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技术与护理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监测技术与护理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正常,此转折点约为舒张压。一般此法不常使用,但可用来弥补听诊法测量的不足,如低血压、休克患者的血压测量。该法测量的血压值较听诊法低,且对舒张压的判断常有困难。

2.自动测压法

自动测压法是当今临床麻醉和ICU中使用最广的血压监测方法,它克服了手动测压法的一些缺点,是现代心血管监测史上的重大突破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自动间断测压法,又称自动无创性测压法(automated noninvasive blood ressure,ANIBP或NIBP)。主要是采用振荡技术(oscillometry)测定血压,即充气泵可定时地使袖套自动充气和排气。能够自动定时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脉率。其特点是对伪差的检出相当可靠,如上肢抖动时能够使袖套充气暂停,接着测压又能够自动重复进行。在测压仪内还安装了压力的上下限报警装置。

(1)NIBP的优点 1)无创伤性,重复性好; 2)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3)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各年龄的患者和拟行各种大小手术的患者。 4)自动化的血压监测,能够按需要定时测压,省时省力。 5)能够自动检出袖套的大小,确定充气量。 6)血压超过设定的上限或低于下限时能够自动报警。 (2)无创性测压护理

1)选择长度、宽度合适的袖套,固定部位,特殊部位血压有差异应注明。如下肢血压高于上肢的约10-20mmHg。

2)避免肢体活动和压迫袖套而引起的血压测不准甚至测不出。如寒颤、躁动、肘关节弯曲。

3)避免测压过于频繁、测压时间太久和间隔太短而引起的肢体缺血、麻木等并发症。

4)在低血压、休克和低温麻醉时,其测定值和真实值相比均有一定的差异。 5)对有意识障碍、外周神经血管病变、动静脉功能不全及心律不齐者慎用。 (二)有创动脉压监测

1.有创动脉压监测

有创动脉测压法是一种经动脉穿刺置管后直接测量血压的方法,能够反映每

一个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通过换能器把机械性的压力波转变为电子信号,在示波屏上实时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数值及波形,并可根据动脉压波形初步判断心脏功能。缺点是造成一定创伤,操作不当会引起血肿、血栓等并发症。 (1)测压途径

1)桡动脉: 为首选途径,因动脉位置浅表并相对固定,穿刺易于成功且管理方便,多选左侧。一旦发生桡动脉栓塞、闭塞,对患者功能损害相对较少。在桡动脉穿刺前一般需行Allen试验,以判断尺动脉循环是否良好,是否会在桡动脉损伤后影响全部手部的血流灌注。

2)足背动脉: 是下肢胫前动脉的延伸,并发症少,但该动脉较细,有时不能触及。

3)股动脉: 遇其他动脉穿刺困难时可选用,但应注意固定牢固,防止套管脱出造成大出血,一般需缝合固定,并适当制动,预防感染。

4)肱动脉: 常在肘窝部穿刺,肱动脉的外侧是肱二头肌肌腱,内侧是正中神经。肱动脉与远端的尺、桡动脉之间有侧支循环,遇有侧支循环不全,肱动脉的阻塞会影响前臂和手部的血供。

5)尺动脉: 特别是经Allen试验证实手部供血以桡动脉为主者,选用尺动脉穿刺可提高安全性,但成功率低。

6)其它 新生儿抢救可经脐动脉插管。

(2)器材与仪器: 成人与小儿应选用相应的穿刺套管针。准备无菌穿刺包,消毒液,胶布,注射器等。

测压装置:包括配套的测压管道系统、肝素稀释液及加压输液袋(压力应高于收缩压)等。

压力监测仪:包括压力换能器或弹簧血压计等,用换能器测压时还需有感应装置和显示器。 2.动脉压波形

(1)正常动脉压波形: 可分为收缩相和舒张相(图6-3)。主动脉瓣开放和快速射血入主动脉时为收缩相,动脉压波迅速上升至顶峰,即为收缩压。血流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压力波下降,主动脉瓣关闭,直至下一次收缩开始,波形下降最低点即为舒张压。动脉压波下降支出现的切迹称重搏切迹。

图6-3 正常动脉压波形

(2)异常动脉压波形(图6-4)

1)圆钝波波幅中等度降低,上升和下降支缓慢,顶峰圆钝,重搏切迹不明显,见于心肌收缩功能低落或血容量不足。

2)不规则波波幅大小不等,早搏波的压力低平,见于心律失常患者。 3)高尖波波幅高耸,上升支陡,重搏切迹不明显,舒张压低,脉压宽,见于高血压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者,下降支缓慢及坡度较大,舒张压偏高。

4)低平波的上升和下降支缓慢,波幅低平,严重低血压,见于低血压休克和低心排综合征。

图6-4 异常动脉压波形

3.有创动脉测压的临床意义

(1)用于循环功能不稳定,无创血压不能满足急剧变化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2)用于需要持续观察动脉压,估计血压波动大的手术,如体外循环手术、大血管手术和肝移植手术等。

(3)在用听诊器听取血压不清楚时,仍可反映出平均动脉压的水平。 (4)动脉测压管可以方便反复采取动脉血标本作血气分析和其他生化检查。 4.有创动脉测压的并发症

(1)血栓: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0%~50%,手部缺血坏死发生率<1%。置管时间较长、导管过粗或质量差、穿刺技术不熟练或血肿形成、重症休克和低心排综合征等易形成血栓。

(2)空气栓塞,避免气泡进入动脉。

(3)渗血、出血和血肿,压迫或加压包扎可止血。

(4)局部或全身感染,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一般不要超过3~4d。

5.有创动脉测压护理

动脉穿刺前应常规检查侧支血供,常用Allen试验

Allen试验方法:将穿刺侧的前臂抬高,用双手拇指分别摸到桡、尺动脉后,让患者作3次握拳和放拳动作,接着拇指压迫阻断桡、尺动脉的血流,待手部变白后将前臂放平,解除对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部的转红时间,正常<5~7s,平均3s,8~15s为可疑,>15s系血供不足,一般>7s为Allen试验阳性,不宜选用该侧行桡动脉穿刺。

(1)穿刺所需物品准备:局麻药、穿刺针、压力传感器与2~4u/ml肝素盐水预冲装置。

(2)将动脉测压管连接紧密,固定牢固,防止松脱引起大出血。 (3)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应用肝素盐水经常冲洗,但注意避免输入肝素液量过多而造成凝血障碍,如管道内有凝血块应及时抽出加以疏通,禁止向血管内推注,将凝血块冲入体内,禁止动脉给药。

(4)测压前进行零点校对。每次体位变动均需重新调零。

(5)抽取血标本时,应将管道中的液体全部抽出后再取血,以免因血液稀释而影响检测结果。对于需反复进行检测的病重患者及小儿患者,抽血时可使用两副注射器,抽血标本前另抽取5ml血液,待标本抽取后,再将原5ml血液注入动脉内,这样,既可使患者不引起血液丢失,又可使检测结果准确。取血标本过程中要防止进气,以免引起动脉内气栓。

(6)预防动脉栓塞形成: 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反复穿刺/置管,减少动脉壁损伤;连续或经常用肝素稀释液冲洗;套管针不宜太粗;末梢循环欠佳时,应立即拔出套管。

(7)预防感染: 各项操作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所用的套管针、连接管、三通换能器等均一次性使用。定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渍、肿胀等,插管处用无菌透明膜覆盖。三通及换能器要用无菌治疗巾包裹并妥善放置,防止污染,定时更换治疗巾。待循环稳定后,尽早拔除测压管,一般不宜超过4d。

(8)拔管时应注意压迫时间: 拔管后应局部压迫5min,后用纱布球和宽胶布加压覆盖,以免引起出血和血肿形成。胶布覆腕不可环绕满一周,以免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