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道线路改道中的接触网施工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电气化铁道线路改道中的接触网施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电气化铁道线路改道中的接触网施工

本文分析了电气化铁路线路改道工程中,接触网改移施工的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制定了解决对策。论证了接触网改移施工的顺序,重点对现场交桩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如何根据现场实际制定、优化施工方案的基本条件和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交通运输业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高速公路的蓬发展,使铁路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大幅度的提高铁路的行车速度、尽快实现电气化铁道网络化,是提高铁路竞争力的必然途径。这使我们经常遇到线路改道,车站的改建、扩建等问题。在电气化铁路上进行线路改道,车站的改建、扩建类工程(此处简称线路改道工程)时,接触网施工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接触网的密切配合,是保证运输秩序不受大的干扰,线路改道顺利的实施的关键。这几年来,我分局管内因陇海线电气化配套、焦枝线电化、侯月线引入、陇海线提速等工程的施工,引起许多线路改道工程的实施,在接触网工程对整体工程的影响方面,有必要做一探讨。 二、线路改道中的接触网施工特点

直接参与线路改道施工的单位主要有:线路或工务部门承担线路工程,电务部门承担通信、信号电缆的铺设及设备的安装工程,水电部门承担自闭线、贯通线及低压动力线路、供水管路等方面的工程施工,供电部门则承担着接触网的改移工程施工任务。这多个单位,需要密切配合,通过前期各自的准备,利用一个或几个联合要点集中会战的方式来完成线路改道的整个工程。

接触网改移工程施工有以下特点:

1、动手早、结束晚、时间长。线路改道需要迁移接触网支柱,重新架设或改移接触悬挂。在改道工程施工前期,接触网支柱往往影响着线路方面的施工,而支柱正是接触网赖以存在的根本,处理周期长、难度大,用一次或几次会战来完成接触网施工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接触网提前施工,即接触网施工开始要早。接触网的过渡工程只有等线路改移完毕后才能恢复,因此接触网的施工结束最晚。 2、施工作业时间受行车运输的制约,施工时间短。其它专业的施工可以搞长时间、大规模的施工,或投入备用设备后长时间施工,而接触网是技术性较强、整体性较强的工种,没有备用,大多数只能利用“天窗”时间来施工,作业受时间、地点、行车运输等制约,不能“甩开膀子”长时间、大兵团作战。接触网停电是整条供电臂(25~35公里),停电后不能行车的是多个车站和区间,这就更使得停电施工的难度加大。 三、接触网施工的基本步骤

接触网的改移施工基本上可以按以下顺序展开:

1、前期技术“消化”处理及过渡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方案确定

1)、要认真审阅施工设计图纸,吃透设计精神。施工设计图纸要仔细阅读,掌握主体工程及施工方案,以及可能影响到接触网工程的关键地点、环节,对原设计的不足,特别是设计过渡方案与实际方案有出入、对施工有大的困难以及对今后运营不利的方面,及时及早向有关部门反映,以求尽早解决。

2)、组织交桩。在电气化铁路线路改道工程类施工中,接触网专业技术人员对线路详细情况的了解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体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点,它关系到线路与接触网两家之间配合及整体的进度。除接触网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消化线路方面的有关资料以外,还要组织详细现场交桩,并以详细的交桩资料为施工依据,在现场应共同分析确认每个桩的形状、颜色标记和具体位置以及每个桩的种类和作用,做好计录并要得到交桩部门的签认。如道岔的中心桩、岔前桩和岔尾桩,曲线上线路的中心桩、交点桩、直缓点桩、缓圆点桩等。特别注意道岔的类型和序号,曲线的有关参数等,以便计算曲线的正矢和确定道岔定位柱的位置。

3)、接触网主体工程接触网定测。交桩后,接触网要及时组织初、定测,确定接触网支柱的位置。一般是以道岔处接触网线岔标准定位位置处为起测点。无道岔时以最近的不用迁移的支柱中心为起测点。

道岔柱标准定位位置的确定方法为:

①单开道岔:沿道岔中心桩、岔尖桩的直线方向,从道岔中心点量起,其中9号道岔为4.35米(用导距计算公式反算得出)、12号道岔为5.72米、18号道岔为8.7,即为道岔柱的纵向中心位置。其横向位置依据设计侧面限界来定支柱位置,(如在道岔的侧股侧,要考虑曲股与直股间距600mm)。

②交叉渡线:用单开道岔的方法,确定两端的四组道岔就可以了。

③复式交分道岔:以道岔中心桩和需立的支柱侧那股道的岔尖桩为直线,从道岔中心桩量起,距中心桩1.5米即为其纵向中心位置。 横向位置依据设计侧面限界值来定。

曲线区段支柱位置的确定:依设计图纸,按跨距量取支柱的纵向位置,其横向位置的确定方法为:以支柱所在处相邻两个线路中心桩所决定的直线为起点,读取实际侧面限界即可确定横向中心位置(实际侧面限界值的测量方法是:设计侧面限界与该处曲线的正矢,在曲外时相加,在曲内时相减。正矢值可以计算也可以查表得出。)。支柱位置确定后,要在固定物上(一般在轨腰上)做好清晰不易掉的标志,作为开挖基坑的依据。

4)、确定过渡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毫无疑问,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说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量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因立支柱、架线是接触网施工中价值高、工作量大的项目,因而就应尽量减少过渡性的架线和立支柱,尽量利用主体工程或既有的支柱、线网来实现过渡。对于较大或较复杂的工程,可能还要分多次进行过渡才能完成。

还必须指出的是,在过渡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能以降低安全系数为代价,不能因为过渡的时间短而降低质量标准,因为在过渡期间施工人员活动频繁,施工负荷很大,再加上接触网没有进入稳定期、可靠性不高,还有接触网依存的路基也没有进入稳定期,因而应该提高过渡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标准,特别是在接触网基础工程施工中,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不然的话后果非常严重。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