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橡胶工艺学复习题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现代橡胶工艺学复习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在硫化反应的前期即诱导期 期间,各种促进剂与活化剂硫磺相互作用,使胶料的粘度发生了显著变化。

分类;(1)按促进剂的结构分类根据促进剂的化学结构可分为八大类

噻唑类:M,DM等

秋兰姆类:TMTD,TMTM等 次磺酰胺类:CZ,NOBS,等 胍类:D(DPG)等

二硫化氨基甲酸盐类:ZDC,ZDMC等 硫脲类:NA-22,(EDU)等 醛胺类:促进剂H等 黄原酸盐类:ZIX等

(2)按PH值分类 <7酸类 >7碱类 =7中性 (3)按硫化速度分类

超级速级 超速级 准速级 中速级 慢速级

13.指出下列促进剂的化学名称、结构式和硫化特性

D DM M CZ NOBS DZ TMTD PZ

D,二苯胍 中慢速碱性促进剂

DM ,二硫化二苯并噻唑准速级酸性促进剂

M,硫醇基苯并噻唑准速级酸性促进剂

CZ, 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中性促进剂

准速级

NOBS,N-氧联二亚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准速级中性促进剂

DZ,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促进剂

准速级中性

TMTD,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超速级酸性促进剂

PZ,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14.在制定胎面胶配方时,常采用哪些促进剂?

超超速级酸性促进剂

答:胎面胶应具有的使用性能:机械强度高,耐磨,弹性好,有一定的耐热耐老化性能。因以合成胶为原料时加入炉里作补强剂,它对胶料有促胶烧作用,故要求促进剂有一定长的焦烧时间,为此可选择常硫量+(噻唑类,次磺酰胺类)这样一种硫化体系,此硫化体系含适当低硫键和可满足性能要求的硫键。

15.促进剂并用形式有哪几种?如要提高DM和NOBS的硫化活性时,应并用何

种促进剂?

答:(1)活化噻唑类硫化体系DM(或M)/D(H)是A-B型并用活化体系(2)活化次磺酰胺类硫化体系,这个并用体系有俩种并用方式即:CZ/D属N-B型活化并用体系:CZ/TMTD(ZDC)属N-A型活化并用体系,并用噻唑类或秋兰姆类的酸性促进剂如:DM,TMTD

16.防焦剂的种类及特性

答:(1)有机酸如水杨酸、领苯二甲酸酐。优点是价格便宜缺点是反对酸性促进剂起延滞作用,对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无效,又影响硫化速度,不是一种理想防焦剂,

(2)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二苯胺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防焦剂,它对硫化速度不

产生干扰,在加工温度下易分散于胶料中,无喷霜之危,缺点是有污染易使胶料颜色变黄,仅限于深色胶料中使用。

(3)PVI(又称CTP)优点是不影响硫化胶的结构和性能不影响硫化速度,PVI于焦烧时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可以随意调节诱导期的长短,便于生产安全的控制。 18.请指出NR、SBR、EPDM、NBR、BR的反应活性中心位置

19.活性剂(氧化锌和硬脂酸)在硫磺硫化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活化整个硫化体系 2)提高硫化胶的交联密度 3)提高了硫化胶的耐热老化性能。 20.写出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促进剂结构,并指出它们互相并用时对诱导期和硫化

速度的影响

DM TMTD NOBS D ZDC

DM :

TMTD:

NOBS:

D:

ZDC:

影响: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既缩短了硫化诱导期,提高了硫化速度,降低了促进剂的总用量,有改善了硫化胶的性能。

21.试说明NR中不同硫磺用量和促进剂用量对硫化体系类型、交联结构及硫化

胶性能的影响。

答:随着硫化体系中促进剂对硫磺比率有大到小的变化,则硫化体系由普通硫化

体系过渡到半有效硫化体系,最后变成有效硫化体系。硫化胶交联结构则有多硫交联键为主转变为多硫键,双硫键,单硫键并存的分布,最后变为单硫键和双硫键为主的结构,硫化胶的物理性能也随之变化;初始疲劳性能逐渐降低,拉伸强度逐渐升高

22.为什么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NR、BR和SBR的交联效率会产生很大差

异?

答:由于NR、BR、和SBR橡胶的大分子链的结构对过氧化物的交联效率有很大影响,在天然橡胶中,交联以夺取α—亚甲基反应形成大分子自由基的方式进行,应为侧甲基的存在限制了自由基对双键的加成反应。但在丁二烯类橡胶SBR和BR条件下,交联反应可通过自由基加成或反应或夺取α—亚甲基活泼氢进行。所以,橡胶分子链结构的不同对交联效率产生很大差异。 23.高温快速硫化体系的配方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选择耐热的胶种 2)采用有效和半有效硫化体系配合 3)硫化的特种配合

第三章 补强填充体系

1.炭黑有几种制法?各种制法各有何特点?

答:(1)接触法炭黑:接触法炭黑,其中包括槽法炭黑、滚筒法炭黑和圆盘法炭黑。 槽法炭黑转化率大约为5%。其特点是含氧量大(平均可达3%),呈酸性,灰分较少(一般低于0.1%)。

(2)炉法炭黑: 炉法炭黑的特点是含氧量少(约1%),呈碱性,灰分较多(一般为0.2%~0.6%),这可能是由于水冷时水中矿物质带来的。

(3)热裂法炭黑:转化率30%~47%。炭黑粒子粗大,补强性低,含氧量低(不到0.2%),含碳量达99%以上。

(4)新工艺炭黑:新工艺炭黑的聚集体较均匀,分布较窄,着色强度比传统的高十几个单位,形态较开放,表面较光滑。N375、N339、N352、N234、N299等均为新工艺炭黑。

2.炭黑的ASTM标准分类法是怎样的?该方法有什么优缺点?

答:该分类方法由四位数码组成一个炭黑的代号(名称)。第一位是英文字码,有N和S两个,代表硫化速度。若是N,表示正常硫化速度,若是S,表示硫化速度慢。第二位数字从0到9共10个数字,代表10个系列炭黑的平均粒径范围。例如0代表炭黑平均粒径的范围在1~10nm这一系列的炭黑,9代表炭黑平均粒径范围在201~500nm这一系列的炭黑。第三、四位都是数字,这些数字是任选的,代表个系列中不同牌号的区别。 3.炭黑聚集体是怎么形成的? 答:初生的炭黑粒子在高温气流中相互碰撞从而形成了链状的结构聚集体,在这里有两种情况:粒子最初生成的瞬间发生了彼此碰撞并熔融在一起形成炭黑的永久结构即一次结构,这种结构力是非常强大的很难被拆开;当粒子已经形成并融融在一起,然后粒子碰撞在一起形成附聚体这种结合力是比较弱的,容易使链状结构拆开,这样的聚集体称为炭黑的“二次结构”。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