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选择题(共6分,每小题2分)

题号 答案 填空题(共7分) 1 C 3 D 6 B 2. 答案:(1)“唯幕”中的“唯”改成“帷” (2)“广夏”中的“夏”改成“厦”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4. 答案:诗歌不仅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评分:共2分。找到病句1分,修改1分。

5. 示例:如同在细雨中散步,可以享受艺术甘露的滋润。 评分:共3分。内容衔接1分;句式、修辞符合要求,各1分。 二、名著阅读(共5分)

【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

7. 示例:同学们主要喜欢这本书的主题。该书以作者自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保尔·柯察金充满曲折、坎坷而又无怨无悔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创造奇迹,成长为钢铁战士。它是一部励志的小说,很吸引我们。

评分:共3分。根据所选作品,提取表格相关信息1分;结合作品、表格,谈对作品的整体理解2分。

8. 示例:该书主要人物保尔·柯察金出身卑微。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他经历重重磨砺,直至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愈挫愈勇,永不言败。逆境激励他成长,帮助他形成为祖国、人民奉献的钢铁般意志。

评分:共2分。结合所选作品的人物或事件1分,谈对逆境作用的理解1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默写(5分)

9. 答案:(1)黄发垂髫 (2)水尤清冽 (3)寤寐思服 (4)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7)示例:孤蓬万里征(萧萧班马鸣)

评分:共5分。选做题4分,必做题1分,皆每空1分,错一字即该空不得分。 (二)古诗欣赏(3分)

10. 示例:“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中,“可怜”一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卖炭翁遭遇的同情。它让“心忧”勾连的卖炭翁“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心理充满张力。

评分:共3分。该句体现的诗人情感1分,结合具体诗句谈体悟2分。

(三)文言文阅读(8分)

11. 答案:(1)表并列关系。 (2)用火烧。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12. 答案:(1)他们相互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2)它(铁板)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类的东西覆盖它。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第(1)小题,关键词“比”、定语后置且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第(2)小题,关键词“和”“冒”且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

13. 答案:①逻辑(或空间) ②所刻人、物、字的数量 ③所刻人、物的具体情态(所刻人物字的搭配) ④活(简易)

评分:共4分,每空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课内散文阅读(共5分)

14. 示例:(1)俯视;河中之河;奇特。 (2)仰视;河水排排涌来,碎成堆堆白雪;雄壮。 (3)由上而下再向上;飞转成漩涡,碎为水雾,升起彩虹;惊险。 (4)平视;各种形态的水;千姿百态。

评分:共2分。美景及其主要特点各1分。

15. 示例:(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使用了描写这种表达方式,通过比喻和“涌”“挤”等一系列动词,具体而准确地描摹了作者仰视时,看到的河水奔涌之态、雄阔之象,与俯视的奇特景象以及即将描述惊险之景相映衬,(2)“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运用了描写、记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先描写了俯视沟底时看到的景色,然后简要叙述当地流传的一个故事,和前后句一起突出此处的惊险。

评分:共3分。判断表达方式1分,分析作用2分。 (二)课外说明文阅读(共10分)

16. 要点:①毒素刺激减慢蠕动速度;②多次毒素刺激让DNA甲基化改变受体的基因表达,提高受体忍耐值;③通过融合传授(获得)经验。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7. 要点:画线句用准确、严谨的语言说明了科学家对没有大脑的生物究竟如何学习这个问题研究的程度和现状,即①已经弄懂了:一些没有大脑、有简单神经元的生物通过神经元获得基本的学习能力;没有大脑、没有神经细胞的多数生物将记忆储存在基因,获得学习、记忆功能。②对没有大脑、没有神经细胞的生物间如何传递经验(或这种生物如何让各个细胞的行为表现出一致性)还没法解释。

评分:共3分。已经弄懂的2分,没法解释的1分。

18. 要点:知识:通过毒素刺激学习,通过融合互相学习。解释:①被放生的乌鸦记住了曾经伤

害过它的“危险面孔”,一旦再次看到,便发出危险的提醒(尖锐叫声)。这说明它们具有通过刺激(毒素)学习记忆的功能。②闻讯赶来的其他乌鸦通过这些乌鸦的尖叫知晓相关信息,立即加入队伍,准确识别。说明乌鸦间具有传递、获得经验的学习记忆能力。

评分:共4分。文章相关知识1分,结合相关知识阐释链接材料描述的现象2分,语言表达1分。

(三)课外议论文阅读(共9分)

19. 要点:①用数据、现实例子告诉读者纸质阅读在回暖。②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纸质阅读一直都存在,它不会被数字阅读所替代)。③引出下文对其原因的分析。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0. 答案:①接受层面:纸质阅读的“仪式感”无可替代。②关系层面: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不是对立而是多赢关系。

评分:共2分,每个要点1分。

21. 答案:材料二合适。示例:第五段强调现实语境下个人纸质阅读的满足与舒适。材料二介绍自己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体会和感悟,突出了喜欢、快乐在个人化阅读体验中的重要性。材料一强调读了书要用,说的不是读书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

评分:共4分。判断1分,结合链接材料、第五段具体内容阐述理由2分,语言表达1分。 五、作文(共42分) 22.

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一类卷 (40—34)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以33分为基准分上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内容、表达(36分) 说 明 书写(4分) 心明确;想象丰富、合理;下浮动,然后加书写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36—30分 项的得分。 二类卷 (33—29)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想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象比较丰富、比较合理;项的得分。 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分

三类卷 (28—24)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想象不够丰富、不够合理;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分 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3-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以16分为基准分上中心不明确;缺乏想象;下浮动,然后加书写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分 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说明: 1. 习作40分,提纲2分。提纲分数中,有,给1分;提纲相对完整,给2分。 2. 不写作文题目扣2分。

3. 诗歌体裁,每少一行扣1分,最多扣3分。其他文体,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4. 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附录】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用雕版印刷书籍. 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从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重要书籍,都是用雕版印刷出来的本子。宋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他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模,(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制版时,)首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想印的时候,就将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就密密地排满字印。排满了铁框子就成为一版,(然后再)拿着靠近火边烤它,(等到)松脂、蜡和纸灰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就像磨刀石那样平了。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通常准备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另一块已经开始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刷完毕,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板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情形。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因为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拆版时)不能拿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让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这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松脂等物弄脏。毕

昇死后,他的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到现在依然被珍藏着。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