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重难点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微观经济学重难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洛伦茨曲线

洛伦茨曲线用来检验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如图(见教材)所示;纵轴0Z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横铀OX表示人口百分比,对角直线oY是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曲线,折线OXY为绝对不平均曲线,而OH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实际洛伦茨曲线。洛伦茨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即OZX线越凸向横袖,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反之亦然。 3.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在图(见教材)

中,A为洛伦茨曲线与45。线之间的部分,B为洛伦茨曲线与折线0XY之间的部分,即:基尼系数G=A/(A+B), 0〈G〈l。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二、完全竞争条件卞要素价格的决定 1.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具有以下四个条件:(1)要素市场上有无数个卖者和买者;(2)同一种生产要素都具有同质性;(3)买卖双方都能自由地进出要素市场,要素可以自由流动;(4)要素买卖各方对市场都有完全的信息。

2.生产要素的需求 (1)引致需求

产品市场上的需求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具有不同的性质。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消费者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对商品的需求。而厂商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这些商品以获得收益。因而引致需求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间接地引致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为直接需求。 (2)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厂商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在使用生产要素时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的原则。

要素的\边际收益\即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它用要宗的边际收益产品MRP来表示,利用数学式我们可以得出MRP。

R(L)=Q(L)·P[ Q(L)]为收益函数,其中L为使用的要素,R(L)为厂商的收益,Q(L)为产量,P[ Q(L)]为产品需求价格。它的一阶导数为: MRP =MR*MP

因为对完全竞争厂商来说,MR=P,得到MRP=MP·P,我们定义要素边际产品MP与产品价格P的乘积MP·P为边际产品价值VMP,因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要宗成本。 (3)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厂商对要素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要素的边际收益即边际产品价值,并且边际产品价值VMP=MP*P,完全竞争厂商面临不变的价格P,而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使用,使得VMP呈递减的趋势,所以要素需求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并且和VMP曲线重合,即d=VMP,如图(见教材)所示。 3.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因而厂商的平均要素成本、边际要素成本和要素价格三者相等,即S=AFC=MFC。图见教材 4.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和供给的均衡

根据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得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供给均衡条件为:MRP=VMP=MFC=AFC 如图(见教材)所示:在图中,d表示要素的需求曲线,S表示要素的供给曲线,E点为均衡点,均衡价格为Wo,要素数量为Qo。如果要素使用量为Q1Wo,厂商增加要素的使用量是有利可图的。反之若要素使用量为Q2>Qo,则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为W2,小于厂商的边际成本,厂商会减少要素的使用量。这样最后当要素的需求等于要素的供给时,即在点E时,要素市场达到了均衡。 5.欧拉定理

欧拉定理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假设在长期中规模收益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种要素。这一定理也称为产量分配净尽定理。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生产函数为Q=Q(L,K),若生产规模不变,则有:Q=L·dQ/dL+K·dQ/dk,这就是欧拉定理,它表明在所给条件下,全部产品q恰好足够分配给劳动要素L和资本要素K o其中dQ/dk为资本的边际产品即MPK,dQ/dL为劳动的边际产品即MPL,因而欧拉定理也可以表示为:Q=K·MPK十L·MPL。 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现分为三种情况分析一种要素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决定问题。 1。某厂商的产品市场是垄断的,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此情况下,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是水平线,要素需求曲线则由MRP曲线表示。该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是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是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市场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的总和。要素市场价格由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厂商对要素的购买量则决定于市场价格和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即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W=MRP。 2.某厂商的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要素市场是买方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是VMP,边际成本是MFC,要素的供给曲线W(L)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市场供给曲线。要素价格由要素供给曲线W(L)决定,厂商对要素的购买量决定于VMP和MFC的均衡点。即此种情况下,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VMP=MFC。

3。产品市场的卖方垄断和要素市场的买方垄断共存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此时,厂商是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是MRP,边际成本是MFC.厂商对要素的购买量决定于MRP曲线和MFC曲线的均衡点,并于AFC曲线一起决定均衡价格,即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MRP=MFC 四、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 1.劳动市场的均衡和工资

工资是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提供劳务的报酬,它由劳动市场上劳动的供给和需求相均衡时决定的。 (1)劳动的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如图(见教材)所示,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因为劳动供给不仅是工资率的函数:也是闲暇愿望的函数。工资率的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收入效应指当工资率提高时,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收入上升,他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图中在c点以前,工资率较低,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他会增加劳动的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c点以后,工资串较高,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减少劳动的时间增加闲暇消费,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上升反而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后方弯曲。这样整条劳动供给曲线就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向右上方弯曲。

(2)劳动市场均衡和工资的决定

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劳动需求曲线和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相交就得到劳动市场的均衡,如图(见教材)。图中,均衡点为E,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为w,这说明工资率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 2.土地市场的均衡和地租 (1)地租的决定

地租是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土地的生产力的代价或土地这一生产要素提供的劳务的报酬,由土地市场上土地供给与需求决定。

土地的供给有固定性、缺乏弹性的特点,因而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把向右下方倾斜的土地需求曲线和垂直的土地供给曲线结合起来可以得到地租的决定。如图(见教材)所示。 在图中,土地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的交点E为土地市场均衡点,均衡地租为Ro. (2)地祖产生的原因

在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如种植玉米)的情况下,地租产生的原因在于土地稀少,供给有限,因为在只有一种用途的情况下可被用于种植玉米的土地供给量是不变的,不会由于地租的高低而改变其供给量。这样地租的高低取决于对种植玉米的土地的需求,从而归根结底取决于玉米价格的高低。玉米的价格越南,图(见教材)中D线的位置越高,则地狙Ro。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只要地租稍大于零,供给量就会是S,因为这块地被假设为除种植玉米外没有别的用途。这样我们看到地租之所以存在纯粹是因为它的稀缺的固定不变的性质。正是这一性质使玉米的价格上升时地租也上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只一种用途时),全部地祖都是盈余。

但是当土地不止一种用途时,如除了种植玉米外还可以有其他的用途,而最有利的用这是种植小麦。那么种植小麦的出现将导致对土地的需求,在图中用D'表示,这样又决定一个地租为Ro'长方形E'Ro'OQ表示种植小麦所支付的地租总额。这一地租总额是将土地用作种植玉米的机会成本。而长方形E'Ro'RoE减去E'Ro'OQ的差额被认为是盈余。

根据地租产生的原因,我们将租金的概念扩展:租金是指一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或收益超过这一要素在另一种最好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报酬或收益的余额。这种超额利润也被称为准租金。 3.资本市场的均衡和利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