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思想内容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试析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思想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美人才地太玲珑,我亦阴符满腹中。今日帘旌秋缥缈,长天飞去一片鸿。”

但灵箫确实着急了,她写了一封信来向诗人赔罪,诗人深感歉疚: “青鸟衔来双鲤鱼,自缄红泪请回车。六朝文体闲征遍,那有箫娘谢罪书?”

于是他决定娶她,永结百年之好:

“万一天填恨海平,羽琌安稳贮云英。仙山楼阁寻常事,兜率甘迟十劫生。”

“美人捭阖计频仍,我佩阴符亦可凭。馆就同心坚俟汝,羽琌山下是西陵。”

羽琌山馆是龚自珍在昆山的寓所,他有意与灵箫结成良缘,而那羽琌便是他们爱情的见证。然而他们没有成为眷属,龚自珍还是撇下她走了,她为了将要来临的离别而黯然神伤,望着雾一般的月光彻夜未眠,他也深怕离别的苦酒,于是:

“金釭花烬月如烟,空损秋阁一夜眠。报道妆成来送我,避卿先上木兰船。(《寱词,止于此》”

《寱词》到了这里也就一曲终了。然而诗人在远去的舟中满腹愁思,在离袁浦三十五里的渔沟时他写诗给灵箫:

“欲求缥缈反幽深,悔杀前番拂袖心。难学冥鸿不回首,长天飞过又遗言。(渔沟道中奉寄一首)”

“明知此浦定重过,其奈尊前百感何?亦是今生未曾有,满襟清泪渡黄河。(众兴道中再奉寄一首)”

当龚自珍到了顺河集,他的心渐渐平静,又回复到佛教的静心息欲中去了。他最后在十月十日写了一首诗寄给灵箫:

“阅历天花悟后身,为谁出定亦前因。一灯古店齐心坐,不似云屏梦里人。”

龚自珍在这首诗中力图割断情丝,皈依空门,所以他说:“自此不复为此人有诗矣。”其实龚自珍还是未能忘情于她,两个月以后,当他接了家眷南回时重过袁浦,禁不住又去打听灵箫的消息,然而,听人说灵箫已经回苏州老家去了。第二七八首诗后,作者写道:“顺河道中再奉寄一乎,仍敬谢之,自此不复为此人有诗矣。寄此诗是十月十日也。越两月,自北回,重到袁浦,问讯其人,已归苏州闭门谢客矣。其出处心迹亦有不可测者。附记于此。”灵箫也许是芳心破碎,也许是有了托身之所,也许如龚自珍所说的“阅历天花”而大彻大悟。

龚自珍另有一诗可用来解说其所做所为,第一二六首诗云: “不容儿辈妄谈兵,镇物仅妨一矫情。别有狂言谢时望,东山妓即是苍生。”

此诗头两句未及风月,只谈谢安,说他在前方战事大捷的喜事面前,能控制自己的激动心情(镇物矫情)。作者说,谢安原来是不让侄儿谢玄等因胜而骄,妄谈用兵,所以才在大捷喜讯传来之时故作镇静,不露喜色。接着,龚自珍郑重其事地以此类推宣布道,我还有一句狂妄的话要告诉那些有名望的人,谢安东山蓄妓,以韬晦之计隐居来保护自己,也是为了苍生啊。龚自珍写这首诗,以谢安东山养妓的典故来替自己辩白,表露他并非沉湎酒色的心迹。

龚自珍的一生都是苦闷的,为摆脱这苦闷,他游妓、入梦、逃禅。《寱词》仅仅是诗人己亥年生活中的一次实录,一个小插曲,是全面、深刻认识龚自珍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三、山水诗

龚自珍的纯山水诗之作不多。写这类诗时一般需心境闲静,一时忘却世事,偶尔触目春光秋景、雄山秀水,而产生对山水的审美愉悦,乃赋诸笔墨。因为龚自珍这种心境不常有,所以此类山水诗今存不会超过十首,也就显得很珍贵。

如《己亥杂诗》其三一三首写江南惠山之美,是纯山水诗: “惠山秀气迎客舟,七十里外心先投。惠山妆成要妆镜,惠泉那许东北流?

惠山,一名慧山,在江苏无锡城西,有惠山泉,被“唐人陆羽品为天下第二”,故称为“天下第二泉”。诗主旨写惠山之“秀气”与惠泉之澄澈,后两句乃生奇思妙想,以“平易近人” 之笔,营造出含蓄蕴藉之优美意境,注入诗人对山川自然的深情。

龚自珍像上述这类比较单纯地以审美的眼光表现自己热爱、欣赏自然山水情怀的作品,实在不多,而较多的是借山水以抒情,即诗旨不在于描摹山水,而是以山水为表现感情服务。故其描写山水大多与不同的情怀相融相通,或者说山水是作为抒情的背景、媒介而存在的。 有的借山水抒发乡思之情,如《己亥杂诗》其一五二:

“浙东虽秀太清孱,北地雄奇或犷顽。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此诗并不在意对山水之精雕细刻,而只是在总体上概括南北地域山脉不同的审美特征,通过衬托的方法,表现对自己浙西“家山”一

10

种“月是故乡明”般的情思。至于“家山”如何清刚秀美,则不着一字。

有的借山水抒写儿女之情,《己亥杂诗》其一八四等。龚自珍乃是性情中人,不乏浪漫情思,而其风流韵事之中亦不无英雄末路而寻求红颜知己慰藉受伤心灵的一面,所谓“设想英雄迟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己亥杂诗》其二七六)。朱杰勤评定庵之诗“奇气逼人,感情丰富,亦儿女,亦英雄。”《己亥杂诗》其一八四就属此类:

“小楼青对凤凰山,山影低徊黛影间。今日当窗一奁镜,空王来证鬓丝斑。”

诗抒写对一名过世女子的思念之情。诗前半描写杭州凤凰山及与之相对的小楼,青翠的山影使美人焕发出青春的光彩;从而反衬出如今人去楼空,自己亦白发苍苍的凄清之境,以及引发出岁月不居、人生如梦的感慨。尾句用佛典,以“空王”喻镜,是作者“我欲收狂渐向禅”

上述龚自珍山水诗或是审美型的,或是借景抒情型的,皆看不出直接的或间接的政治思想寓意。而从龚自珍一些表现隐逸情怀与具有象征意义的山水诗,则可以窥探到龚自珍与政治思想相关的处境与心境。

“拟策孤筇避冶游,上方一塔俯清秋。太湖夜照山灵影,顽福甘心让虎丘。”

诗人于太湖之南的上方山楞伽寺塔上,俯视清秋寥廓之景。第三句太湖夜景,当是想象之笔。此时与前诗相隔二十年,诗人的隐逸情结显然更加浓重,尾句即直言对至今未能如愿隐居之不“甘心”。

龚自珍笔下的山水风物,有时还具有某种政治象征意义。且看其《己亥杂诗》其三○○:

“房山一角露崚嶒,十二连桥下有冰。渐近城南天尺五,回灯不敢梦觚棱。(儿子书来,乞稍稍北,乃进次于雄县;又请,乃又进次于固安县。)”

诗写从杭州返京迎接眷属之所见所感。前两句一写北京西南房山县之房山,突出其山势之高峻;二写雄县十二连桥,彰显其桥下之寒冰,或险峻,或酷寒,以致诗人欲进京接眷而止,心怀疑惧。如果真是遇到“”、“有冰”之自然障碍,显然不会使诗人惮于前进,其实另有象征含义:自然障碍乃是政治迫害的象征。

龚自珍今存山水诗不多,审美型山水诗更少,大多为借咏山水以

11

抒写各种感情,或表现隐逸情怀与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山水诗。后者成为近代山水诗的一种基本范式,影响了一个时代,其后的山水诗人主流(主要指维新派与南社诗派),无论是自觉还是非自觉,其山水诗基本上走的是龚自珍的路子,可以说,龚自珍占据近代山水诗开山鼻祖的崇高地位。

正像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和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龚自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起着承前继后的作用。他的思想照亮了清代后期的知识分子,令无数的人“若受电然”。而他的诗作雄奇瑰丽,生命力之旺盛,自屈原而下,一人而已。《己亥杂诗》做为我国古诗中大型的组诗,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实属罕见。他的诗,给人以奇丽非凡、纵横浩博的感觉,非汉魏亦非唐宋之貌,完全是龚自珍独有的风格。龚自珍的创作,既有狂傲的个性、自由的精神,又有深刻的思想和对国家与民族前途的热情,这对于随后的社会发生剧烈动荡时期的文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联系电话 手机: 宅电:

二ОО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12

参考书目:

1.《龚自珍己亥杂诗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刘逸生著 中华书局 2004年版

2.《龚自珍诗文选注》 唐文英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

4.《龚自珍全集》 王佩诤校点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龚自珍研究资料集》 孙文光、王世芸著 黄山书社1984年版

6.7.8.年版

阎海清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人民书城 2003年版 龚自珍纪念馆编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13

《龚自珍诗词解析》《中国文学史》《龚自珍研究文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