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环保实施方案0808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环保实施方案0808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五)以平朔生态修复绿色示范区为标杆,加快18个采煤矿区生态环境重建

大力推广绿色清洁开采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采,从生产源头减少矸石割出量。加快循环矿区建设,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井下治理力度,利用粉煤灰井下覆岩离层注浆及井下煤矸石处理等技术,缓解地表塌陷。严格落实矿产资源开采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制度,构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大对废弃煤矿、老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及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实施矿区荒漠化治理、土地复垦等工程,重建矿山生态。开展复垦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探索复垦土地用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专栏3 平朔矿区生态重建背景 长期以来,煤炭资源开采给山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煤炭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西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阻碍。作为我省典型的资源开采区,平朔矿区自建矿以来始终坚持绿色环保理念,积极推进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了单纯开发资源向资源综合利用的转变,走出了一条深度开采、高效利用、低碳运行、生态修复的新路子,矿区生态环境建设被列为国家示范工程,为我省大型矿区实现绿色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 专栏4 全省18个煤炭开采矿区划分范围 国家规划的18个主要矿区分别为:大同矿区、轩岗矿区、朔南矿区、河保偏矿区、西山矿区、离柳矿区、乡宁矿区、汾西矿区、霍州矿区、霍东矿区、岚县矿区和石隰矿区、阳泉矿区、东山矿区;潞安矿业集团:潞安矿区、武夏矿区、晋城矿区、平朔矿区。

9

(六)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契机,推动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选取汾河流域、沁河流域、浊漳河流域、娘子关泉域和沿黄河主要支流的水环境敏感区及污染问题集中区,兼顾桑干河流域和滹沱河流域泉域保护区、工矿企业污染问题突出的区域,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农村污水净化设施、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及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推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到2015年,全省10%的村庄环境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加强农业面源综合整治。积极推广农村清洁生产,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以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基地为重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综合技术示范区建设。以用作新型建材、食用菌基料、有机肥辅料、压型成燃料棒等为重点,建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开展典型区域农业环境监测,评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效果。加大农村地区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力度,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

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继续开展土壤环境调查,逐步健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监测、修复的管理制度;开展农用地、工业污染场地、生态敏感区的土壤环境监测和安全评估,建立污染场地土壤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重金属污染场地管理,对已关停的涉重金属企业,要在开展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污染场地采取相应的治理和修复措施。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探索污灌农用地以及工业遗留场等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技术。

10

(七)以环境风险防控为着力点,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优先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继续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界与立标工作,抓紧实施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全面完成乡镇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建设、环境应急及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汾河水库等水库型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整治,保障饮水安全。“十二五”期间,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力争达到100%。

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尽快开展重金属监测调查,全面掌握我省范围内涉重金属污染现状。合理调整涉重金属企业布局,严格落实卫生防护距离,坚决禁止在重点防控区域新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加强重金属相关企业的日常环境监管,确保达标排放。积极妥善处理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尽快开展含重金属废渣、尾矿库等历史堆存固废治理。

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依法淘汰高毒、难降解、高环境危害的化学品,限制生产和使用高环境风险化学品。完善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制度,新化学物质生产、使用许可制度及危险化学品排放、转移登记和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化学品生产的环境准入条件和建设标准,禁止在环境敏感区域新建或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新建涉及危险化学品项目要进行园区化集中管理,现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不能在原有厂区进行改扩建,要逐步的纳入到园区集中管理。完善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安全设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推进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完善固废基础统计,建立固废信息

11

管理平台;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以上。“十二五”期间所有城市全部完成现有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升级改造,推广使用密闭、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设施,所有县城全部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加快建设危险废物处理工程,2013年,除设区城市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以昔阳县、平定县为重点,继续推进铬渣等历史堆存和遗留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拆解企业运营。推动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建立健全市县、级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完善辐射环境监测体系,提升辐射环境监察执法能力,有效提升辐射环境执法效能。完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在11个市建设辐射自动监测子站,进行辐射环境的自动监测,建立伴生放射性污染监管和监测实验室。提升市、县及核与辐射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使其初步具备独立处置突发事故能力。加强电磁辐射监测和监管,全面掌握全省的环境电磁辐射水平状况。建立完整的全省放射性污染源动态数据库,及时掌控放射源的变化情况,加强移动源和高危放射源的监控和管理。加强废源收贮,确保辐射安全。

(八)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提升环境保护监管能力

积极推进山西省环保物联网工程建设,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应用物联网技术进一步完善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完善国控断面及跨界断面水质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拓展监测项目。在全省11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