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及作业及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及作业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豆》等。

16.铁凝的成名作是1982年的《哦,香雪》。

17.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和同性恋的赞美。 18.王安忆的《锦绣谷之恋》写一个女人婚外精神恋的白日梦,即女编辑在一次笔会上暗恋一个男作家的故事。

19.王安忆的《启蒙时代》描述了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故事,是一部成长小说。

20.《与往事干杯》是陈染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二、单项选择题(每1分,共10分)

1.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C )等。 A.《望星空》 B.《养花人的梦》 C.《草木篇》 D.《迟开的玫瑰》

2.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是(A )。 A.《爸爸爸》 B.《老井》 C.《小鲍庄》 D.《厚土》

3.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 C )。 A.《秦腔》 B.《湖光山色》 C.《暗算》 D.《额尔古纳河右岸》

4.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D)。 A.《雾月牛栏》 B.《岸上的美奴》 C.《亲亲土豆》 D.《北极村童话》

5.莫言的成名作是(A)。 A.《透明的红萝卜》 B.《红高粱》 C.《白狗秋千架》D.《檀香刑》

6.张洁的关于女性身体和心灵的史诗是写于20世纪末的长卷小说(C)。 A.《方舟》 B.《爱,是不能忘记的》 C.《无字》 D.《祖母绿》

7.王安忆以雯雯为主人公的小说是(C)。 A.《岗上的世纪》 B.《小鲍庄》 C.《雨,沙沙沙》 D.《长恨歌》

8.王安忆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之作,也是寻根文学的佼佼之作是(D)。 A.《小城之恋》 B.《长恨歌》 C.《荒山之恋》 D.《小鲍庄》

9.《玫瑰门》的主人公是(B )。 A.竹西 B.司猗纹 C.苏眉 D.庄老太爷 10.一同被当作是女性文学代表作的两部小说是《一个人的战争》和(A )。 A.《私人生活》 B.《与往事干杯》 C.《无处告别》 D.《嘴唇里的阳光》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里湾》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是热衷于个人致富的(ACD )等。 A.“糊涂涂” B.王金生 C.“常有理” D.范登高

2.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ACD )等。A.刘世吾B.钱文C.张思远D.犁原 3.1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ABC)等。A.李季的《杨高传》 B.臧克家的《李大钊》 C.田间的《赶车传》 D.郭小川的《望星空》 4.汪曾祺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CD)等。 A.《受戒》 B.《蒲柳人家》 C.《大淖记事》 D.《故里三陈》

5.刘震云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主要有(ACD)等。 A.《塔铺》 B.《狗日的粮食》 C.《头人》 D.《故乡天下黄花》

6.《白鹿原》中的地主形象主要有(ACD )。 A.白嘉轩 B.鹿三 C.鹿子霖 D.郭举人

7.《檀香刑》的叙述者分别是(ACD)等。 A.赵甲 B.钱乙 C.孙丙 D.眉娘 8.50年代优秀的女作家主要有(ABC )等。A.宗璞 B.茹志鹃 C.杨沫D.王安忆 9.王安忆的“三恋”是指(ACD)。 A.《荒山之恋》 B.《世纪之恋》 C.《小城之恋》D.《锦绣谷之恋》

10.铁凝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大致从1991年至2006年,其代表作有(ABD )等。 A.《大浴女》 B.《孕妇和牛》 C.《玫瑰门》 D.《笨花》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在创作上呈现 1.“崛起的一代”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出哪些共同特点?他们与“朦胧诗”是什么关系?(《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72) 2.小说《玫瑰门》中“玫瑰门”有什么隐喻?(《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118) 五、分析题(30分)要求:

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白嘉轩是白鹿村的族长。既仁义忠厚,又冷酷无情,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也体现了

儒家文化的复杂性。试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和你自己的看法,分析白嘉轩的形象。 ①(《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100 ②白嘉轩形象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的身上表现出的那种顽强的生命意志和一种邪不压正的精神力量,而且在于向人们揭示出传统文化强大而顽强

的生命力,进而透视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现代生活和现代生命的潜在的、顽强的影响力,同时也揭示出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变换的艰难性。

2.通过《红高粱》讲述的“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的故事,从爱情和战争两个方面说明“红高粱精神”的含义,并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从中发掘出的“种的退化”的命题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102)

参考答案:①“红高粱精神”:它秉领天地精华、粗枝大叶、抗旱抗涝、生气勃勃、充满了野性,承载了作为人的原始生命力的象征意义。它带人们去闯荡荆棘丛生、虎狼横行的世界,它是人们的护身符。它体现在自立自强、生机昂然、热情奔放、敢作敢为、敢爱敢恨、周身洋溢着阳刚与血性、浑身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的余占鳌和有着非同一般的机智和胆识、具有浪漫不羁心灵的戴凤莲等人物形象身上。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正是“红高粱性格”的鲜明体现,对自由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对现代人生命的回归和蓬勃生命力的呼唤都以红高粱为载体,由这种充满也行生命力的红高粱传达出来。莫言通过“红高粱”赞美了高密县东北乡人红高粱般的性格,赞美祖辈洋溢着的原始生命力和无所畏惧的精神,赞美了作为人最本真的欲望和追求,而这一望无际,庄严肃穆的红高粱不仅仅是“我爷爷”“我奶奶”生活、战斗的场景,它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暗示和一种生命力的传达。是他们家族的光荣的图腾和高密东北乡传统精神的象征,是优秀的传统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和“可怜的、孱弱的、猜忌的、偏执的、被毒酒迷幻了灵魂的孩子”的后代子孙的孱弱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种的退化”:《红高粱》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出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是作家寄托在民间话语空间里的内心你情感。叙述者在小说开头有一段充满激情的感叹,极力赞美他的故乡,赞美他的那些豪气盖天的先辈,莫言关于对象的“纯种”有着固执的爱。在《红高粱》中他对纯种的红高粱以及象征着“人”的纯种的呼唤更为急切。他甚至不惜直接向历史和未来发言:并称先辈的所作所为和他们的英勇悲壮“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在这里,莫言所谓的“种的退化”就是人的异化,对未异化的自立自强的人的赞歌,可视作《红高粱》系列的总主题。为了完成这一主题,莫言将家乡的典籍和非典籍的文化积淀作了自己的审美评价后,用奇想构造了红高粱世界中的严酷的生存状态。粗枝大叶、抗旱抗涝、生气勃勃、充满了野性“洸洋血海般的红高粱”,是莫言审美理想中的人的纯种象征物,在作品中也就成了意象。这种对“红高楼精神”的赞美与对“种的退化”的感叹贯穿在整部小说中,而且愈加变得浓烈感人,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疑是一种作家把民间作为理想的生存状态。民间是自由自在无法无天的所在,民间是生机昂然热情奔放的状态,民间是辉煌壮阔温柔淳厚的精神,这些都是人所憧憬的自

由自在的魅力之源。叙述者以这样一种民间的理想状态来对比现实生活,却发现这种状态只是过去时态的存在,高密东北乡的英雄剧全都上演在已经逝去的时间中,这不能不令他感到遗憾,不能不令他屡屡发出文明进步隐含种性退化的感慨。这种遗憾与感慨反过来又强化了对曾经存在过的民间自在状态的理想化与赞美,从而使其呈现出了更为灿烂夺目的迷人色彩。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3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阎连科关于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等,机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

2..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3.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4.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5.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6.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种深重的人文精神与宗教情怀。 7.90年代后,余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9.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

10.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 11.苏童的小说《米》后被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 12.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后被改编为电视剧《来来往往》。

13.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14.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极星》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