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高考物理模拟试卷20(免费,含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全国名校高考物理模拟试卷20(免费,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山东省聊城冠县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2.请将第1卷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或填到第Ⅱ卷相应的答题表中. 3.第Ⅱ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4.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

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在空中经历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则运动员 ( ) 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上升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 D.上升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失重状态

2.汽车上坡时,司机一般都将变速档换到低速档位上,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 A.节省燃料 B.使汽车获得较大的功率 C使汽车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D.避免因车速过大而发生危险

3. 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

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上出现的结果.根据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出的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4. 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

停止.则物体在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两个运动过程中 ( ) A.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B.加速度一定相同 C.物体的位移一定相同 D.运动时间一定相同

5.关于电势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点问的电势差等于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B.1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如果电场力做了lJ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就是1V C.在两点问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的多少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无关 D.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大小跟放人这两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6.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沿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形轨道做圆周运动,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 A.小球的线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但总沿圆周切线方向 B.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但总是指向圆心的 C.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D.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7.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减速下降的电梯中,若电梯下降的加速度大小为

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

A.

D.

1g,g为重 力加速度,则人对3( )

1 mg 3B.

2mg 3C.mg

4mg 38. 从高处以足够大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只在重力作用下,小球经过时间t1落地,落地时的速度

大小为v1;若小球抛出后除

受重力外,还受到水平风力的作用,如图 所示,则小球经过时间t2落地,落地时 的速度大小为v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t1=t2,v1=v2 B.t1v2 C.t1>t2,v1>v2

D.t1=t2,v1>v2

9.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A和B,它们的轨道半径、运动周期、线速度、 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分别用rA、TA、vA、A、aa和rB、TB、vB、B、aB表示,若 rA>rB,则 ( ) A.TA>TB B.vAaB

10.一辆空车和一辆满载货物的同型号的汽车,在同一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行驶,紧急刹车后

若车轮不滚动只滑动,那么 ( ) A.满载货物的车由于惯性较大,其滑行距离也较大 B.满载货物的车由于受的摩擦力较大,其滑行距离较小 C.两辆车滑行的距离相同 D.两辆车滑行的时间相同

11.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

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之间的距离以d=H一2t (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 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B做 (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曲线运动

12.如图所示,电场中有A、B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势?A??B,电场强度EA?EB

B.电势?A??B,电场强度EA?EB

C.将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D.将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

( )

13.如图所示,物体P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相连处于静止状态,现对P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其向

上运动至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 ) A.力F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B.力F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和重力

势能的增量之和

C.力F与弹簧力对物体做功之和等于物体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量之和

D.力F做的功等于整个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14.如图1所示,光滑直角金属杆处在竖直面内,它的两

端MN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右半部分ON较左半 部分MO长一些。套在杆上的小圆环从M端开始以 初速度v0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O时速度恰好为零, 并立即向N端滑去,若以v、s、a、Ek分别表示圆 环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 图2中能够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N点运动过程 的是 (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作图

15.在用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可通过改变 改变拉力做功的数

据,利用 可测定小车的速度。

16.某同学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弹簧弹力与弹簧总长的函数式为F=k(L—L0),

式中k为 ,L为 ,L0为 。

17.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

0.1N的弹簧秤,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秤,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0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秤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F1、F2分别为 N和 N;

(只需读到0.1N)

(2)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1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交流电源,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

带如图所示,在每相邻的两计数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在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0~6的7个点,用刻度尺量出l、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单位:cm)8.78、16.08、21.87、26.16、

28.94、30.22.则可得出小车加速度大小为 m/s.打计数点3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 m/s.(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8分)某军营进行体能训练,一战士先沿绳索攀爬到最高点而后由静止沿绳索下滑,若下滑过程中先

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一段时间,然后再匀速滑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为v,整个下滑过程所用时问为t,求绳索的长度.

20.(10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物块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的作用下向上

运动已知推力F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大小为8 5N。后来突然减为8N,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f,求: (1)物块的质量m;

(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1.(10分)如图所示,一条圆弧轨道与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环轨道连接在一起,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

处由静止开始滑下,在小环(底部稍错开一些)内侧运动一周后.刚好能通过大环的最高点.若大环的半径是小环半径的2倍,轨道表面光滑,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环的半径r;

(2)小球通过小环的最高点时对小环的压力大小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