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指导书函授采矿大专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毕业设计指导书函授采矿大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学时间最长(14~16周),参与教师最多,学生独立学习量最大,教育任务最重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效果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就业后在专业上的发展。

《毕业设计指导书》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一个教学文件,编写依据是“培养方案”和《毕业设计大纲》。本书是按照最新修订的 “培养方案(2004版)”和《毕业设计大纲》(2006版)进行编写的。本书的特点是:

(1)充分体现了加强能力和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本书从实战出发对设计题目、内容和深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进行了严格规定,图纸和说明书更加规范,设计更具实用性;

(2)充分体现了采矿专业的发展方向:增加了矿山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的内容,对矿山工程经济部分要求更深入;

(3)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学生发挥:设计内容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选做部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

编者 2004年2月

第1章 矿井地质概况

本章是矿山开采设计的基础内容,正确编写本章的内容,将为以后各章的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编写本章内容,学生应收集并熟悉实习矿井的地质资料,主要参考所在矿井的《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掌握以下内容:

1.井田位置及范围 2.地层; 3.地质构造; 4.煤层及煤质;

5.矿井安全生产条件:煤层顶底板条件,水文条件,瓦斯、自燃、煤尘等条件; 6.地面条件;

7.井田境界及储量。

1.1 井田位置及交通

1.1.1 交通位置

说明矿区、矿井所在的行政区域及隶属关系;地理位置以及铁路、公路或航运的交通情况;距附近大城市和主要车站的距离。

插图:交通位置图。 1.1.2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高山及有否重要建筑物和名胜古迹,开采矿藏时是否需要加以保护。 1.1.3 气象及水文情况

矿区气候性质及气温变化,雨季时间,年平均及最大降雨量,年蒸发量,最大冻结深度,平均积雪厚度,风向,风速。

矿区河流、湖泊、沼泽的分布及范围,河流的流量、流速、水深及最高洪水位。 1.1.4 矿区概况

矿区开发情况,经济情况,工农业生产情况,建筑及矿用材料来源情况,供水、供电及人力资源,矿藏销售情况。

1.2 地层及地质构造

编写本节内容时,应尽量采用图表,文字说明应力求简明扼要。 地层可参考表1-1编录。 断层可按表1-2格式描述。 附:综合地质柱状图。

1.3 煤层及煤质

1.4.1 煤层

含煤层数,煤层厚度,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规律,煤层硬度和节理发育情况,煤层结构,夹矸的岩性、厚度及分布规律,煤层露头及风氧化带,可采煤层特征可按表1-3格式列表表示。

1.4.2煤质 煤质情况。

1.4 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1.4.1 瓦斯赋存状况及其涌出数,煤尘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性,地温情况 1.4.2 水文地质

含水层、隔水层分布发育情况及其变化规律,渗透系数、涌水量,地表水的影响范围,临近矿井、部分小窑涌水及积水情况,断层的导水性,矿井正常、最大涌水量,水文地质对矿井开采的影响。

1.4.3 其他 表1-1 矿井地层一览表

地质年代 代

纪 统

岩层总厚度(m) 岩层组成及特征 含煤层数及厚度

备注

表1-2 断层特征表

序号 1 2 3

名称

性质

断层面走向

断层面倾向

倾角

落差(m)

水平断距(m)

影响范围

表1-3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厚度(m) 煤层间距(m) 最小 最大 平均 最小 最大 平均 煤层结构 夹矸层数 夹矸总厚(m) 顶底板岩性 顶板 底板 稳定性 煤组 煤层 倾角(度) 容重(t/m3) 备注 第2章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在做本章之前,要先阅读《煤矿开采学》和《煤炭工业设计规范》中的有关内容和相关条款的

规定,并结合前面的矿井可采储量和后面的矿井开拓和采矿方法内容综合考虑。

2.1 井田境界及储量

2.1.1 井田境界

1. 说明确定井田境界的依据、走向长度、倾斜宽度、井田面积。与相邻矿井及小窑的关系。 2. 在毕业设计中,一般以实习矿井的实际井田境界为准,但要论证其合理性。在特殊情况及地质资料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改变原井田境界,但要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严禁私自改变井田境界。

3. 改变井田境界时,应根据矿(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及有关设计规范并参考矿井地质资料,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2.1.2 储量

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17766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

划分矿产资源/储量类型,计算“矿井地质资源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和“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2.2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2.2.1矿井工作制度

1.矿井工作日按年330d计算。

2. 矿井每昼夜三班工作,采用“三八”制,综采工作面可采用“四六”制,也可借鉴所实习矿井的工作制度。

3. 每日净提升时间为16h。 2.2.2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能力是指矿井设计的年产量,一般按年产矿石量计算。对于煤矿是指年产原煤量。矿井生产能力是一个定值,而不是变量,矿井生产能力和矿井实际产量不同,矿井实际产量是指矿井每年实际生产的矿石量,可能高于生产能力,也可能低于生产能力,一般每年产量不同。

矿井生产能力是矿井各系统和环节的综合能力,是全面反映矿井面貌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因此为了方便矿井设计、建设和生产管理,矿井生产能力采用系列化的、通用的标准值:

(1)大型矿井:1.2 Mt/a、1.5 Mt/a、1.8 Mt/a、2.4 Mt/a、3.0 Mt/a、4.0 Mt/a、5.0 Mt/a、6.0 Mt/a及

其以上;

(2)中型矿井:0.45Mt/a、0.6Mt/a、0.9 Mt/a; (3)小型矿井:0.3Mt/a及其以下。 2.2.3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是指矿井正常生产的时间,以年计。为了使矿井建设工程和设备投资以及因该矿井而建立的工业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投资等发挥最大的效能,矿井服务年限和矿井生产能力应相匹配,《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的匹配关系如下:

5.0 Mt/a及以上 70a

3.0~5.0 60a 1.2~2.4 50a 0.15~0.9 40a

2.2.4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关系

A?Zk (2-1) T?K式中:A——矿井生产能力,Mt/a;

ZK——矿床可采储量,Mt; T——矿井服务年限,a;

K——储量备用系数,一般取1.4; 2.2.5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确定矿井生产能力是矿井设计的一项主要任务,是进行矿井各系统和环节设计的前提和基础。矿井生产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确定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1)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① 矿井储量:指矿井可采储量。

② 矿床赋存条件:指影响矿床开采的工业特征。

③ 开采技术条件:指可以采用的采矿技术和生产装备。 ④ 经济条件:指可用作矿井建设和生产经营的资金。

⑤ 技术与管理人才条件:主要指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人员及工人的素质和能力。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