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词语归纳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考文言文词语归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考查范围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9篇课内文言文和今年增加的《湖心亭看雪》一文,考试范围由去年的19篇变成20篇为主。重点考查我们能否读懂文章大意,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而不是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

常见的考点有:

1. 把握文言虚词;【乎】【矣】【乃】【且】【因】【焉】【也】【者】【则】 【而】【于】【以】【其】【之】【所】【遂】【哉】【夫】【故】【然】 2. 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3. 文言文语句理解和翻译;

(1)文言文句式理解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2)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 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察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

(3)文言文语句翻译:文言文翻译一般都是给定句子要求直接翻 译成现代汉语,呈现形式是主观题。

- 1 -

4. 整体感知文章或段落的内在联系与内容; 5. 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

6. 问题探究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是阅读答题,一般有5个小题, 题目类型主要有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拓 展延伸及综合性实践类题(如:评析类、生活互联类、策划创意 类等)。

本文目录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和试题练习 3—8页 河北省历年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考试篇目 9页 文言文词语用法 10—42页 文言文常见实词 43—89页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90—97页

文言文词类活用 98—104页 文言文通假字 105—106页

文言文省略句例释 107—109页

2016年3月5日

- 2 -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和试题练习

湖心亭看雪①

——明 张岱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矣,余拏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⑨!”拉余同饮。余强⑩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

- 3 -

“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

①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 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原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 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②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是日更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④.【挐(ráo)】即“桡”,撑(船)。

⑤【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毛 皮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沆砀】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 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这时因为天寒,凝成 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 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 子。沆,形容大水。

- 4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