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沈从文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有关沈从文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他所能做到的不过是在文学作品中构筑一座人性的 小庙而已。他的散文创作和小说创作一样,既体现着 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沈从文 身上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情怀,自然而然地体现出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散文集《湘行散记》和《湘西》在 写作风格上,除了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外,有许多 大胆的探索和追求。

第一,探索现代散文体式的革命,揉游记散文和 小说故事为一体。

《湘西》是一本独特的书。这本书把散文、小说、社 会调查、游记揉和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的文体。 和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一样,沈从文在创作的成长

的过程中吸收了俄国文学的营养。他对俄国作家屠格 涅夫《猎人日记》中那种将美妙的俄罗斯自然风光的 描写和动人的人物刻画融为一体的创作手法尤感兴 趣。他谈到自己创作时说:

“??用屠格涅夫写《猎人日记》的方法,揉游记 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使人事凸浮于西南特有明朗 天时地理背景中。一切还带点‘原料’意味,值得特别 注意。十三年前我写《湘行散记》时,即有这种企图,以 为这个方法处理有地方性问题,必容易成功。”日, 给屠格涅夫带来巨大声誉的是他由22篇特写和 短篇小说组成的《猎人笔记》。这部作品,对大自然富 有诗意的描写和叙述中的抒情笔调,增添了它的艺术 魅力。

“夕阳西下。附近的空气不知怎的变得分外清澈, 像玻璃一样,远处出现轻柔的雾气,一副暖洋洋的样 子;火红的落日余晖伴着露水落在不久前还洒满金黄 色的阳光的林边上空;树木、灌木丛、高高的草垛都投 下长长的影子??”fI51

《猎人口记》中描写的黄昏景色的意境,多么像前 面所举《箱子岩》那段景物描写,手法相似,光与影都 笼罩在一种浪漫的情景中。沈从文借鉴他的写景特 长,采用小说的叙事方法创作散文,有意识地在散文 体式上革新《一个戴水獭皮帽的朋友》像小说那样.让 一个人物自始至终贯穿到底,勾勒了这戴水獭皮帽子 的人的一生,使得这种散文成为一种亚小说。在一些 作品中,他又大段大段地引用社会调查材料,不加修 饰地连缀起来,这类散文又近乎速写、报告文学,这突 出表现在《湘西》中,如《凤凰》、《苗民问题》等。沈从文 散文对散文体式的大胆革新,既反映了中国现代散文 家的成熟,也反映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已进人一个

新阶段—体式裂变阶段。第二,追求“乡土抒情”诗的气氛。 在创作思想上.沈从文注重展现湘西的风土人

情,注重“人事景物兼叙。”他将湘西的人生方式,通过 景物印象与人事哀乐一倾述。沈从文曾长期在大学讲 授习作课程,这使他拥有多样的写作语言,因而有更 多的感慨和议论。有人说,沈从文是一位把中国诗的 传统向散文文体一次最为成功转变的作家。巾国诗歌 最为崇尚“神韵”和“意境”之美,对故乡山水人情的生 动记忆和热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 情绪感受,他始终努力在字里行间追求“散文诗的效 果”。

沈从文给青年作家的一封信中指出:

“兼叙人事的散文,不太拘泥于故事所需要的故

事完整,却容许你在景物印象、语言对比,观念论释、 人事发展上作各种不太谨严的片段拼和,涂金绘彩至 于奢侈,素朴无华近于贫俭,粗俗中增饰妩媚,庄素中 注入了点点幽默。”l,日

从这里我们看到作家娴熟驾驭语言的能力,使内 容和形式合谐统一,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沈从文还特别欣赏那种以特定地域历史文化和

宗教传说为背景,从人事与景物的综合记叙中产生的 文化氛围和艺术美感力。在写景中插人传说:如赶尸、 苗人放蛊等传说。插人故事:如柳林岔寡妇单恋和尚 的美丽又忧郁的故事及游侠的故事,在沈从文写来都 潇洒自然、飘逸流畅。

沈从文不仅善长于借景抒情,还善长于借景议

论。如:“但这条河流,却告给了我若干年来若干人类 的哀乐!小小灰色的渔船,船舷船顶站满了黑色沉默 的鱼鹰,向下游缓缓划去了。石滩上走着脊梁略弯的 拉船人。这些东西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百年前或百 年后皆仿佛同目前一样。他们那么忠实庄严的生活, 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世界 中活下去。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却从 不逃避为了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lIn

“为了这再来的春天,我有点忧郁,有点寂寞.黑 暗河面起了飘渺快乐的格歌,河中心一只商船正想靠 码头停泊。歌声在黑暗中流动,从歌声里我俨然彻悟 了什么。我明白‘我不应当翻阅历史,温习历史。’在历 史前面,谁人能够不感惆怅?’’L101

在这种游记体散文中出现这样的抒情议论,显得

十分与众不同,不仅不令人感到累赘,反而增添了“抒 情诗”的气氛,轻快里含着感伤,冷静里透着悲凉,深 致辽远,引人遐思。

感悟自然·剖析社会·探讨人生 第三,古典审美的牧歌田园风格。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只有“田园诗”而没有“牧

歌”,我国东晋的陶渊明就被视为“田园诗”的代表诗 人。“牧歌”一词最初起源于拉丁文(Pastoralis),是古 希腊一种描写牧人生活或农村生活的抒情短诗,后来 泛指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抒情诗,特别是表达都市人 对理想化的农牧生活的向往,因此,又译为“田园诗”。 田园诗的主要特征,并不是主观理想,而是对现实的 回避态度,是因为不满现实而产生的对单纯简朴生活 的幻想。它强调抒情性手法的运用,展示悠长、舒缓、 优美的特点。

沈从文的散文,浸透抒情诗的气氛,创造出富有

诗情画意的牧歌意境,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_L是十分 独特的。在悠长、舒缓、优美的牧歌似的一一串串语言 中,看不到刀光剑影,更嗅不到战火硝烟,然而在平静 的水面下涌动着浊流.在盛开的玫瑰花中带有尖尖的 刺角,作者正是用这种与众不同的手法,呼唤一个愚 昧民族心灵的觉醒。

沈从文的湘西散文,将风景、地理、民俗与传说、 神话与历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造起他特异的“湘 西世界”。他立足现实,评说历史,感悟社会,感悟人 生,思索未来,给人深沉强烈的情感力量。他的作品具 有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乡 土风俗的内容。沈从文将其简洁的归纳为“情绪的体 操”、“情绪的散步”。他的文学作品对后来的一些湘籍 和非湘籍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散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v]Is]沈从文.箱子岩IAj.沈从文散文选{Mj.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1982.

[0l沈从文.白河流域几个码头tAI沈从文小说选囚}.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110]沈从文.边城.【Al沈从文小说选【MJ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2.

【川沈从文.辰河小船上的水手[川沈从文散文选I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112]沈从文桃源与沉州iAj沈从文散文选L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82.

118Jll3]沈从文.老伴。沈从文散文选tM].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2.

114)沈从文,一首诗的讨论【A].沈从文散文选〔MJ.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1151屠格涅夫.张耳译.猎人笔记IA}.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16!沈从文.新废邮存底二十一

t17!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闰沈从文散文选 【MI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注释:

【11沈从文.虎雏再遇记!AJ‘沈从文散文选{MI.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82.

[21ls]沈从文一个大王[Al沈从文散文选[M1 .

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82.

[’]沈从文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Al.沈从文 散文选rMI.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1沈从文.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阵].沈从文散文 选时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n1沈从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读一本大书IA].沈从文 参考文献:

11}汪曾棋.汪曾棋文集(文论卷)IM1.南京:江苏文艺出 版社,1993.

!21龚宏主编.中国文学史话(现代卷)!M】.长春:吉林人 民出版社,1998.

[3l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仃本)【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41王纪人主编.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Ml.上海:汉 语大辞典出版社,200().

[S]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A1.人有病·天知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f)0. [01祝勇 .

凤夙—草鞋下的故乡{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2. [71[新加坡1王润华.沈从文:中国现代小说的新传统 [A1中国现代文学传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

《南平师专学报》2000年第19卷第3期

Journal of NanpingTeachers College Vol.19 No.3 2000 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

———试析沈从文文学创作一种现象 黄小珍

摘 要 在现代作家的创作中,沈从文独树一帜精心构筑他的理想王国———湘西世界,在这里

我们看到了乡村文化与都市文明的冲突,领略了异地景观与乡俗风情,明白了他力求 审美心理的完善和执着的寻找价值回归。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他创作中所显现的 理性与理想,智慧与执着是如何完美地合而为一,这也许正是他对文学的真正贡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