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进荣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21课时)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邓进荣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21课时)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妙地过渡到正方体,这是抓住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不仅使学生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而且明白了为什么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第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练习课

教学内容: 求长正方体棱长和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研究棱长和的计算。 教学重点:

1、长正方体的特征。 2、棱长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棱长和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判断:(复习相应的概念) (1)、长方体中至少有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 ) (2)、长方体中有时最多有8条棱的长度相待。 ( ) (3)、 1 2条棱都相待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4)、长方体的6个面中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 ( ) (5)、相交于一个点的三条棱中任意一条棱都可以看作是长方体的长,其余两条棱的某一条看作宽,另一条可以看作高。 ( ) (6)、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等。 ( ) (7)、长方体中有时四个面是完全相等的长方形。( ) (8)、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 ) (9)、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 (10)、长方体中有时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 二、计算:

1、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米,宽40厘米,高80厘米的玻璃柜台,先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长方体12条棱,分成3组,4个长、4个宽、4条高。 40厘米=0.4米 80厘米=0.8米

2.2×4+0.4×4+0.8×4还可以(2.2+0.4+0.8)×4

问:根据是什么?

2、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装上彩灯(地

5

面的四边不装)。已知工人俱乐部的长90厘米,宽55厘米,高20厘米,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

问:地面的四边不装,是指哪四条边不装?计算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是求几条边的长度和? 独立计算 练一练: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1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48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48÷12=4(厘米)

答: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

三、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和72厘米,已知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2思考:

(1)、在下面的硬纸板中,按虚线折叠,哪一个能围成一个表面完整的正方体?为什么? (2)、这是长方体的三条棱:(单位:厘米)

1 3 2 ①后面的面积是( )

②哪两个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③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和是( ) ④棱长之和是( )

4、学雷锋小组为班里做一个节约箱,箱长5分米,宽长4分米,高长3分米。想一想应该怎样做?至少需要多大的纸板? 三、 作业:

探究 练习一

课后小结: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在反复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发展空间观念。如让学生根据图形想象长、宽、高的长度分别发生变化后,会引起长方体的形状怎样改变,既使学生认识到长、宽、高和长方体大小的关系,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6

第3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练习课

练习内容:小状元14-15页。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完成《黄冈小状元》中的一些难度题。 教学过程:

一、学生独立完成第14、15页中的练习。 二、学生质疑,

三、 教师讲评难度题。

教学后记:

培养学生展开多向思维,是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学中注意我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知道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然后用和乘4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第4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7

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标出数据,说一说长方体各个面的长、宽各是多少?说一说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各是多少。 二、引人新课.

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教学新课。

1、教学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

(2).指导学生操作: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小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出示34页例1,学生尝试解答出示34页例1后订正,引导学生归纳: (1)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上下面的面积=长×宽×2

(2)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

前后面的面积=长×高×2

(3)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左右面的面积=高×宽×2

(4)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宽+长×高+宽×高)×2

3、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练习35页例2后订正。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