际状况,再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⑹ 钻孔记录:钻孔施工中,每作业班组对本班工作情况,如钻进情况、材料消耗情况、出勤情况、孔内特殊情况(如钻孔漏水、涌水、塌孔、掉块、遇溶洞掉钻、回水颜色等)详细记录在钻孔记录报表内。

⑺ 孔口保护:钻孔结束待灌或灌浆结束待钻孔,孔口均加木塞妥善保护,以防其他杂物和污水掉入孔内。 ⑻ 钻孔取芯

1) 先导孔、质量检查孔及监理人指定的其他取芯孔均进行钻孔取芯。 2) 钻孔孔径:双管钻具取芯为Φ75mm,单管钻具孔为Φ91mm

3) 芯样长度限制在3.0m以内,取芯率要求不小于80%,若芯样获得率小于80%,则下一回次减少循环深度50%,以后依次减少50%,直至芯样获得率大于80%或回次进尺降至50cm为止。

为保证岩芯获得率达到要求,拟采用双管钻具进行钻孔取芯,并尽可能缩短回次进尺,每回次进尺最大不超过岩芯内管的长度。

14

4) 钻孔岩芯按要求进行装箱、编录、拍照、保存和取样进行试验,绘制钻孔柱状图,及时送监理人指定地点妥善保存。 6.6 抬动观测装置安装

在监理人指定的部位布置抬动观测系统,必要时采用自动报警系统,并进行连续观测记录,以保证灌浆施工在允许的抬动变形范围内顺利进行。 6.7 钻孔冲洗

各类钻孔钻进结束之后均加大给水量对钻孔进行冲洗,以将孔内岩粉冲洗出孔外,直至回水澄清,肉眼观察无岩粉为止。冲孔结束后孔内残留岩粉在孔底的沉淀厚度不大于20cm。 6.8 裂隙冲洗及压水试验

⑴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帷幕灌浆裂隙冲洗方法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灌浆试验确定,冲洗压力:冲洗水压采用8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1MPa时,采用1MPa;冲洗风压采用50%灌浆压力,压力超过0.5MPa,采用0.5MPa。裂隙冲洗冲至回水澄清后10min结束。 ⑵ 灌前压水试验

1) 当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环式灌浆法、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帷幕灌浆时,各灌浆段在灌浆前宜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压水压力为不大于灌浆压力的80%,如该值大于1MPa时,压水压力采用1MPa,压水时间20min,每5min测记一次压入流量,取最后一次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

2) 当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各孔灌浆前在孔底段进行一次简易压水。 3) 帷幕灌浆试验孔、先导孔灌前进行单点法或五点法压水试验。

15

6.9 灌浆压力和灌浆方法

⑴ 灌浆压力按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确定,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采用分级升压,灌浆段的灌浆压力尽快达到设计值。 ⑵ 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⑶ 选用自上而下灌浆法、自下而上灌浆法、孔口封闭法进行施工。 ⑷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塞卡在已灌段段底以上0.5m处,以防漏灌;孔口无涌水的孔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但在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则宜待凝,待凝时间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

⑸ 当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灌浆段的长度因故超过10m时,按设计或监理人的指示对该段采取补救措施。

当灌浆最大压力超过3.0Mpa时,采用孔口封闭法进行施工。 6.10 浆液水灰比和变浆标准

⑴ 按灌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人批准的水灰比施灌,灌浆浆液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灌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5:1、3:1、2:1、1:1、0.8:1、0.6:1(或0.5:1)等6个比级。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⑵ 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应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 6.11 灌浆结束标准

⑴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时,该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60min,可结束灌浆;

⑵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时,该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