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一轮复习 七年级下册《伤仲永》《木兰诗》《 孙权劝学》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九年级一轮复习 七年级下册《伤仲永》《木兰诗》《 孙权劝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伤仲永》《孙权劝学》《木兰诗》中考复习案

DZL 2014-3-13

复习要点:1、熟读课文,了解一个人的成才既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的教育有关。2、记忆“隶、收、辞、过”等实词的含义以及“异、利”等词的词类活用手法。3、背诵《木兰诗》,学习木兰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复习过程:

一、背诵《木兰诗》重要语句。(5分钟)

1、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 2、描写出征前的准备的诗句是: 3、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4、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 5、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6、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7、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质,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

是: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 9、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木兰诗- 。

10、用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 11、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他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二、知识积累《伤仲永》:

1、 对照课下注释及课文译文,自主复习10分钟。 2、 重点实词(以下内容自我检测,大约10分钟) ①世隶( )耕 ②借旁近( )与之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 )族为意....④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 ) ⑤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 .......⑥稍稍( )宾客其父 ⑦或以钱币乞( )之 ...⑧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 ⑨不能称( )前时之闻 ⑩受( )之天也 ....⑾泯然( )众人矣 ⑿仲永之通悟( ) ⒀贤( )于材人远矣 .....⒁彼其( )受之天也 ..

3、 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 词类活用

①邑人奇( )之 ②父利( )其然也 ③父异( )焉 ④稍稍宾客( )其父 ⑤即书( )诗四句 ⑥不能称前时之闻( ) 5、一词多义

于:a环谒于邑人 b于舅家见之 c 贤于材人远矣 闻:a余闻之也久 b不能称前时之闻 自:a并自为其名 b还自扬州 5、 重点句子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三、复习《孙权劝学》

1、课文,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主复习。(8分钟) 2、知识积累与运用(8分钟) 词语解释:①卿今当涂( )掌事 蒙辞( )以军中多务( ) 但.....当涉猎( )见( )往事耳 蒙乃( )始就学 及( )鲁肃过( )........寻阳 即更( )刮目( )相看 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句子翻译: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④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何见事之晚乎! 四、中考衔接题(4分钟)

1、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武陵人捕鱼为业/以丛草为林 D.不能指其一端/其真无马邪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满坐寂然 众宾团坐 D.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正坐 4、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借旁近与之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复习指导》三课的练习。2、完成一篇课外文言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