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进荣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21课时)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邓进荣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21课时)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单元备课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 m3、1 dm3、1 cm3以及1 L、1 ml的实际意义。

3.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表面积概念的建立,以及会根据信息求表面积。

(2)体积概念的建立,以及会根据信息求体积,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及改写。 (3)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四、主要策略

1、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较多的有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

2、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建立良好的应用意识。

3、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系和抽象概括以及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及多媒体课件。

1

六、课时安排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3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4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 4课时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 3课时 容积和容积单位 --------------------- 3课时 整 理 复 习 --------------------- 2课时 单 元 测 试 --------------------- 2课时 合 计 --------------------- 21课时

第1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 长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

1.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 2.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能力 , 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4.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长、正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 :

一、初步感知 , 导入新课 。

1、 引导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保健箱、牙膏箱、建筑用的砖块等 ,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长方体实物。并说明 :“ 像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2、谁还能说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实物? 3、 出示反例

教师拿出 一个不是长方体的实物 ( 四棱台 ) , 问学生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如果答不出来, 教师趁势说明:要判断一个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 要用长方体的特征来进行分析、判断。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 教师板书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 二、启发引导 ,探索新知。

2

( 一 ) 认识长方体

引导谈话 : 下面我们就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活动一:

拿几个长方体的物品来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将小组同学的发现填在下面的表格 中。

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以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未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活动二:

用细木条核橡皮泥,小组同学共同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老师做,学生观察) 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 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 多少厘米? 4活动三:

剪下附页1的图样。

(1) 把图样中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涂上同样的颜色。 (2) 用这个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3) 量一量所作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 二 ) 认识正方体

1、拿一个正方体的物品来观察,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2、剪下附页2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3、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小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正方体具备长方体所有的特征,

3 长方体 正方体

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 们可以用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三、巩固深化 ,培养能力。 1、 填空。

(1) 长方体有——个面,6个面都是——(也可能2个相对的面是——), 相对的面的面积——, 长方体有——条棱,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长方体有——个顶点。

(2)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也叫——),正方体是——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6个面的面积都——,12 条棱的长度都—— 2. 判断。

(1)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6 个面、 12 条棱和 8 个顶点。 ( )

(2)到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 ) (3) 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 )

(4)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5) 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 3. 如图 , 这是一个纸巾盒 (1)这个纸巾盒的前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3)哪几个面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

4、这个粉笔盒是什么形状的?它的棱长时多少?有几个面完全相同? 作业:

1、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从生活中找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包装箱,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教学后记:

立体图形是在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尽量做到对知识的呈现层次分明。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平面图形,再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并且以黑板面为标准进行比较,突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它们的形状是立体图形。进而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立体图形是平面图形的延伸,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立体图形中的一种。

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方体的透视图,再利用透视图认识长方体的面、棱的特征,突出了认识的有序性;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后,让学生指出具体图形中的长、宽、高,并利用长宽高都相等的图形巧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