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届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解析】

“经”的命名就体现出儒家思想对其他领域的影响,使得很多领域都具有儒学化的特征,故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不能说“经”就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选项错误,“经”没有带有封建统治的意味;D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

10.某学者在评价欧洲一作家的作品时说:“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但并不一味强调人的自然欲望的天然合理性,而强调人智对自然欲望的引导和制约,用基督教式的爱去销蚀欲望中的粗俗乃至野蛮与疯狂的成分。”该学者评论的这位作家应该属于 A. 人文主义者 B. 禁欲主义者 C. 现实主义者 D. 宗教改革者 【答案】A 【解析】

“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人智对自然欲望的引导和制约,用基督教式的爱”反映了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作用和价值,故A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禁欲主义,故B错误;现实主义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宗教改革反对“基督教式的爱”,故D错误。故选A。

11.史学家金冲及在谈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时认为,“民国"不只是换了一块招牌,更多的是它给民众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指 A. 从传统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B. 从“臣民”到“国民”的自我认同 C. 从“奴才”到“公仆”的变化 D. 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从奴才到公仆的转化体现的是身份角色的转化,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的转变属于政治体制的转变,所以A、C、D三项错误,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即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国民意识增强所以选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近代民权思想

12.“地心引力不再被看做是一种魔幻或神秘的力量,而成了全知全能的创造者的卓越发明,通过单一的法则,使得各种潮汐、卫星、行星和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各安其所。”文中的“法则”的提出者是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瓦特 D. 伽利略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地心引力……通过单一的法则,使得各种潮汐、卫星、行星和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各安其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作用和影响,故文中的“法则”的提出者是牛顿,故A项正确;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瓦特发明了改良蒸汽机,也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近代世界著名科学家的成就,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地心引力……通过单一的法则”,学生很容易联系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相关知识,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秩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

——摘编自郇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

材料二 晩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

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兴起。

——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

【答案】(1)特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内容逐渐丰富;以“仕”为主体,人数逐渐增多;以仕进为主要目的,致力于求取功名。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的推行;儒家思想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 (2)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新式传媒的推动;西学的传播;知识分子的觉醒。

(3)不同:晚清以西学为主,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晚清重在救亡图存,古代重在谋求功名;晚清推动了社会变革,古代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可归纳得出以“仕”为主体,人数逐渐增多;根据材料“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可归纳得出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内容逐渐丰富;根据材料“历代读书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可归纳得出以取得功名为主要目的。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并结合所学,可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儒家思想和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等角度作答。

(2) 根据材料“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条件”可分析得出原因为新式传媒的推动;根据材料“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图存,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健词正由仁义、纲常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可分析得出原因为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以及知识分子的觉醒。

(3)根据材料一及材料二,可以分析得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一是内容不同,晚清以西学为主,古代以儒家经典为主;二是目的不同,晚清重在救亡图存,古代重在谋求功名;三是作用或影响不同,晚清推动了社会变革,古代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方式,各有优越性,也各有缺陷,两者都不可或缺,常常需要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做灵活变化。当ー国处于强势时,主要用市场来配置资源,以获得国际比较优势;当一国处于弱势时,主要宜采取计划来配置资源,以形成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不至于在国际竞争中被边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有利于发达国家利用其资本、技术和游戏规则控制并掠夺发展中国家。

——刘运新《经济法视野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之再认识》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发展经济必须采用适合本国国情的资源配置方式。

阐述:近代英国,伴随着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强调市场竞争,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霸主。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暴露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后来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增强生产的计划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的打击。

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来发展生产,恢复了国民经济,缓和了社会危机,探索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斯大林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不仅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还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世界强国。 综上,无论是市场还是计划,适合本国国情的资源配置方式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本题据材料“材料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方式,各有优越性,也各有缺陷,两者都不可或缺,常常需要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做灵活变化”,并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即可自拟论题。例如:发展经济必须采用适合本国国情的资源配置方式。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霸主;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缓解经济危机的打击;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4年清政府批准张之洞等人修订好的学堂章程,即所谓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所确立的学制即“癸卯学制”。这个学制通过谕旨颁行全国以后,便成为新政时期各省兴学的范本。废科举与兴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相辅相成、同步运作的两大工程。科举制度的废除大致经历了科考改章科减额和立停科举三个阶段,直到1905年,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清廷颁布的《各学堂奖励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由升学或毕业考试给奖,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都给相应的出身奖励,并授以官职或予以升学,按所奖出身大致可以分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的同时,清政府还采取了鼓励出国留学的措施。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废除并未引起巨大社会动荡的原因。

【答案】(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推行新政。

(2)渐进式变革过程,使社会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力;新学制的确立与新式学堂的兴起已足够成为科举制的制度性替代物;奖励学堂出身,成为科举制废除的重要保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