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北京地概考研真题答案及图题解析MJ-2013.7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地大北京地概考研真题答案及图题解析MJ-2013.7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地球科学概论

2004年地球科学概论A

三.仔细阅读下列地质图,并回答一下问题:

1、指出断层、褶皱、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及花岗岩体等各种地质体或构造现象形成的先后顺序。(5分)褶→角→侵→断→平 2.花岗岩体、角度不整合的形成时代。(5分) 侵:J后,K2前;角:P后,J前

3、褶皱、断层的形成时代。(5分)褶:P后,J前;断:侵后(J后),K2前

2005年地球科学概论A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

残积物 生态系统 河流阶地 大洋中脊 同位素地质年龄 潜水 接触变质作用 地质灾害 中心式火山 磁异常条带 二、判断是非(每小题3分,共24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地磁轴与地球极轴之间的夹角为磁偏角(×) 2、太阳队潮汐的影响比月球的影响大(×)

3、科里奥利力在赤道处最小,在两极处最大(×)

4、第四纪冰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 5、从地表至地心,地球的密度、温度、重力和压力都是逐渐增大的(×) 6、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7、平面上垂直地层走向不同时代的地层重复出现,可以判定是褶皱构造(×) 8、只有进入河谷中的水体才产生流水的地质作用(×) 三、选择题(每题答对得3分,答错不得分,共21分) 1、通常情况下,酸性岩的温度与基性岩的温度相比:( B)

A、高 B、低 C、有时低,有时高 D、大致相等 2.关于地震的震级与烈度:( D) A、总体说来,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B、二者关系说不清

C、总体来说,离开震中越远,地震震级越来越小

D、大致说来,离开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来越小,但震级是不变化的 3.分离性板块边界一般不可能出现:( B)

A、基性岩浆侵入 B、深渊地震 C、浅源地震 D、基性岩浆喷出 4、平常所见的河床宽度仅占河谷谷底的很小部分,这主要是因为( D) A、过去的水量大,而现在突然减小了 B、过去的河床很宽,现在堆积变窄 C、河床的测蚀与摆动造成的 D、河床的下蚀作用

5、陆生植物的形成于发展开始于( C)

A、新生代 B、中生代 C、晚古生代初 D、早古生代初 6、通常情况下,千枚岩的变质程度较麻粒岩的变质程度( B) A、高 B、低 C、有时低,有时高 D、大致相等 7、适宜于珊瑚生长的环境是( B) A、半深海的适宜环境

B、浅海正常盐度,并具有通畅的水流和20℃温度的条件下 C、滨海地区

D、热带、亚热带的海域内

四、读图题(共15分) 读下列地质图,并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图区内的构造发展史。(7分)P→背→F2→J1→侵→F1→K

(2)分析图中F1断层和F2断层(假定图中2条F2断层性质相同)的性质、形成的地质时代。(8分)F1为正,F2为逆

2006年地球科学概论A

判断对错

1、上盘相对向上运动,下盘相对向下运动的断层为正断层。(×) 2、风化壳的类型和厚度主要与基岩性质关系密切,而与地理环境无关。(×)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在其下部的软流圈上大规模的水平移动。(√) 4、在北半球,有南向北流的河流更容易侵蚀其西侧河床。(×)

5、褶皱的枢纽是岩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各岩层面上枢纽连接构成的面为轴面。(√)

6、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结构越复杂,物种越多,那么它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7、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硅。(×)

8、磁异常是由于太阳将大量的带电粒子抛向地球,所引起的局部磁场的变化。(×)

9、发育在砾石中的剪节理通常切割砾石,而张节理通常绕过砾石。(√) 10、交代作用一般不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

二.选择填空(每小题2分,共28;请将正确的答案的代号填2在每小题后的

括号内,每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答不得分)

1、大气圈平流层中的空气运动方向和温度自下而上的总体变化规律是( D) A、上下运动和温度升高 B、水平运动和温度变低 C、对流运动和温度变低 D、水平运动和温度增高 2、下列岩浆岩侵入体在自然界不可能存在的是( C)

A、闪长岩岩株 B、花岗岩岩基 C、流纹岩岩盆 D、辉绿岩岩墙 3、目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主要边界类型是( C)

A、平错型边界 B、离散型边界 C、碰撞型边界 D、俯冲性边界 4、下列地貌形态中哪一种不是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B) A、波筑台 B、波切台 C、石钟乳 D、终碛堤 5、在下列矿物中,不属于含氧酸盐的矿物是( A) A、石英 B、长石 C、角闪石 D、橄榄石 6、在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地球的重力从地表向下逐渐增大,在地心处达到最大 B、在固体地球的内部,从常温层向下地温是逐渐升高的 C、地球的密度从地表到地心从小到大

D、地球的压力从地表向下逐渐增大,在地心处达到最大 7、地球磁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D)

A、磁感应强度、磁异常和磁偏角 B、磁层、基本磁场和磁偏角 C、磁倾角、磁倾角和磁感应强度 D、变化磁场、磁异常和基本磁场 8、风蚀盆地中一般控制风蚀作用的极限面是*( C)

A、浪基面 B、大地水准面 C、潜水面 D、河流的侵蚀基准面 9、通常情况下,基性岩浆岩的粘度比酸性岩浆的粘度( C)

A、大致相等 B、大 C、小 D、有时大,有时小 10、在下列莫氏硬度计中,相对硬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A、方解石-石英-钾长石-金刚石 B、方解石-钾长石-石英-金刚石 C、方解石-滑石-石英-金刚石 D、滑石-长石-萤石-金刚石

11、有一种火成岩,其二氧化硅含量为50%,隐晶质结构,杏仁状构造,主要有斜长石、角闪石等矿物组成,这种岩石应该是( C) A、花岗岩 B、流纹岩 C、玄武岩 D、闪长岩

12、在变质作用中,既有原矿物的消失,又有新矿物的形成,但岩石的总体化学成分基本不变,这种变质作用的方式是( B) A、重结晶作用 B、变质结晶作用 C、交代作用 D、混合岩化作用 13、在下列的描述中,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B) A、片麻岩的变质作用程度高于板岩 B、风蚀作用属于风化作用的一种方式 C、大陆地壳厚度大于大洋地壳厚度 D、裂隙式火山喷发以基性岩浆为主 14在大洋中脊一般不会出现( B)

A、转换断层 B、深渊地震 C、磁异常条带 D、火山活动 三、阅读下面的地质图并回答问题(共17分) 1、判断图中的褶皱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时代。(3分)向斜;P之后,K之前 2、判断图中断层的性质及其形成时代。(3分)逆;P之后,K之前 3、说明图中所反映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其形成时代。(3分)接触变质作用;P之后,K之前 4、说明图中所反映的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类型及其形成时代和所代表的构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