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寄生虫感染与循环系统疾患寄生虫性循环系01355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5寄生虫感染与循环系统疾患寄生虫性循环系0135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心尖区搏动弱、心音弱而远、心率速、出现奇脉、脉压变小,可出现胸水或腹水。心电图:呈低电位,窦性心动过速,T波平坦或倒置,P波呈双峰。阿米巴心包炎的诊断主要依据阿米巴感染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心包穿刺液培养结果以及放射学及B超断层扫描检查结果。其治疗方法为:早期以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和反复心包穿刺成心包切开引流。灭滴灵(甲硝唑)为常用药物。对晚期出观的狭窄性心包炎患者应及早行心包部分切除木。

25.2 蠕由感染与循环系统疾病

25.2.1 钩虫感染与贫血性心脏病

钩虫是钩口科虫种的统称。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构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 虫。钩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内,雌虫产的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适宜的条件下,24—48小时虫卵内孵出幼虫,幼虫在土壤中发育成感染期幼虫后,可经人体皮肤钻入体内,再经体内移行进入小肠内发育成熟。钩虫可自人体肠壁吸取血液获取营养,造成感染者慢性失血。研究发现,至少有四种不同的途径使患者丧失血液:①钩虫本身吸进去又很快排出来的血液;②当钩虫正在吸血时,由咬附部位的粘膜伤口渗出的血液;③虫体迁移离开原吸附部位后,伤口在血凝前继续流血失去的血液;④因钩虫咬附造成的肠粘膜溃疡大量出血。有关资料显示人体钩虫所致的失血量为0.Ol一0.1ml/(24h·虫)。因此、人体钩虫感染可导致长期慢性失血,使患者体内蛋白质和铁质遭到不断的损耗,致使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落后于红细胞的新生速度,故表现为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钩虫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患者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劳动力减弱。严重时,心慌气促、面部及下肢浮肿,以及其它贫血性心脏病表现。

钩虫性贫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心悸和心痛。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劳累过度时发生.是因外周血液中缺氧所致。但在后期,心脏器质性的变化是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心悸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增大、心

搏出量增加引起的。心前区疼痛可由于冠脉供血不足引起,并有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体征有舒张压降低、脉搏虚弱、心脏收缩期杂音、颈动脉压增高和心脏扩大。又线体检可发现心脏扩大的影像学改变、以及非特异性心电图ST和T波的改变。经治疗贫血改善后,心脏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从粪便中检查出钩虫虫卵或孵出钓蚴是钩虫性贫血性心脏病的确诊依据。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涂片法、浮聚法(饱和盐水法)、钩蚴培养法等。免疫学方法多用于钩虫产卵的早期诊断。钩虫性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着色变浅,中央无色透明区扩大。部分感染者尚可见异形红纫胞及多染性现象。白细胞总数多在正常范围,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重度感染考血浆白蛋白及血清铁含量均明显降低。骨髓红细胞系统呈增生象,以中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本病的治疗除对症治疗外,应进行驱虫治疗。目前用于驱虫治疗的药物有阿苯达唑、申苯达唑和噻嘧啶。

钩虫的分布几乎遍及全世界,在我国除少数高原地区缺少报道外,其它省、市、自治区都有钩虫感染的存在,人群感染串在大多数省份的农村地区为30%一50%左右。因此钩虫感染或钩虫病所致的贫血性心脏病不应忽视。

25.2.2 旋毛虫感染与旋毛虫性心肌炎

旋毛虫是旋毛形线虫的简称。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个宿主体内,不需要外界发育,但完成生活史则必须更换宿主,入和猪犬等哺乳动物是其宿主。当人吞食了含有旋毛虫幼虫的生肉后,囊包内的幼虫在小肠上段逸出,钻入肠粘膜,24小时后又入肠腔,两天内发育为成虫。雄虫在交配后多数由肠道排出,但雌虫可生存1—2个月,有时可达3—4个月。雌虫在感染后4—6周开始排出幼虫。幼虫随组织的淋巴液入淋巴系统至血液,并随血流移行至全身各部分。但只有在横纹肌中的幼虫才能发育,并于感染后一个月内形成囊包。心肌炎是旋毛虫感染后最危险的并发症。旋毛虫幼虫在移行过程中所经之处可发生炎症反应,如急性

动脉内膜炎、全身性血管炎等。心肌内虽难以检获幼虫,但仍可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心肌、心内膜的充血、水肿、心间质性炎症甚至心肌坏死。心包腔可有较多的积液。心电图检查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和T波低平倒置发生为常见,其次为室性早搏。据报道,伴有心电图改变的旋毛虫病例可高达51.56%。严重感染者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这是旋毛虫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旋毛虫性心肌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肌肉活检结果,免疫学方法可作辅助诊断。目前噻苯咪唑是较好的驱虫药物.每日用量为50mg/kg体重,分2—3次服,连续5—7天。此外,甲苯达唑、氟苯达唑和阿苯达唑也有较好疗效。

25.2.3 班氏丝虫感染与丝虫性心包炎

丝虫是由节肢动物如蚊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心血管及心包腔等处。已知寄生人体的丝虫有8种,其中班氏丝虫是最普遍和最广泛的一种寄生人体的丝虫。

班氏丝虫的幼虫在中间宿主蚊体内发育,成虫在终宿主体内发育和生殖。当阳性蚊吸血时,感染期幼虫自蚊喙逸出,经蚊吸血的皮肤伤口钻入人体,并迅速侵入附近的淋巴管,移行至大淋巴管及淋巴结,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即产微丝蚴。微丝蚴自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蚊吸血时微丝蚴进入蚊体内并发育。人感染丝虫后,由于感染期幼虫脱皮时分泌物、成虫代谢产物及雌虫子宫排泄物、虫体死亡分解产物,均可刺激机体产生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周期性淋巴管/淋巴结炎。在急性炎症后,淋巴管/结内即可出现增生性肉芽肿性反应,最后淋巴管形成纤维索状物,成为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淋巴系统阻塞性症状有淋巴结和淋巴管曲张、阴囊淋巴肿、鞘膜积液、乳糜尿以及象皮肿。

丝虫性心包炎是丝虫感染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心前

区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时倦怠、食欲不振、体温可高达38—39℃,脉搏和呼吸加快。体检:心前区隆起、压痛、叩击痛。听诊:心音温远,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心浊音区增大。可有填塞征象。X线检查可见心脏向两侧扩大呈三角形烧瓶状,在心浊音处如试行心包穿刺,心包积液呈乳糜性或乳糜血性,并可查到微丝蚴。

丝虫性心肌炎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包括寄生虫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厚血膜法(血栓微丝蚴)和抗体检测方法如IHA、ELISA等。微丝蚴的治疗首选海群生(乙胺嗪),疗法为每天600mg,分3次服,连服7天。心肌炎则需对症处理。

25.2.4 并殖吸虫感染与肺吸虫性心包炎

并殖吸虫虫种甚多,迄今已报道近50种。在我国已报道的人体寄生并殖吸虫有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和异盘并殖吸虫等。

并殖吸虫生活史包括在第一中间宿主螺类和第二中间宿主蟹类体内的增殖和发育以及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两个阶段。人食入含有囊蚴的蟹类等第二中间宿主后,囊蚴在十二指肠、空肠上端脱囊,后尾蚴逸出穿过空肠壁进入腹腔成为童虫。游离于腹腔的童虫 很快侵入腹壁,在此停留l周左右又回到腹腔,再沿肝表面或经实质移行,穿过膈肌至胸腔入肺并形成虫囊,虫体在囊内发育成为成虫。卫氏并殖吸虫的某些类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的童虫穿过肠壁经腹腔入腹壁后,大多数虫体不再回到腹腔而长期停留在腹壁或从腹壁进入结缔组织、深层肌肉等部位。进入胸腔的虫体可经纵隔入心包,并在此寄生。

根据并殖吸虫寄生部位以及对所寄生组织或器官的病理损害,临床上常将并殖吸虫病分成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游走性皮下包块型并殖吸虫病、腹型并殖吸虫病、神经系统型并殖吸虫病和心包型并殖吸虫病(又称为肺吸虫性心包炎)。心包型并殖吸虫病在斯氏狸殖吸虫病疫区的儿童患者中较常见,占本病患者的5%一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