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学案含解析史记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太史公自序学案含解析史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太史公自序

一、读准字音 颛顼..

(zhuān xū) 蒯聩..

(kuǎi kuì) 篡弑..(cuàn shì) 缧绁..(léi xiè) 羑.

里(yǒu) 股肱.(ɡōnɡ) 封禅.(shàn) 牝牡..

(pìn mǔ) 朔.

旦(shuò) 重.译款塞.(chónɡ sài) 喟.

然而叹(kuì) 善善恶恶..(wù è) 二十八宿.(xiù) 辅拂.

(bì) 俶傥..

(tì tǎnɡ) 二、识记通假

(1)堕先人所言(“堕”同“隳”,毁)

(2)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纂”同“缵”,继承) (3)辅拂股肱之臣配焉(“拂”同“弼”,辅助)

(4)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俶傥”同“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三、一词多义

?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动词,到……去)?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形容词,舒适,满足)(1)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动词,享受)

?贫贱有此女,始适.

还家门(动词,女子出嫁)?从上观之适.

与地平(副词,恰好)适.

得府君书(副词,刚才)?本.

《诗》《书》《礼》《乐》之际(动词,遵奉)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名词,树木的根)(2)本?

?自言本.是京城女(副词,本来) ??今存其本.不忍废(名词,稿本)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动词,推理,探究)

- 1 -

?于是论次.其文(动词,编排、整理)列坐其次.

(名词,旁边)(3)次?

?陈胜、吴广皆次.

当行(动词,按次序排列) ??其次.不辱身(形容词,低一等、次一等)又间令吴广之次.

所旁丛祠中(动词,临时驻扎)?以.传剑论显(介词,凭借)(4)以??以.

天下之大过予之(介词,把)

?是故《礼》以节人(连词,用来)?.臣以.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介词,因为)?故发愤且.卒(副词,将要)?臣死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5)且?存者且

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河水清且.

涟猗(连词,又,表并列关系)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

泣者(连词,并且,表递进关系)且.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况且,表递进关系)四、词类活用

(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词用作动词,担任国相) (2)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名词用作动词,担任将军) (3)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词用作动词,坑杀) (4)于是迁仕.为郎中(名词用作动词,出仕) (5)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名词用作动词,主管) (6)乡射..邹、峄(名词用作动词,参加乡射之礼) (7)王.卬于殷(名词的使动用法,封……为王) (8)南.

略邛、笮、昆明(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9)上.明三王之道,下.

辨人事之纪(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向下) (10)则学者至今则.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准则,把……视为准则) (11)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12)孔子修旧.起废(形容词用作名词,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 (13)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形容词用作动词,奖励;惩罚) (14)整齐..

百家杂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归纳) (15)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耀) 五、古今异义 (1)无泽为汉市长..

- 2 -

古义:掌管市场的官长。 今义:市的最高行政长官。 (2)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古义:参与其事。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 (3)先人..有言 古义:父亲。 今义:祖先。

(4)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 (5)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古义:褒贬评定。 今义:对错。 (6)以为天下仪表.. 古义:标准。 今义:人的外表。 (7)余所谓述故事.. 古义:历史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8)夫《诗》《书》隐约..者 古义:含义隐奥而言辞简约。

今义: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 (9)维我汉继五帝末流.. 古义:遗业。

今义:已经衰退的;等级或质量低的。 (10)小子..何敢让焉 古义:我。

今义:男孩子;人(指男性,含轻蔑意)。 (11)《诗》《书》往往..间出矣。 古义:不断。 今义:常常,经常。 六、文言句式

(1)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判断句)

- 3 -

译文:扬名于后世来光耀父母,这是最大的孝道。 (2)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判断句)

译文:所以《春秋》是礼义根本之所在。 (3)韩非囚秦。 译文:韩非被囚秦国。

(4)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

译文: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 (5)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宾语前置句)

译文:先生所要撰述的,究竟想阐明什么呢?

(6)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状语后置句、被动句、省略句

(省略介词“于”)]

译文:回来后与武安君一起被赐死在杜邮。 (7)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

(被动句)

译文: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 (8)见父于河洛之间。

译文: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父亲。 (9)皆葬高门。 译文:都葬(在)高门。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状语后置句)

[资料链接]

千古“史圣”——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人,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司马迁十岁起在长安求学,受教于当时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开始学习古文典籍。二十岁离开家乡漫游各地,寻访古代遗迹,收集资料,回到长安后,入仕做了郎中,奉武帝之命随军西征巡视西南地区。

元封三年(前108)父亲司马谈去世之后,司马迁继承了父亲之职当了太史令,曾经参与制定太初历。后因李陵之祸,激怒汉武帝,自请腐刑,得以保全性命,忍辱完成了《史记》的创作。

处于上升时期的封建社会,要求有一部记载天子盛德、叙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业绩的史书,以总结历史经验。司马迁根据这一时代的要求,再加上父亲的遗愿——“余死,汝必为太史;

- 4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