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型板式无碴轨道施工质量验收细则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CRTS型板式无碴轨道施工质量验收细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博格板式无碴轨道施工质量验收细则

7 CRTSⅡ型板式无碴轨道道床

7.1 一般规定

7.1.1 线下工程应在无碴轨道工程施工前进行工序交接。线下单位应向轨道施工单位提交线下构筑物竣工测量资料、桩橛和与轨道工程有关的变更设计、线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等资料。

7.1.2 无碴轨道施工前应接收基桩测设单位的线路测量资料及轨道设标网,并复测轨道设标网、中线桩和路面(含路基面、桥面)高程、平整度及几何尺寸等,核实中线和高程贯通情况。复核时发现同设计不符时应及时联系有关单位予以解决。

7.1.3 无碴轨道施工过程中对较大沉降变形或沉降速率较大区段,应增加观测频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法,办理变更设计后再进行调整施工。 7.1.4 无碴轨道道床施工前相关要求:

1. 轨道板(构件产品)应在工厂预制,在工厂对产品进行合格检验,并出具成品合格证。

2. 轨道板(构件产品)应按成品进行保护,无论存放、运输、吊装都不得损坏,进入工地主要进行外观检查。

3. 道床施工应建立与轨道平顺性匹配的高精度测量控制网。 4. 道床施工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施工。

5. 道床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6. 道床施工前,对铺设临时端刺的位置必须进行准确设计。 7.1.6 混凝土支承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应结合施工现场的水泥、集料等实际情况,在工地上选配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配合比。当主要原材料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工作。

2 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验。

3支承层混凝土应由拌合站拌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按工艺试验时确定的时间执行,拌和物应均匀一致,有生料、成团现象的非均质拌和物严禁用于摊铺。

4 支承层混凝土拌和物长距离运输时应采取覆盖措施。支承层完成后如遇低温支承层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 混凝土支承层、混凝土底座、轨道板接缝混凝土施工时,入模温度应在5℃~30℃

25

******博格板式无碴轨道施工质量验收细则

之间。

6 混凝土支承层表面应整平并应有适当的粗糙度,厚度不大于0.3m的铺层应一次成型。

7 混凝土支承层横坡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应整平并有适当的粗糙度,按设计要求做拉毛处理。

8 支承层混凝土在摊铺完成后应喷雾或洒水并覆盖保湿养护。 7.1.7 桥梁上滑动层(二布一膜)、硬泡沫塑料板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滑动层(二布一膜)、硬泡沫塑料板应无破损。

2 应按设计要求对滑动层的性能(摩擦系数、耐久性等)进行试验检验。 3 铺设第一层无纺布应从活动支座梁端开始,到固定支座梁端预埋螺栓止。在已铺就的第一层无纺布上,铺设聚乙烯薄膜,在接缝处必须将聚乙烯薄膜熔接。在聚乙烯薄膜上铺设第二层无纺布,铺设时可用水湿润无纺布以利于将无纺布吸附在聚乙烯薄膜上。

4 铺设后的无纺布和聚乙烯薄膜上不得行车,安装底座钢筋网时要选择合适的垫块间距,以免钢筋刺穿无纺布。铺设的硬泡沫塑料板不能破损,一旦破损必须更换。 7.1.8 混凝土底座施工除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及相关规定。

7.1.9 轨道板集中存放时,存放层数应满足安全要求。沿线存放时,存放层数宜为2~4层。吊装、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轨道板损坏。轨道板粗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顺序应满足相关规定和设计的要求。

7.1.10 轨道板铺设前,应在混凝土支承层或底座表面测出轨道基准点和定位锥安置点,轨道基准点和安置点位于轨道板横接缝的中央,且接近轴线。定位锥的轴线应与安置点重合。

7.1.11 轨道板宜采用专用配套机械铺设,轨道板铺设前,底座表面应保持清洁,无杂物、无积水、无油污。

7.1.12 轨道板的纵向连接施工顺序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张拉-检查电气绝缘-立模、绑钢筋-浇筑混凝土-拆模。 7.1.13 水泥沥青砂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拌制水泥沥青砂浆,应依据温度、湿度等相关条件做配方试验并及时修正标准配合比,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后进行现场灌注试验,确定施工现场配合比。

26

******博格板式无碴轨道施工质量验收细则

2 水泥沥青砂浆灌注施工前,应对轨道板安置情况进行复查,保证轨道板位置满足设计要求。

3 轨道板边缝的密封和轨道板精调后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水泥沥青砂浆灌注前应做工艺性试验。

5 每块轨道板下的水泥沥青砂浆应一次灌注完成。 6 水泥沥青砂浆完全覆盖板底后,方可结束注入作业。

7 水泥沥青砂浆采用自然养护。在气温高于30℃或低于5℃时,应覆盖养护。养护期间不得在其上面施加荷载。

8 水泥沥青砂浆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小抗压强度后方可拆除轨道板下面的精调校正装置;达到设计允许的抗压强度后方可在轨道板上行车。

7.1.15 水泥沥青砂浆配制、施工时的温度范围宜为10~25℃,限界温度范围为5~30℃。超过限界温度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7.1.16 水泥沥青砂浆应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拌和、灌注,根据试验结果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调整。

7.1.17 水泥沥青砂浆施工中应每周对设备及计量器具进行校核,小剂量的称量应采用电子天平。

7.1.18 轨道板纵向连接及灌浆孔填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轨道板的纵向连接及补孔混凝土的浇筑环境温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水泥沥青砂浆的强度及窄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对轨道板实施张拉。

3 用与宽接缝同样的混凝土填充灌浆孔。

7.1.19 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7.2 混凝土支承层 (Ⅰ)模 板 主 控 项 目

7.2.1

模板及支架的材料质量及结构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 7.2.2

27

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

******博格板式无碴轨道施工质量验收细则

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型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2.3

预留孔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 般 项 目

7.2.4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表7.2.4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检查项目 中线位置 顶面高程 平整度 内侧宽度 允许偏差(mm) 10 ±5 5 +10,0 检验数量及方法 全站仪 水准仪 2m靠尺和塞尺 尺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0m各检查一处,监理单位检查数量为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 7.2.5

拆除混凝土支承层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混凝土 主 控 项 目

7.2.6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

建设[2005]160号)第6.2.1~6.2.6条的规定。 7.2.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

设[2005]160号)第6.3.1~6.3.4条的规定。 7.2.8

混凝土施工检验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

设[2005]160号)第6.4.1、6.4.2、6.4.11、6.4.12条的规定。 7.2.9

混凝土支承层宽出轨道板部分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