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真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城市规划原理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下列哪项不是城镇化的表现?( ) A.城镇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

B.城市生活方式向周边乡村区域的扩散 C.村镇环境整治

D.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答案:C 答案解析:

城镇化包括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有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人口的集中(城镇密度的加大与规模的扩大)、空间形态的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无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规划保障社会整体公共利益的主要作用?( ) A.控制建筑物之间的日照间距 B.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C.控制在自然灾害易发生地区 D.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答案:A,

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公共安全、公共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具体包括对各类公共设施进行安排,保证各项公共设施与周边地区的建设相协同,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自然灾害易发地区进行空间管制予以保护和控制。

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A.城市规划制度的成果是城市规划实施的依据

B.各级政府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城乡规划行政体系的一部分 C.城乡规划的组织实施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 D.城乡规划审批机关应及时公布批准的城乡规划 答案:C,

城乡规划的实施并不是完全由政府及其部门来承担的,相当数量的建设是由私人部门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所进行的,政府及其部门起引导和控制的作用。

下列哪项工作难以体现城市规划的政策性?( ) A.划定城市空间管制区

B.规定各地块土地使用的性质

C.确定居住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模和标准 D.确定城市总体布局形态 答案:D,

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 综合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政策性(城市规划的任何内容都是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利益的全面体现)、 民主性(公众参与)、

实践性(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下列中国城市中,哪个城市在近代受帝国主义殖民影响最大?( ) A.大冶 B.玉门 C.大连 D.唐山

答案:C,

最典型的有上海、广州等租界地区以及青岛、大连、哈尔滨等城市。

关于我国古代城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夏代的一些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排水系统 B.战国时期的都城形成了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 C.宋开封城居住用地布局采用的是里坊制

D.元大都基本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 答案:C,

我国古代典型城市:

(1)夏商周三代时期:夏代已经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及采用夯打土坯筑台技术;商代城市建设已相当成熟,如早期河南偃师商城、中期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晚期安阳殷墟等;周代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基本成形,西周洛邑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规划理论有《周礼·考工记》、《管子》、《商君书》等;战国时期的都城基本形成了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

(2) 秦汉时期:秦代发展“象天法地”理念,城市出现复道、甬道等多重城市交通系统;西汉(长安)尚未完全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形制进行,东汉(洛邑)才充分体现。三国(邺城)已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建业(今南京)突出了与自然结合的思想。

(3) 唐宋时期:隋唐大兴(长安城)、东都洛阳采用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宋代(开封城)开始居住区组织模式的改变,北宋中叶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街巷制。

(4) 元明清时期: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采用三套方城(内城、皇城、宫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基本格局。

现代城市规划中,最早引入城市立体交通体系主张的代表人物是( )。 A.霍华德(Ebenezer Howard) B.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 C.索里亚·玛塔(Sofia Y Mata) D.西谛(Camillo Sitte) 答案:B,

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2+4):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第一座田园城市—-恩温和帕克设计的莱彻沃斯。

2、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主要规划方案有明天城市、光辉城市。

3、其他的探索

(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理论: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2)戈涅的工业城市: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组织功能、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

(3)卡米洛·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1889年出版《城市建设艺术》,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对当今城市设计产生影响;

(4)格迪斯的学说: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提出城市–区域研究;强调“先诊断后治疗”,形成了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示:调查–分析–规划。这一思想经芒福德等人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源于( )。 A.玛塔的带形城市理论 B.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C.欧文、傅里叶等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 D.戈涅的工业城市方案 答案:C,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5个基础:

(1)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源于莫尔的乌托邦概念,代表人物为欧文、傅里叶,实践有1817年欧文的协和村方案、1829年傅里叶的法郎吉社区概念、1859-1870戈定在法国Guise工厂相邻处的实践。

(2)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909年英国《住房、城镇规划等法》的通过,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确立。

(3)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豪斯曼的法国巴黎改建。

(4)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城市美化。城市美化由英国公园运动兴起,由西谛深化,在奥姆斯特德的纽约中央公园设计中体现,以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的城市美化运动中推广,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为伯汉姆1909年完成的芝加哥规划。

(5)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实例有凯伯里1879年在伯明翰建造的Bournville,莱佛1888年在利物浦附近建筑的Port Sunlight,普尔曼1881年在芝加哥南部城镇(最典型)。

现代城市美化运动源于( )。 A.法国巴黎城的改建实践

B.英国的《住房城镇规划等法》 C.1893年芝加哥的世博会 D.英国的公司城建设 答案:C, 答案解析: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城市美化。城市美化由英国公园运动兴起,由西谛深化,在奥姆斯特德的纽约中央公园设计中体现,以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的城市美化运动中推广,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为伯汉姆1909年完成的芝加哥规划。

2010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真题第6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欧洲古代经典城市?( )

A.希腊的米利都城 B.罗马的营寨城

C.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 D.法国的“协和村” 答案:D 答案解析:

欧洲古代经典城市有5类:

(1)古希腊城邦: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希波丹姆模式—-米利都城,雅典局部)。

(2)古罗马城市:广场群、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与焦点;道路、桥梁、城墙、输水管道等城市设施齐备(古罗马城、营寨城—-巴黎、伦敦由营寨城发展而来)。

(3)中世纪城堡:教堂成为城市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

(4)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5)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巴黎的城市改建—-香榭丽舍大道、凡尔赛宫、协和广场)。

“协和村”为1817欧文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方案。 关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B.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C.城市腹地的大小与城市的功能和规模并无直接的关联 D.城市的功能与地位直接制约区域的发展水平 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通过对外围腹地的吸引作用和辐射作用,成为区域的中心,外围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

下列哪项不是城镇化的表现?( ) A.城镇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

B.城市生活方式向周边乡村区域的扩散 C.村镇环境整治

D.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答案:C 答案解析:

城镇化包括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有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人口的集中(城镇密度的加大与规模的扩大)、空间形态的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无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关于城市发展阶段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

A.在农业社会中,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宗教和经济中心 B.工业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 C.在工业社会中,城市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D.在后工业社会,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将逐步得以强化 答案:A 答案解析:

城市发展的3个阶段特征为:1、农业社会,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

2、工业城市,工业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3、后工业社会,城市的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向“生态时代”迈进

关于我国城乡差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 A.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B.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C.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D.随着“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方针政策的落实,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将很快得以根本消除

答案:D 答案解析:

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有4个现象:城乡结构“二元化”、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 ) A.空间要素集聚的差异 B.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C.社会职能的差异

D.义务教育制度的差异 答案:D 答案解析: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主要有6点:集聚规模的差异(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生产效率的差异、生产力结构的差异、职能的差异、物资形态的差异、文化观念的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