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连主编 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冯德连主编 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OCB Y

Y

O XO X 1 XE 练习与思考第 1题图解

2.答:为了推导出提供曲线上的进口需求弹性,引入下图。进口需求弹性η是进口商品Y需求量变化百分比除以Y的相对价格变化百分比而得。Y的相对价格是指为了获得1单位的Y商品而必须放弃的出口商品X的数量。

Y Y Y

OC OC OC

P

P

P

A O O B A B O A B X O O O X (c) (b) (a) 练习与思考第2题图解

??dY/Y1? YdXd(X/Y)/(X/Y)?1XdY在图3-7中,Y/X=BP/OB,dX/dY就是提供曲线上切线的斜率,等于AP/BP。因此:

??1111?????OB/OA

BPAPABAB?OB?OA/OB??1?1OBBPOBOB在图(a)中,η的绝对值大于1,富有弹性;在(b)中,η的绝对值小于1,缺乏弹

性;在(c)中,η的绝对值等于1,单元弹性。

第四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答:由于要素丰富程度相同,无法进行贸易;美国出口黄油进口武器。

2.答:因为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进口增多,美国工人的工资就会下降,由此工会组织反对。与此同时,工资的下降和资本收益的上升会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

3.答:(1)1/2;(2)1/4;(3)南非资本丰裕;(4)尼日利亚劳动丰裕;(5)采矿;(6)劳动。

4.证明:只要下面公式成立,可以得出要素价格均等的结论了。

5

PAX/PAY?PBX/PBY?LX?(pA?pB)(kY?kX)?0

LY?(pA?kY)(pB?kY)已经假设,A、B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即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进行生产时,投入系数是相同的。但是,X产品与Y产品的资本一劳动比是不一样的,即不同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是不同的,在假设中有KX/LX?KY/LY。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获得公式等于0的结果,就只能是pA?pB,即要素价格比相同。因此,国际贸易之后,在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同的条件下,要素的价格趋同。要素价格趋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纯理论的推导,在国际贸易现实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一定理很难充分实现,只是一种趋势。

5.证明:若生产函数Q=F(K,L),规模收益不变,那么根据定义,有: (1/L)F(K,L)=F(K/L,1)

令f(k)=F(K/L,1),则F(K,L)=Lf(k),根据边际产出的定义,有:

MPL??F(K,L)/?L?f(k)?Lf'(k)(?K/L2)?f(k)?kf'(k) MPK??F(K,L)/?K??(Lf(k))/?K?Lf'(k)(1/L)?f'(k)

由于K=K/L,因此:劳动、资本的边际产出与所使用的劳动、资本的绝对量无关,只取决于资本——劳动比率(k)。

6.答:

Y C′ C

T′

C* T

Q* Pw* Q Q′

Pw Pw′

X

T OT′ 贫困化增长图示

7.答:一般来说,悲惨增长的出现通常需要以下几个前提条件: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显著增加;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8.答:

(1)两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贸易条件没有变化。

(2)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9.答: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化,

6

所以福利将上升。而大国经济增长后的福利效应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10.答: (1)A国经历着偏向出口的增长。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会增加,A国的小麦产业将衰落(罗伯津斯基定理),该国将从B国进口更多的小麦。由于A国是小国,其小麦价格将不会发生变化,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2)B国出现偏向出口型衰落,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将下降。由于贫困化增长得到扭转,B国的经济福利水平会提高。随着小麦供给的下降,贸易条件的变化将有利于该国。尽管B国经济福利会提高,但这是人类灾难的结果。

11.答: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劳动这种公共生产要素的增加会给劳动市场工资带来压力。失业的劳动力愿意以较低的工资工作,两个生产部门也会在较低的工资下增加劳动投入。这种改变会使得两个部门的产量都增加,增加的幅度取决于各自的生产函数;劳动的实际收入将下降,而两个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将上升。

12.答:若某一特定要素增加,那么使用该特定要素的部门的产量将提高,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将下降。公共生产要素的实际收入将上升,增加的这种要素的实际收入变化不确定。

13.答: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上升;进口竞争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下降。

14.答:钢铁价格上升将使劳动流向钢铁生产部门,使得钢铁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下降,钢铁行业的特定要素(资本)的名义收益率)上升,钢铁行业的特定要素(资本)的实际收益率也上升。大米生产中使用的土地劳动比上升,故大米行业的特定要素(土地)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都下降。

15.见下表

表1 H-O模型与特定要素模型的比较

提出者 长短期分析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现实性 H-O模型 俄林、萨缪尔森 长期分析 基于商品要素密度的差异 现实性弱 特定要素模型 萨缪尔森、琼斯 短期分析 因为要素的特定性或不流动性 更接近于现实 16.答:当PX和PY以相同比率发生变动时,不会使模型中的其他因素产生实际的变化。工资率和价格以同比率上升,所以实际工资率,即工资率和产品价格之比,没有受任何影响。各部门雇佣的劳动量不变,实际工资率不变,因此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也没有变化。总之,任何因素都与价格变化前一样。这一点表明了一条基本原理:总价格水平的变化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影响。

第五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答: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各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2.答:(1)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2)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7

3.答:适合。因为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有优势,虽然这些产品有可能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发展中国家虽然从总体上发展水平相近,但是在具体产品上却不一样,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能有产业内贸易,并用重叠需求理论来解释。

4.答:需求逆转主要解释产业间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解释产业内贸易。需求逆转解释要素禀赋理论为什么在有的时候不符合现实情况,强调需求有可能使得贸易方向发生变化;重叠需求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

5.答: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基本结论不会变。当一个国家收入分配越是平均的时候,本国有代表性的需求所占份额越大,当所有国家的收入分配都非常平均的时候,重叠需求的份额会减少。但是,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可能会完全平均的,所以重叠需求理论的基本结论不会变。

6.答: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而要素禀赋理论是静态的。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问题。

7.答:创新国如果研究的是相同产业中的更新品种,则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会出现产业内贸易,因为此时其他发达国家生产的是此产业产品的旧品种。

8.答: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美国作为创新国,一直保持在汽车新产品方面研发和生产的优势,是其保持生产和出口大国地位的原因。由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部分消费者也对汽车新品有需求,这使得美国对汽车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了动力,较大市场使得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利可图。

第六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答:设,生产函数Q?f(K,L)。式中:Q表示产量,仅有两种生产要素,K表示投入的资本,L表示投入的劳动力。设,要素增加的比例t?1。

如果 f(tK,tL)?tf(K,L) 则称规模经济; 如果 f(tK,tL)?tf(K,L) 则称规模不经济; 如果 f(tK,tL)?tf(K,L) 则称规模经济不变。 又如,生产函数为 Q?f(K,L)?AK零。

因为,f(tK,tL)?A(tK)(tL)?L?。式中:A、α、β为常数,且大于

???t???Q

如果 ????1 则称规模经济; 如果 ????1 则称规模不经济; 如果 ????1 则称规模经济不变。

2.答:内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相对应;外部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的市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