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思想内容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试析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思想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意双关的表现手法,这首诗语句虽少,却构思奇妙,意味深长,充满了激情与力度。本诗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第二类是表现壮志难酬的悲愤,抒发自身遭际的复杂感受。诗人桀骜不驯的个性、特立独行的精神与封建专制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其诗作也表现出难容于世人的时代先觉者的孤独感、忧郁感。

例如第六首:

“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欲浣春表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此诗首句是说自己也曾以文笔为皇上效力于内阁;次句说自己在内阁值班时能够听到皇宫里风吹珠帘发出的声音。虽然自己官小,但总算离皇上不远的意思。现在辞官南归,将告别京城,远离皇上,临行回首,不免有所眷念。三四两句就表达了这样的心情。这也是封建时代士大夫文人的常情。

第十七首:

“金门缥缈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鳞。终古汉家狂执戟,谁疑臣朔是星辰”。

此诗的主旨是慨叹自己在朝中做了20年官,却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和重用。就是再继续下去,一直做到死,恐怕也是枉然。好比汉代的东方朔,在汉武帝身边18年,可直到死后,武帝才晓得他是岁星下凡!如果一直活着做他的执戟郎,又有谁知道他本是天上的星宿?

第四十七首:

“终贾华年气不平,官书许读兴纵横。荷衣便识西华路,至竟虫鱼了一生。(嘉庆壬申岁,校书武英殿,是平生为校雠之学之始。)”

早在28年前,龚自珍还只是个副榜贡生,尚未正式进入仕途的时候,就在武英殿做校勘古籍的工作了。后来中了举人,成了进士,有了官职,功名,原以为能够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做一番大事业,哪曾想处处是障碍,到头来一事无成。现在辞官南归,再也不能够过问政治,转了一个圈,最终还是回到校勘古籍的老路上来了此余生。造化弄人,言不真有无穷的感慨!诗人并不是心甘情愿“虫鱼了一生”,不过是英雄末路时的悲叹罢了。

第四首: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余不携眷属傔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本篇写于离开北京城之时。开篇即明揭归隐之志,诗人倔强而又带有一些伤感地宣称:我的青春还在,还大有可为!三四句引陶潜语意,自比独往独来的白云,一种刻骨的傲态,一种嵚崎磊落的人格风范凸起于字里行间。

“眼前二万里风雷,飞出胸中不费才。枉破期门佽飞胆,至今骇道遇仙回。”

道光九年(1829),诗人第六次参加会试,才勉强中了进士。朝考时,道光皇帝问的是新疆南北两路的事,诗人平时就关心西北边陲,写过《西域臵行省议》的文章,所以毫不费力,第一个交卷出场,自己的感觉也很好。朋友询问他所答内容后,为他庆祝:“君将大魁天下。”龚自珍以鼻嗤曰:“看伊家国运如何。”但是,由于他当廷直陈,惹得“诸公大惊”,以“楷法不中程式”的“大”毛病压低他的名次,从而无法进入翰林院(当时制度,进入翰林院的名额有限制,依名次的同时,也斟酌参照各省之间人数的平衡),永远地失去了参与朝政的机会。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虎豹沈沈,暗暗透露出他的处境。但是他还是有着落花心绪,仍然关心世事,没有屈服。

龚自珍南归以后,迁居江苏昆山。在丹阳和杭州的书院里作过短期讲学。即使在这样的境遇下,他也并不消沉。他那永不妥协的战斗精神、战斗锐气,并没有减弱。他继续用手中的笔挥写战斗的诗文。而当别人以为他由于官场失意,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而成为萎谢于地的落花时,他却出人意料地引吭高歌: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尽管在夕阳西下时辞京南归,不免有无边的离愁,但诗人并没有悲痛欲绝、黯然落泪,而是以更优美动人的诗句,表明自己高洁的心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诗人以此比喻自己虽然辞了官,仍然愿意为国家、社会尽最后的一点余力。他那为理想而斗争到底的决心,是多么坚强!

二、情诗(寱词)

龚自珍一生和苦闷相伴,这种苦闷来自于他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寱词》便是他苦闷的真实写照。作为《己亥杂诗》的一部分,《寱词》向来认为是龚诗的糟粕,其实龚自珍并非完全沉湎女色,只是镇物矫情,解脱自己内心的苦闷,《寱词》是全面、深刻认识龚自珍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也是《己亥杂诗》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己亥杂诗》中的《寱词》,即龚自珍九月二十五日重到袁浦,重逢妓女灵箫,为其所作的诗,诗人至十月初六日渡河北上,在袁浦逗留十天,所作有二十七首之多,即第二四五至第二七一首。(寱词,即在睡梦里说出的话。)除龚自珍在这十天内所写的二十七首外,还包括龚自珍五月十二日抵达袁浦为灵箫所做的四首诗和十月六日离开袁浦后与灵箫有关的三首诗,共三十四首,共占《己亥杂诗》十分之一之多。

其四十五首下面,龚氏对写作《寱词》的背景做了交待:“己亥九月二十五日重到袁浦。十月六日渡河去。留浦十日,大抵醉梦时多醒时少也。统名之曰《寱词》。”此次龚氏北上迎取家小,再次见到灵箫,五月初龚氏南归,他们是在袁浦一次宴席上相遇的。也许与灵箫的人名有关,“箫”字让他感叹,使他大发诗情。席间限韵赋诗,他得了“箫”字,于是作了三首七绝。(第九十五首至九十七首)。如下:

“大宙南东久寂寥,甄陀罗出一枝箫。箫声容与渡淮去,淮上魂须七日招。(袁浦席上有限韵赋诗者,得箫字,敬赋三首)(第九十五首)”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第九十六首)”

“天花拂袂著难销,始愧声闻力未超。青史他年烦点染,定公四纪遇灵箫。(人名)(第九十七首)”

在第二天还写一首诗报谢灵箫:“一言恩重降云霄,尘劫成尘感不销。未免初禅怯花影,梦回持偈谢灵箫。(翌晨报谢灵箫一首)(第九十八首)”

灵箫那娇媚的声音如珠玉泻泉,慑人心魄,使龚自珍僵冷的心重又复苏了,似乎回到了少年多情的时代。以下两首诗便刻划此种心境。

“鹤背天风坠片言,能苏万古落花魂。征衫不渍寻常泪,此是平生未报恩。”

“小语精微沥耳圆,况聆珠玉泻如泉。一番心上温馨过,明镜明

朝定少年。”

然而灵箫决不是一个只知温柔缠绵的女性,而颇有几分须眉之气,她不愿一味地沉湎于卿卿我我之中。诗人这样写她:

“风云材略已消磨,甘隶妆台伺眼波。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玉树坚牢不病身,耻为娇喘与轻颦。天花岂用铃旙护,活色生香五百春。”

“眉痕英绝语谡谡,指挥小婢带韬略。幸汝生逢清晏时,不然剑底桃花落。”

一位风尘女子有如此的胸襟实在是难得了,当诗人心中的风云才略几乎消磨殆尽的时候,她却一面梳洗,一面卷起了帘幕,遥望那日夜奔腾咆哮的黄河,似乎是有意地激励诗人莫忘英锐的志气。她也不像那些以娇喘轻颦来取宠的女子,而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像是天趣盎然的鲜花,活色生香,不用人工的护持,却健康茁壮,也许还带着几分野趣和天真。她的眉宇之间有着不同凡响的气概,指挥起小婢来就像个出征的将军,因而诗人感慨说,要是她在战乱的年代,也许还真是个像虞姬那样挥剑自刎的刚烈女性呢。

灵箫不以矫揉造作来表现自己,而是健康真率的化身,这本身就体现了龚自珍对女性的审美态度。他反对缠足,热爱满族女子的粗犷,都说明他所爱慕的是健康之美,而不是病态的美。他对灵箫的依恋还是由于其刚烈的性格和清灵秀逸的英姿。她甚至还有几分超尘脱俗的仙气,下面二首便写她的美貌:

“云英化水景光新,略似骖鸾缥缈身。一队画师齐敛手,只容心里贮秾春。”

“绝色呼地心未安,品题天女本来难。梅魂菊影商量遍,忍作人间花草看。”

这二首诗中龚自珍巧妙地运用了画师敛手和文人词穷来刻划灵箫的美艳,实在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

灵箫很希望龚能自珍为她赎身,于是问起他家中是否已有妻室,诗人告诉她:“臣朔家原有细君,司香燕姞略知文。无须诇我山中事,可肯花间领右军。”(第二六二首)然而灵箫却忧心忡忡,显得有些喜怒无常,遂与龚自珍闹了些小小的别扭,龚自珍故意地不辞而别。

“喜汝文无一笔平,堕侬五里雾中行。悲欢离合本如此,错怨蛾眉解用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