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2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教学设想

教学本课时要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两条线:即老人对海鸥的爱与海鸥对海鸥的情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要紧紧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关键词句,指导学生品悟、深究,引领学生的个体生命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的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朗读中去意会、感悟、体验、产生同感,让学生尽可能地进人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老人和海鸥的情思,和作者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主学会本课的“塑、饼”等8个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积累优美的词句。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感情深厚。 过程与方法

1.以老人与海鸥亲密相处的一组图片,导入课题。

1 / 9

2.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了解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关系。

3.精读课文,扣关键词,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在阅读中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难点

1.熟读课文,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2.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突破

1.拓展资料的补充以及抓住“褪色”一词体现出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2.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这亲人般的深情,通过角色体验、感情朗读等途径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背景音乐;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海鸥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其他人与动物的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海鸥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海鸥并对海鸥有一定的了解。

2.飞翔的海鸥是蓝天的精灵,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群精灵竟然与一位可爱的老人成为了最亲密的朋友,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效设疑,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文本。) 3.板书课题,齐读。

2 / 9

二、 指导初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然后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的哪些事情?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词语,如:旋(xuán)涡 塑(sù)料袋 模(mú)样 扇(shān)动 炸了营似(shì)的

(2)注意“俯、歇、瞻”等字的书写。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是否正确、流利,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相机解释。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质疑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质疑,学生同样可以向老师以及学习伙伴质疑,质疑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应答,是成功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让学生再读课文,同时思考: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4.学生自主交流,指名回答。(老人在世时精心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合作中互助提高,同时让他们做简单的学习汇报,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能力训练的过程。)

5.课文是怎样写老人与海鸥感情深厚的,找出能够感动自己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6.交流,指名读。 三、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老人与海鸥的照片,(《爱尔兰冥想》的音乐响起);

2.老人与海鸥的故事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老人

3 / 9

与海鸥的世界,去寻找那份感动,体验那份真情。

(设计意图: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课文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在课始用《爱尔兰冥想》渲染了一种感伤的气氛,奠定了学生进入文本的感情基调。)

二、品读悟情:

(一)品味老人对海鸥的爱:

1.在翠湖边,喂海鸥的人那么多,这位老人有什么不同?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生简要回答后,课件出示关键句: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3.品味“褪”:

A. 知道什么是“褪色”吗?这可以看出什么? B. 老人这样节俭,为的是什么?

C. 课件出示: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D. 启发学生从“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等词上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

E. 抓住“褪色”以及上面的关键词指导感情朗读。

4.让我们去看看老人是怎样喂海鸥的,听老师读,同学们用笔划出描写老人动作的词语。

5.结合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想象老人是怎么喂海鸥的,指导说话: 老人是这样喂海鸥的,一只海鸥来了, ;又一只海鸥了, ;一大群海鸥来了, 。

6.想象海鸥“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的情景,人们可以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7.齐读第三自然段,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

4 / 9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