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试题附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生态学试题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种群可持续利用,又可获取最大收益,称为最大可继续产量(2分)。

评分标准:按参考答案中标出的要点及得分给分,各要点叙述和解释基本完整全面才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3、 什么是植物种内竞争所表现的密度效应

植物的种内竞争所表现的密度效应有2个法则,其一是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即在密度变化的一定区间内,最终产量是恒定的而与播种的密度无关,可由公式表述:c=w·d, c: 总产量,w:平均株重,d:密度。原因是种内竞争激烈,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密度升高,则植株变小,构件减少。(5分)

另一个是-3/2自疏法则,即:播种密度超过某一临界密度,则不仅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速度),而且影响到种群的存活率,种群表现为密度越高,密度制约性死亡发生越早,且死亡率越高。自疏表现早晚在密度与平均株重的坐标图中表现出-3/2斜率的自疏线。(5分) 评分分标准:每个法则5分,叙述应基本完整全面才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4、 影响初级净生产力的因素有那些

内因表现在植物个体自身的生物学特征,如C3、C4植物的光合能力的差异,植物自身的呼吸消耗的差异(2分)。群体特征,如叶面积指数等(2分)。

外因应包括光照条件如光强度和照射时间(与纬度和高度相关)(2分);温度环境差异,包括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2分);物质条件包括二氧化碳、水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条件(2分);动物的取食程度的两方面的影响(2分)。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的异同。

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现象称为演替。

演替可以从裸露的地面上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一个群落中开始。裸地可以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3分)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3分)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2分) 二者的共同点:(1)演替都是在裸地上开始。(1分)

(2)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2分)

(3)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向演替。(1分) 二者的不同点:(1)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物的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而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2分)

(2)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替快。(1分)

2.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谈谈你对其濒危原因的认识,并提出拯救该物种的建议。 濒危原因:(1)人类捕杀(2) (2)栖息环境破坏(2)

(3)K-对策不易增加种群数量(2) (4)寡食性(2)

(5)生殖进化的缺陷(2) 拯救建议:(1)保护其生存环境(保护区面积尽可能大) (2)提高其繁殖率和后代的成活率 (3)采取增加遗传多样性的措施 一、解释下列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Species Abundance: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2、Evolution: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3、Territory: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的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的空间。

4、Ecological Invasion: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影响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过程。

5、Community Ordination: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 演替系列和顶极群落

在同一地段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所经历的顺序出现的群落系列称为演替系列;一个自然演替的最后阶段的群落称为顶级群落。顶级群落是演替系列的最后阶段的群落,是演替系列中的一个阶段。

2、 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是生命表的两种不同形式。动态生命表是依据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编制的生命表,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推算出个体命运编制出生命表。动态生命表反映的是同生群个体在不同年龄的命运;静态生命表是假定不同世代个体经历的环境条件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命运。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15分) 1、K-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 BD 。

A 体型小 B 体型大 C 生殖力强 D生殖力弱 2、在诸生态因子中 BD 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 能替代少数其他因 B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C 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 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子 3、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所是因为 B 。 A 土壤中食物多 B 环境条件较稳定 C环境条件最好 D 天无敌

4、下列术语中 AD 是表示植物生活型的术语。 A 高位芽植物 B 乔木 C 灌木 D 一年生植物 5、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B 。 A 个体 B 种群 C 种 D 基因库

6、以独立生活时相比,2个物种间的竞争必将导致 D 。 A 2个种死亡 B 一个种的重量增加,另一个种的重量减少 C 2个种的重量等量减少 D 2个种的重量不等量减少 7、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分类单位是 C 。 A 种群 B植被型 C 群丛 D 群系

8、在北半球从赤道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D 。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9、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最少生物组成成份应包括 AB 。 A 植物 B 分解者

C 食草动物 D食肉动物

10、地球上碳的最大储存库是 C 。

A.大气层 B海洋 C. 岩石圈 D 化石燃料 四、问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 北方植物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适生态因子有哪些,为什么 北方植物常形成与北方的温度和日照条件相适应的生态型(2分)。因此,引种到南方可能遇

到的不适的高温(2分)、低温(2分)和积温(2分)及日照长度(2分),使其不能生长或完成发育。

评分标准:按参考答案中标出的要点及得分给分,每要点应包括生态因子的状态,对植物生长或发育的主要影响和危害。至提到3个生态因子,每个因子叙述完整,思路清晰可得满分。 2、 捕食作用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捕食作用对生态系统有正面和负面两方面的影响或作用。负面的影响或作用主要是①会使被捕食物种数量下降,甚至物种灭绝。(2分)②过渡的捕食还会影响同样以被捕食者为食的其他生物的食源,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正面的影响或作用主要(2分)③是捕食可淘汰被捕食种群中老、弱、病、残的个体,提高种群个体的质量,提高种群的适合度和竞争能力。(2分)④抑制被捕食种群,防止种群过于扩大,对环境造成破坏;(2分)⑤给其他物种留下一些资源,使系统可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2分)

评分标准:按标出的要点及得分给分,涉及正负两个方面影响的4个要点,各要点有适当展开叙述的可得满分。

3、 海洋鱼类水分平衡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解决的

海水相对海洋鱼类是高渗环境,水分会从鱼类身体内不停地自然渗透流向体外,即不停地失水(2分)。海洋鱼类必须不停地通过饮水补充水分(2分)。但饮水同时又会将大量溶质吸入地内,使体内面临渗透压增高的危险(2分)。排尿可排出一些溶质,如果大量排尿可避免出现高渗透压,又会引起失水(2分)。海洋鱼类通过鳃上的特殊结构(离子泵)(2分),将大量的离子排出体外,不仅保持体内的渗透压,有维持水分平衡。 五、简述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特点。

以适当的例子说明生态因子作用有5个特点。①综合性: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3分)②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1~2个因子是起主导作用的。(3分)③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替代。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由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3分)④限定性(阶段性):生态因子对同一生物不同发育阶段的作用不同。也就是说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3分)⑤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有直接作用对生物,或通过影响其它生态因子间接作用影响生物。(3分) 评分标准:按要点及得分给分,各要点应有适当展开叙述或解释的才得满分。 2、举例说明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举发育成熟的生物群落例说明群落具有7个方面的特征。①一是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一个群落中种类组成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其他种类并不能随意进入群落。(2分)②二是群落的组成种类间具有一定的种间关系。群落不是由任意种类组合而成的,种类之间具有一些相互制约,互利共生或偏利共生的关系。当一种生物受到影响数量变动后,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出现变动。(2分)③三是形成特有的群落内部环境。群落对环境有一定的改造作用,群落内部的物理环境因子在质和量及变化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群落外。(2分)④四是具有一定的结构表现。各类群落具有其特有的群落外貌、垂直和水平结构表现。(2分)⑤五是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有季节动态、年际动态,发育和演替等动态变化。群落的稳定是相对的。(2分)⑥六是各种群落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一种群落只分布在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中,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地带性植被类型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2分)⑦七是群落具有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的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不具明显的边界,相邻的群落间是连续变化的。(2分) 一、解释下列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Siccocolous:旱生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生长,能耐受较长时间干旱而仍能维持水份平衡和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类植物。

2、Population Size:种群大小;种群个体数量的多少。

3、Co-evolution: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现象。

4、Climatic Climax:气候顶极群落;一个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最后阶段形成的和当地气候调节协调平衡的群落。

5、Biogeochemical cycle: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的物质经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环境的过程,即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就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 生态型与生活性

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的称为生态型。 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

生态型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2、 生态幅与生态位

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 一个种的生态位包含了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的生态幅。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15分) 1、北方植物引种到不成功的原因是 BD 。 A. 冬季温度过高 B秋、冬季日照太长 C. 降水太多 D 夏季温度过高

2、基因频率世代保持不变的种群的是一个 ABC 的种群。 A 个体数量巨大 B 随机交配 C 不受干扰 D 没有突变 3、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系统包括 BCD 。 A 种群 B植被型 C 群丛 D 群系

4、与水生植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相比,旱生植物 ABC 。

A 根系发达 B 叶片角质层厚 C 叶片气孔数少 D 茎杆有节 5、物种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地方最可能的是 C 。 A 生境条件最好的地方 B 环境条件较稳定的地方 C 该种竞争能力最大的地方 D 无天敌 6、种内竞争的表现有 A 。 A自疏 B 寄生 C捕食 D 变换体态

7、海南岛、杭州和大兴安岭的地带性植被分别是 B 。 A 雨林、黄山松和落叶林 B 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和落叶林 8、种群内个体的水平空间分布型有 ABD 。 A 均匀型 B 随机型 C 构件型 D 群聚型 9、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 ACD 。 A 能量输入输出稳定 B 生物量高 C 结构稳定 D功能作用稳定

10、物种在自然届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B 。 A 个体 B 种群 C 种 D 基因库

四、问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 在什么情况下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会改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