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论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论 填空题:

1.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

2.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

3.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曾经打算撰写的《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草稿。这部著作是马克思(1844年4月到8月)间在(巴黎)写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巴黎手稿”)。 5.(马克思)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学是美学研究史上的根本变革。

6.《神圣家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共同撰写的一部论战著作。 7.《神圣家庭》是马克思、恩格斯围绕如何评价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同青年黑格尔派进行辩争的论战性著作。

8.(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

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他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9.《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是继《神圣家族》后,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又一部论战性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批判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指当时流行于整个德国的(思辨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

10.“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出的光辉的科学论断,应该成为一切意识形态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座右铭。首见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11.文艺创作应当确立正确的“出发点”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

12.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是否(能动地变革现实),是区分“新人”和“旧人”的主要标志。

13.倍克歌颂胆怯的小市民的(鄙俗风气)。歌颂“穷人”歌颂耻于乞讨的穷人——怀着卑微的、虔诚的和互相矛盾的愿望的人,歌颂各种各样的“小人物”,然而并不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

14.工人阶级的新人形象出自卡尔•倍克的《穷人之歌》。 15.歌德在德国文学中的出现是由这个(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 16.恩格斯评价歌德的标准: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 17.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最早见于恩格斯的《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18.格律恩把歌德的一切庸人习气颂扬为(人的东西),他把作为法兰克福人和官吏的歌德变成了(“真正的人”),而同时对于一药伟大的和天才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甚至加以唾弃。这样一来,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最光荣的证据:人=(德国小资产者)。 19.从文艺的(观念)模式和(批评)模式的关系看,文艺的批评模式是以文艺的观念模式为基础、为前提的。

20.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2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2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成篇于(1859年1月)。

23.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以及以前的一切社会形态。

24.希腊艺术同现代的关系: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25.希腊人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是希腊艺术的基础。 26.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27.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28.神话消失的条件:自然力被支配。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