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官报》的设计理念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日本《官报》的设计理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启超的译介,才进入一个新阶段,但仍未脱离知识界的范围,遑论政策方面。1903年“苏报案”发,清廷援用陈腐的《大清律例》刑律“盗贼类”中的“造妖书妖言”条,其罪之大竟至于“十恶”之一。其时,清政府并非不知有所谓言论自由,但对之基本持否认态度,比如认为:“一国之治,治于不平等;一国之安,安于不自由”,“果使人人自由、平等,则权限堕矣,尚复成何世界?”28又认为:“国家之坏,不坏于言论之塞,而坏于言论之开”29。检讨这样的言论自由观念如果我们只归咎于满清政府,那是不公平的。这种对外来观念的接纳方式其实与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类型也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化是一种发生型的文化,而日本是一种次生、摄取型的文化30,明治时代日本对西洋文化的热爱不妨当作是它曾经有过的那种对中国文化迷恋状态的重现。

六、“官报为经,私报为纬”

正在井上毅为官报的“政府公告纸”的功能与“政府政论纸”的功能如何协调而犹豫不决之时,官报设计的主导权转移到山县有朋手中,最终确立了“官報を經(たていと)とす私報を緯(よこいと)とす”的方针,将上述两项功能完全剥离开来,而使官报定格为纯粹的“政府公报纸(公告纸)31”,“政府政论纸”的功能则委托给“私报”即“半官新闻”。

官报设计的最终版本可以说是对木户孝允新闻路线的回归。木户在策划《新闻杂志》时(1870),曾思考过“新闻局”(报社)以什么形式运作的问题:如果设在政府内,会被猜疑政府是否在恣意妄为之类,反而会使读者减少。因此,他主张应以与政府毫不相干的形式设立,即使那个暗中受到扶持的“新闻局”批评政府也应忍受。“木户提示的这一手法成为长时期政府新闻对策的秘诀”。 32此后,日本政府也确实没有创设过具有“论说机能”的政府机关报,“舆论诱导”一直以给表面上与政府无关的报刊提供“助成金”(前期还包括“政府购买”)而代行之。 “新闻助成金”的使用带有很明显的明治时代的特殊政治色彩。这项秘密的政治经费,其财源为年额10万至12.5万元的“内阁机密金”,33它由太政大臣/内阁总理大臣(1885年内阁制取代了太政官制)负总责,太政官文书局长/内阁官报局长具体操作,分“月例”(按月定额支出)和“一时金”(临时性支出)两种,具多项用途,但对“新闻社”的助成金占了其中的大部分,这些报纸包括《大东日报》、《东京日日新闻》、《明治日报》、《紫溟日报》、《东京曙新闻》、《东洋新报》、《朝日新闻》等等。

对官报的设计者来说,一张兼有“政论纸”功能的官报可能会让政府自缚手脚,不能施展。换句话说,政府因决定不办“政府政论纸”,反倒避免了井上毅所担心的那些麻烦,使政府能在政争激烈(佐幕派与倒幕派之间、藩阀内部、政府与政党之间、官权派与民权派之间)的明治时代上下其手,左右逢源。

七、结语

从《官报》的设计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治政府那种持重的新闻观念与细致的操控手法:谨慎而有法度。这种执政风格只能产生于一个“小政府”或“有限政府”。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它已大到不能称之为“国家”了)不可能有分权与制衡的良性互动,它的决策往往粗糙而且霸道。日本是一个具有分权传统的国家,它的封建制度是西欧以外最像西欧的,远在江户时代之前,它的统治权(天皇)与行政权(幕府)就分离了,这为近代转型时“国家-政府”的制度安排奠定了基础;垂直分权中又为民间保存了大批有生力量,“非亲族协作型”的基层结构粉粹了宗法制,为近代社会的育成预留了空间。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迅速地西洋化,但是维新前后的文化承继关系也是明显的。德川幕府对政治情报收集与发布的重视,固然有其“防民之口”的用意,但考虑到它必须对京都的皇室与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地方势力(以大名为代表的武士阶级)保持高度警惕,也就不难理解了。那是一张因纵向分权和垂直分权而被画成的网状政治版图,其中布满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空隙,有效地保持着制度转型的弹性,这也许就是司马辽太郎动情地称之为“多样性”的那个东西吧。34

因为这种文化或政治的继承性,所以明治维新那场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采取了“王政复古”的形式,大隈重信庆幸本国没有革命传统35,也自然就没有象中国那么多“前朝所行,尽为坠典”的故事。《官报》自1883年创刊以来,没发表过一篇“社说”,除周末及年始年末外,迄今连续刊行了125年。重要的是,在政府建立官方媒体的过程中,并不以伤害民营新闻业(包括反对派的媒体)为代价,而政府却仍保持着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动员能力。“善待媒体,就是善待政府自己”。

36

诚哉斯言!

注释:

1德川幕府,又称江户(今东京)幕府,自1603年德川家康受命为“征夷大将军”始,到1867年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为止,执政264年,与满清寿命相当。

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9.

3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1850—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79-81. 4参见【美】柯文 著,雷颐、罗检秋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1—64. 6李斯颐.晚清的官报.世纪中国.2006⑶。

7参见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第六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8所谓落书落首类,出于一些对时弊敏感的讽刺家的秘密创作,皆匿名,大致因体裁不同而名目繁多,如舍文、建札、张纸、川柳、异人斩等。瓦版是单页、双页的印刷品或数页的小册子的总称,读而卖之。现存最早的瓦版是1615年的“大

坂夏之阵”的绘图,小野秀雄对瓦版称赏有加。参见小野秀雄.かわら版物语—江户时代マスコミの历史.雄山阁,1988.

9“御沙汰”记载幕府的“布令”、官吏的任免、拜谒、参诣等事项,由老中交给大目付,后者当天将其传抄下来,送发规定的范围。“御触书”是有关民政的布告,由老中通过三奉行传至地方,最后择其可供发表者雕刻印刷,使民众知晓。还有一种“封回状”,只告知“重职关系者”,可归于“御沙汰”。参见穴户启一编.日本新闻发展史(明治·大正编).樽书房,1995.33.

10后改称为“洋学所”(1855)、“番书调所”(1856)、“洋书调所”(1862)、“开成所”(1863),最后汇入东京大学。

11甘利璋八.「ニュース·ペーパー」上陆す.新人物往来社,1987.94. 12穴户启一编.日本新闻发展史(明治·大正编).樽书房,1995.38. 13《每日新闻》的前身.条野新平等人于1872年创办,民营但有官方背景. 14参与官报设计与筹备工作的重要人物还有伊藤博文、井上馨、山田显义、岩仓具视、三条实美等人。

15井上毅,生于熊本藩院臣之家,幼时读过四书五经,但很早便离开了汉学,而在幕府的开成所学习法国学问。日本帝国宪法中的法国法的“要素”多出于井上之手。井上是司法专家,虽被视为伊藤博文门下的四天王之一,但井上对藩阀之间的内斗不感兴趣,基本上是作为一个直接服务于天皇或明治国家的政治家。 16佐佐木隆.<官报>创刊と政府新闻强化问题.《新闻学评论》(33).日本新闻学会,1984.

17参见会田仓吉.福泽谕吉.吉川弘文馆,1999.

18参见张小莉.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官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⑾

19参见渡边武达、山口功二 编.メデイア用语を学ぶ人のために.世界思想社.1999.本书对政府与媒体关系作了一个较好的归纳。

20参见井上毅传记编纂委员会主编.井上毅传史料篇一.国学院大学图书馆.1966.

21参见山本四郎编.日本近代国家の形成と展开.第三章.吉川弘文馆.1996. 22佐佐木隆.メデイアと权利.中央公论新社.1999.80. 23【宋】周麟之.论禁小报.海陵集.

24指获得政府“助成金”的民营报社。明治初年有很多具有官方背景的新闻媒体,政府官员包括左右院参议有多种参与方式,或作为策划人,或给予奖劝,或是后援者,或由政府购买,或支付津贴,等等。

25自由报纸、自由浴池、自由船、自由亭、自由糖、自由药丸、自由毛巾、自由民歌、自由帽子……这是1882年“自由”一词流行的状况。铃木安藏编.自由民权运动史.转引郑匡民.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261.

26大久保利通曾对前岛密说到“谗谤律”的制定:“有碍言论自由之讥,虽吾百世之后亦不能免,此乃吾之深忧也,然则今之情势不容不办,是故吾亦甘受之”。转见 冈 满男.近代日本新闻小史(改订).ミネルウァ书房,1977.30. 27如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黎庶昌的《西洋杂志》、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参见章清.“国家”与“个人”之间——略论晚清中国对“自由”的阐述.史林.2007⑶ 28《东译民约论书后》,《南洋官报》1904-7-11 29《论南宋以后言论之误国》,《江西官报》1903⒁

30参见【日】依田熹家著,卞立强译.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第一章).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31佐佐木隆.メデイアと权利.中央公论新社.1999.84-85. 32佐佐木隆.メデイアと权利.中央公论新社.1999.42.

33每年由大藏省(现改名财务省)拨出10万元,但不受“会计检查院”监察,款项、用途均保密,绝对黑箱操作,全凭使用者的政治伦理素质,这一点与后来的“内阁机密费”有所不同。“机密费”是半公开的,虽也可不説明用途,但应接受监察,且各省府县厅均有份。明治23年(1890),日本进入立宪政治时期,国家预算必须经过议会审定,因担心受到议会的质疑和攻击,“内阁机密金”不得不改变形式。是年初,山县(有朋)首相将一笔内阁储蓄金巨款藏到议会法律制定权、预算审定权不及的皇室财政中,名义上是献给皇室,皇室则将其利息(12.5万)每年分两次“下赐”给内阁,内阁一面再大大方方地向议会要求“内阁机密费”,这样一来实际的机密费就有表里两笔了,用途也随之变得更为广泛,比如作为议会对策用,作为干涉选举用,对自由党游说用。在新闻媒体方面,除继续暗助有关新闻社外,还扶持通信社(东京通信社,1890),开展对外宣传与情报活动(甲午战争,1895)。参见佐佐木隆.伊藤博文の情报战略 第三章第二节.中央公论新社.1999.

34司马辽太郎.明治という国家(上).日本放送出版协会.2000:67.

35大隈重信撰.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6-7. 36笑蜀.善待媒体就是善待政府自己.《南方周末》.2007-6-2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