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难题解法大全 第三部分 常用解题方法(二~一)一般解题方法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学数学难题解法大全 第三部分 常用解题方法(二~一)一般解题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小学数学难题解法大全 第三部分 常用解题方法(二之一)一般解题方法

(一)一般解题方法

【图示法】 解答竞赛题时,尽管题目内容复杂多变,或者已知条件十分抽象,但可以用图形(线段图、直观图、示意图)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形象、具体地表示出来,以帮助我们揭示数量关系,正确地找到解答方法。这种解题方法就是图示法。

的服装3套,则剩下16.1米。这段布料全长多少米? 分析:根据题意先画图观察(如图3.1)。

可知:做1套服装所用布料占这段布料的:

做3套服装所用布料占这段布料的:

剩下的布料16.1米的对应分率是:

由此可求出这段布料全长多少米。

答:这段布料全长24.5米。

例2 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减少4厘米,就得到一个底面不变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112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分析:这是一道比较抽象的图形的求积题,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画图(如图3.2),可以帮助理解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把长方体的高减少4厘米后,得到一个底面不变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二是长方体变成正方体后,它的表面积减少的部分是以4厘米为高的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而不含阴影部分的面积)。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将这个侧面积展开是一个宽4厘米、面积为1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由此可求出它的长,也就是得到的正方形的一个面的周长。112÷4=28(厘米) 则正方体的棱长为:28÷4=7(厘米) 由此可求出正方体的体积。

解:(112÷4÷4)3 =7×7×7

=343(立方厘米)

答: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343立方厘米。

例3 在边长是6米的正方形花圃四周由里向外铺上三圈水泥砖,形成一个大的正方形,这种水泥砖每块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共需要这种水泥砖多少块?(中南地区小学数学竞赛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空心方阵问题。根据方阵里外相邻两层每边数相差2的特点,可求出方阵最里层每边有方砖是600÷30+2=22(块),因为是3层,所以最外层每边有方砖是22+2×(3-1)=26块。

由题意画一个空心方阵图(如图3.3),阴影部分表示方砖数,把这个图的阴影部分划分成相等的四个小块,只需求出一小块里面有多少块砖,便可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砖。 解:(26-3)×3×4=276(块)

答:共需方砖276块。

例4 一组割草人去两块草地割草,他们的工效都相等。大的一块草地比小的一块大一倍。上午全组人都在大的一块草地割草,下午一半人留在大草地上,到傍晚时把草割完。另一半人就到小草地上去割,到傍晚时还剩下一块,这一块若由一个人去割,正好一天可以割完。问全组共有多少名割草人?

分析:这是一道俄国名题,乍看起来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若根据题意先画一个图,题意就一目了然了。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大的一块草地,连着这个长方形再画一个面积是它的一半的小长方形,表示小的一片草地,如图3.4所示。

答:全组共有8名割草人。

例5 AB两站从6:00—19:00,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同时相对开出。从A站到B站与从B站到A站运行的时间均为50分钟。现有一辆汽车上午9点出发从B站开往A站,问这辆汽车在运行途中遇到多少辆从A站开往B站的汽车?(“运行途中”是指出站后至进站前所经过的路段。)

分析与解答:考虑问题时应想到这辆从B站开往A站的车,在出发前A站已每隔10分钟向B站发车,那么这辆车在运行途中会遇到多少辆从A站开往B站的车呢?可用图示法解答。

分别从AB两站画两条平行的时间轴,每两点之间的线段表示一个时间段(10分钟)。汽车9点从B站开出,9点50分到达A站,在B轴上用“0”表示发车时间,A轴上用5表示到达时间,AB两站相对开出的车辆用斜线表示。这样一来,就把所求的问题转化成“0—5”连线与多少条斜线相交的问题。如图3.5所示。

由图可知,这辆汽车在运行途中,遇到了9辆从A站开往B站的汽车。

注:这类问题经常被称为“柳卡问题”,这是因为法国数学家柳卡(也译作“刘卡”)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最先提出这类问题。在匈牙利,它则被称为“邮车相遇问题”,因为匈牙利著名作家卡尔曼·米克沙特所著的名著《奇婚配》中,有一个类似的邮车相遇算题。解这类问题的图,称之为“时间一路程图”,或称之为“运行图”。

【列表法】 解题时把题中的条件进行分类整理,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有序排列,使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条理化、明朗化,有利于探求解题的思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方法就是列表法。

例1一个圆的周长是1.26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分别爬行5.5厘米和3.5厘米。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奇数),就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______秒。(1992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分析:两只蚂蚁是在边进边退中相向爬行,要求出它们相遇的时间,就有一定困难。圆的周长是1.26米(126厘米),半圆的弧长则是63厘米,两只蚂蚁共同爬行63厘米所用的时间就是它们相遇的时间。两只蚂蚁每秒钟一共爬行了

5.5+3.5=9(厘米)

假定两只蚂蚁第1秒钟都往上半圆相向爬行,则它们共同爬行了9厘米。这时,它们调头向下爬行3秒钟,共爬行了

9×3=27(厘米)

相对它们出发时的地点下降了

27-9=18(厘米)

这时,它们又调头问上爬行5秒钟,共行9×5=45(厘米),相对出发时的地点向上爬行了 45-18=27(厘米) 依此类推,列出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蚂蚁连续向上爬行了13秒钟的时候,正好相遇。这时蚂蚁一共爬行了 1+3+5+7+9+11+13=49(秒)

答: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49秒。

分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时间,列下表:

解:从上表可知师傅与徒弟两人工作效率的比为:

答:师傅与徒弟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5∶3。

例3长方形ABCD周长为16米,在它的每条边上各画一个以该边为长的正方形(如图3.6)。已知这四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是68平方米,求长方形ABCD的面积。(第四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复赛试题)

分析:要求长方形ABCD的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若用算术方法或列方程解答都比较难,改用列表法解答则比较容易。由“长方形ABCD的周长是16米”,“四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为68平方米”这两个条件,以及长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可以推出 长+宽=8(米)

长2+宽2=68÷2=34(平方米) 根据推论列表如下:

解:分析上表,符合条件的长应该是5米,宽应该是3米, 则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 5×3=15(平方米)

答: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5平方米。

例4有若干只重量相同的箱子共重10吨,且每只箱子的重量不少于1吨。用载重3吨的汽车一次将箱子运走,至

少需要__辆车子。(1993年全国小学生数学竞赛决赛试题) 分析:由“每只箱子的重量不少于1吨”,每辆汽车“载重3吨”的条件,可知每一箱子的重量的取值范围是1≤3。由于箱子的只数只能是自然数,根据“若干只重量相同的箱子共重10吨”的条件,可知箱子的只数是10、9、8、7、6、5、和4这七种情况。

要注意的是,若每只箱子的重量是1吨,则共有10只箱子,用3辆汽车每车装3只箱子,就还剩下1只箱子没有运走,故至少要4辆汽车才能一次运完。 根据条件和问题,列表解答如下: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